新井白石

新井白石
  • 姓名:新井白石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57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1725年6月29日
  • 民族族群:

新井白石(1657年3月24日-1725年6月29日),日本江户幕府中期儒学家、政治家和史学家。初名玙,名君美,字在中、济美,通称勘解由,号白石,别号此阳、锦屏山人、天爵堂、勿斋等。自幼聪颖,热心钻研,有“神童”之称。出仕不顺,从木下顺庵学朱子学,并由其推荐,于1693年36岁时任府藩主(诸侯)松平纲本(后为德川家宣将军)的侍讲。1709年松平纲本继伍德川纲吉将军为江户幕府第六代将军,改名为德川家宣,成为日本最高统治者,白石遂被提拔为幕臣,成为家宣近侍,参与幕政。1712年家宣死后,继续辅佐第七代将军、年仅4岁的家继。1716年家继夭折,德川吉宗继任将军后,白石失势而引退,专心著述至去世。在1709年~1716年间,白石整顿日本财政,铸货币,强行限制中国、荷兰商船到长崎的贸易以防止金银外流,提倡仁政,改革外交礼仪,纠正朝鲜使节的礼节,将对德川将军之“大君”之称改为“日本国王”,使江户幕府文治达到高峰,这一时期史称“正德之治”。白石一生著述极丰,计79种193卷,主要有《读史通论》、 《藩翰谱》、《古史通》、 《古史通或问》、 《史疑》、 《西洋纪闻》和自传体回忆录《析焚柴记》等。他以批判的精神,对日本历史和古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在历史方面贡献突出。他在日本通史、政治史、经济史、交通史、外交史诸领域均有独到见解,其影响颇为深远。白石的百科全书性的研究,提供了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奠定了近代历史学研究基础,为近代史学开了端绪,严格意义上的日本历史学是从白石开始的。他奠定了批判的启蒙精神。在德川封建制度下,发展了批判的合理主义史观。其《读史余论》重点在评论部分,纵横论说时世推移演变,思考其由来,剖析人物心理和行为,对日本史上各种人物的批判十分严峻,毫不留情。白石的史注重实证,追求历史真实,并认为历史应为现实服务,期待历史的现实效用功能。白石通过对历史进行分期表现其对历史演变和发展的认识,首次对日本历史进行分期,使用了“上古”、“中世”等概念,并在记述史实时不拘泥于时间的长短。《析焚柴记》以个人觉醒为前提,不仅描写个人,而主要是通过回忆描写记述了当代历史,这亦是先驱性的名著。白石史学又有与儒学结合,不能彻底坚持其合理主义和自由、批判精神,并带有维持德川幕府现状的保守思想。

新井白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梁方仲集

梁方仲集

本书主要收录梁方仲先生1949年前后的学术论著,若干经典文献仍予以收录,但对1949年前学术著述有所侧重,旨在彰显梁方仲先生早期及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职期间之学术成就,以体现梁方仲先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之学术渊源。

高上玉皇胎息经

高上玉皇胎息经

高上玉皇胎息经,简称《胎息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另有唐幻真先生《胎息经注》注本,收入《云笈七签》卷六十。此经为七言韵文,全篇仅八十八字,论述胎息要旨。胎息为道家养生之术,渊源甚古,《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胎息经》。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亦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幻真先生在《胎息铭》中,也说「假名胎息,实曰内丹」。本篇所述胎息之法。以调息为主,使呼吸吐纳绵绵,不用口鼻,守神于内,若婴儿在母腹中,故曰胎息。《胎息经》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提出了修炼胎息的基本原则,指出达到胎息状态的一般顺序:伏气─结胎─胎息,强调了达到胎息状态的关键,认为胎息的要领是固守虚无,神气相注。所谓「固守虚无,神气相注」就是要修炼者消除各种意识活动(包括潜意识活动),使高级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修炼者进入纯净空无的精神境界,神和气在下丹田相注,使人的生命潜能得以合理发挥功效。

谈新诗

谈新诗

诗论。胡適作。载1919年10月10日《星期评论》,副题“八年来一件大事”。回顾辛亥革命以来八年间诗歌创作,抨击旧诗,提出以“诗体的解放”为中心的新诗理论:“打破五言七言格式”,“打破平仄”,“废除押韵”。并强调“诗体的解放”要同“新内容和新精神”相结合,让“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一起跑到解放了的诗体中去。茅盾称本文是新诗初期的“一根大柱”(《论初期白话诗》);朱自清则称是新诗理论的“金科玉律”(《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柏岩感旧诗话

柏岩感旧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赵炳麟撰。赵炳麟,字竺垣,号柏岩,全州(今属广西)人。光绪十七年(189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监察御史,清亡不仕。有《赵柏岩集》。《柏岩感旧诗话》三卷,以记光绪朝及民国初年事为主,因事而存诗。赵炳麟身为清臣,又为康、梁“保国会”会员,故所记颇详于戊戌、辛亥之变。所记之艺事亦有可观处,如张勋曾出万金为梅兰芳赎学徒身,似为人所鲜知。有民国《赵柏岩集》铅印本。

李希声诗话

李希声诗话

一名《李錞诗话》。诗话。宋人李錞撰。一卷。錞字希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秘书丞。为诗宗黄山谷,亦江西诗派中人。与米芾友善。约撰成于大观三年(1109)后,绍兴元年(1131)前。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及《通考》均未著录,《宋史·艺文志》称《李錞诗话》,诸家称引,皆用今名。原书在宋代流传较广,其后亡佚。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王直方诗话》、《皇朝事实类苑》等书中辑得17则,见其所编《宋诗话辑佚》。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一卷,唐义净译。明安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