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统

- 姓名:张道统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道统,南宋冲真观道士。撰《唐叶真人传》一卷,收录于《道藏》洞神部谱录类。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张道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德国经济学旧历史学派的先躯代表作。弗·李斯特著。1841年第1版。1885年被译成英文。中译本1927年出版,书名为《国家经济学》;1961年商务印书馆以现名出版,陈万煦译。弗·李斯特(Friedrich List 1789—1846),德国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先驱,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倡者。出生于一个制革工人家庭,曾当过杜宾根大学教授。还著有《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德国政治经济的国民统一》等。本书除序外,由4编构成:第1编历史;第2编理论;第3编学说;第4编政策。中心思想是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主张保护关税政策,以促进当时还由各邦控制的德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根据这个基本思想,作者对斯密、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的根本缺点在于宣扬世界主义和忽视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认为各个民族的经济都有自己的发展的特殊道路,政治经济学应研究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为了论证德国实行保护贸易的必要性,提出了生产力理论与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自由贸易理论相对抗。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断言,为了发展德国的生产力,应当忍受暂时的牺牲。除生产力论外,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公式,认为各国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这公式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牛虻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的抚爱和教养。亚瑟除在大学上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消磨在蒙泰尼里的书房里。在他的心目中,蒙泰尼里是他的良师慈父。后来亚瑟参加了大学里的一些青年革命活动,接着又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曾经加以劝阻,但没能动摇亚瑟的决心。不久,蒙泰尼里被调去罗马当主教。新来的院长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在卡尔狄的诱骗下,亚瑟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波拉的党员身分,和他的一次秘密行动。当天夜里,亚瑟和波拉即被逮捕。亚瑟一直没有招供,直到被释出狱,才明白他是被卡尔狄神父所出卖。在监狱门口等候他出狱的他的恋人琼玛,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打了他一记耳光便离开了他。万分痛心的亚瑟这时又发现他最崇拜的神父蒙泰尼里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双重打击使亚瑟认清了教会的虚伪和阴险,于是他悄然乘船前往南美,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亚瑟辗转流浪于南美各地,饱尝了人间的辛苦,苦难的生活反而把他磨炼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13年后,亚瑟埋名隐姓,回到了意大利,用“牛虻”为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统治当局和天主教会。同时他还组织武装起义,从国外私运军火,准备把军火运入山区,分给起义者。正在这时,一位偷运军火的负责人不幸被捕,牛虻冒险在布列西盖拉布置工作时也遭逮捕。敌人威胁他,蒙泰尼里劝诱他,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后来牛虻越狱不成,终于英勇就义。
芝峰类说
杂著,朝鲜李睟光撰。它是一本介绍新世界和新知识的奇事逸文集,被称作是朝鲜最早的文化百科词典。内容是从古书和古闻当中选取的,文献、天文、地理、草木、昆虫都囊括其中。 李睟光成长于朝鲜王朝最混乱的时期,内有党争,外有壬辰倭乱和北方女真族的骚扰,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李睟光一生都在为国家的中兴而奋斗,摸索着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他强调实践、实用的学问,在生活中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学问,并把它系统地整理下来。他一边搜集先贤们的事迹,一边思索如何把它们应用于当下社会。《芝峰类说》就是他不断探索创新的产物,法古创新的思想贯穿全书。 李睟光是“实学”的先驱者,他强调性理学中实践、实用的要素,批判空谈理论的学风,广泛接受除性理学之外的其他有助于富国强民的学问,他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在《芝峰类说》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芝峰类说》的内容构成如下:卷1天文部、时令部、灾异部;卷2地理部、诸国部;卷3君道部、兵政部;卷4官职部;卷5儒道部、经书部;卷6经书部2;卷7经书部3、文字部;卷8文章部1;卷9文章部2;卷10文章部3;卷11文章部4;卷12文章部5;卷13文章部6;卷14文章部7;卷15人物部、性行部、身形部;卷16语言部;卷17人事部、杂事部;卷18技艺部、外道部;卷19宫室部、服用部、植物部;卷20卉木部、禽虫部。
小儿诸证补遗
中医,儿科,成书于明崇祯九年(1636)。该书首述观气色验指纹为临证之要,后论胎毒、惊风、丹毒、痘麻等证治。卷末载小儿引经诸药歌及小儿治诸效方。现存明崇祯九年抄本。
春秋正旨
一卷,明高拱著。高拱以为自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圣人而不知其所以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其所以明,因作此书,推原经意,以订其谬。首论《春秋》天子之义,非以天子赏罚之权自居;次论孔子必不敢改周正朔,而用夏时;次论托于鲁史,因其周礼尚存,非以其周公之后而假之;次论王不称天,是偶然异文,滕侯称子是时王所黜,圣人断无削贬天子、降封诸侯之理;次论齐人归郓讙龟阴田非圣人自书其功,深斥胡安国《春秋传》以天自处之非;次论《春秋》作于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乃孔子卒前一岁,适遇获麟,因而书之,经非感麟而作,麟亦非应经而至;次论说经以《左氏传》为长,胡安国之书是有激而作,其余诸家纷纷不休,多由误解“天子之事”一语而生。所论多得本意,与其他诸儒附会之说绝异。
鉴堂一禅师语录
一卷,清一说,明满、明慧等录,杜允贞序。南岳下第三十一世,嗣竺峯敏。依驹本增入并印。序上堂秉拂示众小参佛事偈颂。嗣法参学门人明满慧等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