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梦斗

汪梦斗
  • 姓名:汪梦斗
  • 别名:字以南,一字玉南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绩溪(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汪梦斗,元代诗人,词人。字以南,一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今属安徽)人,汪晫(康范)之孙。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江东漕试第一,授承节郎江东司制干官。宋度宗咸淳初,迁史馆编校。曾与叶李等上书劾贾似道,叶李等坐罪,汪梦斗遁归。入元,至元十六年(1279)荐至大都,不受官而还,遂拟徽州路教授。至元二十二年辞归。能诗词,著有诗集《北游集》1卷,《杏山摭稿》1卷,明人汪中丘将其与汪晫《康范诗集》合刊为《环谷杏山二先生诗稿》,存有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本。诗集为北赴大都时所作。其词仅存6首,清人朱祖谋刻入《疆村丛书》中。词中多有感慨故国之作。如〔摸鱼儿〕《过东平有感》“忆旧时,东方□郡,东原尽是佳处。梁都破了寻南渡,几遍狐号鳝舞。君试觑。环一抹荒城,草色今如许。”“滴尽英雄老泪,凄酸非是儿女。西湖似我西湖否?只怕不如西子。”〔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阳江上楼。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载泪东风洒汴流”诸语,皆有痛心疾首之情。

汪梦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重大而可怕的事件

重大而可怕的事件

历史上的法国与英国隔海相望,互相往来须乘船而行。然而,突然爆发的一场猛烈的大地震,一夜之间使两国大陆连接起来:一块新的陆地诞生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有一个人正走在这块处女地上,他成了从法国走到英国的天下第一人!随后,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冒险之举,终于成了新领地的总督。并和心爱的姑娘终成眷属。

珂雪斋集

珂雪斋集

明袁中道撰。凡25卷。珂雪,洁白义,出自梁元帝《与萧谘议等书》,取为书斋名,志趣可知。其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诗文因此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论文反对蹈袭粉饰,主张师法自然:“山水之清美,且足以发灵慧之性,而助其深湛之思”(《程申之文序》)。他认为作家应当接近社会和自然,以获得真实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创造出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士生而处丰厚,安居饱食,毫不沾风霜冰雪之气,即有所成,去凡品不远。惟夫计穷虑迫,困衡之极,有志者往往淬励磨练,琢为美器。何也?心机震撼之后,灵机逼极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经世出世之学问,皆由此出,而况举业文字乎?”(《陈无异寄生篇序》)这与其兄见解大致相同,钱谦益以为“小修兄弟间师承议论”(《列朝诗集小传》本传)。当竟陵以幽峭之风反对剿袭剽窃之七子,异军突起时,他却强调真情实感对于审美和艺术创作的极端重要性,反对仅仅限于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上的翻新争奇,认为应“以意役法”,提倡“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笔之间”(《中郎先生全集序》),排击竟陵之谬。对于中郎“立言亦自有矫枉之过”(袁宏道《与张幼于》),他坚持以历史的、分析的态度进行考察,既肯定其矫枉整刷之功,又提出了性灵与格调的结合,以弥补过正偏激之失。他的散文创作,多写闲情逸致,流露出脱离现实的思想倾向。他的散文美学理论及创作实践的优劣利弊,对当代及清初文坛均较有影响。

竹间续话

竹间续话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凤仙谱

凤仙谱

中国第一部凤仙专著。著者赵学敏,清代药物学家。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今杭州)人。长期对药物进行采集、调查、栽培、研究,在其成名著作《本草拾遗》中,补充辑录了《本草纲目》未收药物716种。《凤仙谱》约成书于1787~1813年,是在《秋花志》残稿的基础上,著者对凤仙花长期栽培实践观察记载,总结前人种植技艺、广征博采,编纂而成。全书分上、下两卷,约2.6万字。上卷叙述“名义”、“品类”两部分。“名义”阐述了凤仙花的名称渊源、演变过程,在“品类”中,按各种花色(大红、桃红、淡红、紫、青莲、藕合、白、绿、黄等)简介230多个品种,其中有‘香桃’、‘一丈红’、‘葵黄毯’、‘倒挂么凤’、‘并肩美’和‘虬枝’等稀世珍品。下卷叙述了凤仙花的种植、灌水、收籽、医花等栽培技术;在“备药”中,则阐述了凤仙花的药用价值。在“论凤仙有相”中,则提出“花有韵在形之外”、“赏韵而不赏色”,表述了他饶有特点的审美意识与标准。该谱对凤仙花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叙述,是迄今最早记载凤仙花品种最多,介绍有关知识最丰富的凤仙专著。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道士所作。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皇人守三一经》,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经文称轩辕黄帝往峨嵋山求见天真皇人,皇人授之存思服食要道。皇人称人身之神、血、炁为三一;泥丸、绛宫、丹田(即人体上中下三丹田)为三一之宫;又称五方之精炁为五牙,五牙即五气。修道者若能依法存守三一,服食五牙,割欲绝粒,则能身壮年寿,却邪成仙。故本书名曰「三一五气真经」。经文中又言存守真一之道。其内容已见于《抱朴子•地真篇》。

女科指要

女科指要

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 (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指出“当审其血气之通塞,禀赋之刚柔,然后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