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

叶适
  • 姓名:叶适
  • 别名:字正则,号水心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今温州鹿城区)人
  • 出生日期:1150
  • 逝世日期:1223
  • 民族族群: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永嘉(今温州鹿城区)人。祖籍处州龙泉,曾祖公济迁居瑞安,13岁随父定居永嘉,数年之中,住过永强、楠溪、“随僦随迁,凡迁二十一所”。


自幼好学,10岁能属文,14岁从毛崇学于城南茶院寺学塾。家贫,16岁即赴乐清白石北山蒙学执教,历时三年。此后游学婺州,客居乌伤(今义乌)。南宋淳熙元年(1174),上书签书枢密院事叶衡,畅论天下大势,主张“先定国是于天下,然后收召废弃有名之士,斥去大言无验之臣,辟和同之论,息朋党之说”,然后实施各种有利国计民生政策。不报。三年,授徒乐清雁荡山僧舍。次年,因翰林学士周必大以门客名义推荐参加两浙东路转运使司类试,得以发解。五年四月,以进士第二名及第,廷对时提到“急政要务十数条”,授镇江府观察推官。次年丁母忧,八年服满,改任武昌军节度推官。未赴任,改授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任所在平江府,即今苏州市)。十四年,升太学博士。十五年,升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十六年,外调湖北安抚司参议官,曾应诏条奏六事。绍熙二年(1191),任蕲州知州,政事简静。四年,升尚书左选郎官(即吏部员外郎)。五年七月,因拥立宁宗有功,升国子司业,诏敕云:“朕御图之初,思欲作新学者耳目,求当今第一流素为天下士所推服者,以正师席,宜莫若汝!”十一月,外调淮东总领。庆元二年(1196)三月,因查禁“伪学”受牵连,以“阿附权臣,过从伪党,诬蔑君上”,降两官放罢。所著《进卷·君德论》书板被毁。次年“伪学”成为“逆党”,惊吓成病,此时定居家乡生姜门外水心村。嘉泰元年(1201)起复,除湖南转运判官。次年弛伪学党禁。三年,以右文殿修撰作泉州知州。十一月,除权兵部侍郎,丁父忧去职。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提出北伐,适有所异议,主张兵民结合,坚守淮汉,逐步推进,其《上宁宗皇帝札子》建议,必选审知今日强弱之势而定其论,论定而后修实政、行实德,如此则弱果可变而强。因北伐失败,五月,除宝谟阁待制、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七月,兼沿江制置使,防守长江下游。十月,金兵南下,适命门人左领卫中郎将厉仲方破定山之敌,解六合之围,建康人心始定。次年二月,除宝文阁待制,改兼江淮制置使,措置屯田,奏请安集两淮,条陈坞堡五事。因病辞职。十二月,韩侂胄被杀,政局转变,遭御史中丞雷孝友弹劾,“阿附权臣,盗名罔上”,落职回里。此后家居领祠禄,讲学授徒和著述,从学者“户外之履常满”。嘉定十六年(1223),除敷文阁学士、宝文阁学士、转正议大夫,正月二十日卒,享年74岁。遗著极为宏富,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水心诗选钞》等,中华书局合编文集,为《叶适集》,全三册,《习学记言序目》二册(前有《敬乡楼丛书》第一辑本)。叶适经制事功之学奠定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础,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叶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亚瑟·罗平智斗福尔摩斯

亚瑟·罗平智斗福尔摩斯

亚森·罗平的新对手竟然是福尔摩斯!向全法国警方挑衅的亚森·罗苹竟与全英国最出名的侦探狭路相逢。“当我对案件摸不着头脑时,就会怀疑是亚森·罗苹干的。”这位出名的英国警探如是说。当两位聪明人擦出火花时,就有好戏可看了。是谁偷走了装有中奖彩券的桃花心木小桌?是谁在巴黎市中心大玩隐形人游戏?是谁偷走了犹太灯及法国皇族的蓝宝石?且看怪盗如何调侃、捉弄全英最知名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并将其破案线索逐一击破……在这场扑朔迷离的角力赛中,谁又会是最后的赢家?

历象考成

历象考成

历法推算著作。 清代康熙年间官撰,完成于1722年, 为修订图表不合、解多隐晦之《西洋 新法历书》而作。42卷。上编16卷 阐述理论,名“揆天察纪”,下编10 卷述计算方法,名“明时正度”,另附 运算表16卷。有几项主要改进,如 测定黄赤交角为23°29′30″更精确计 算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时差,以白 道为根本计算日食三差,采用月面 方位法计算月食方位。然全书采用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体系 和某些第谷数据,理论落后,以至雍 正八年(1730)六月初一日食,预推与 实测不符。乾隆二年至七年(1737— 1742)又加修订,成《后编》10卷,除 增修雍正年间重编之日躔日离表 “表解图说”外,还采用许多新数据, 精确度提高。《后编》用地心系椭圆 运动定律和面积定律(颠倒的开普 勒第一、第二定律),即认为太阳沿 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地球在一焦点上。

修道全指

修道全指

晚清至民国时期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蒋克志(又名蒋救愚,字于道,号植阳子、炼虚子)所著的内丹修炼典籍,成书于 1916 年(民国五年丙辰)。本书约十六万余言,以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为核心,强调三教同源,殊途同归,皆以修道为旨归。书中指出,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释家的明心见性,本质上都是在追求心性的修炼与提升。在内容结构上,按内丹修炼由浅入深的步骤展开,详细阐述了修道的各个节次及相关方法要领。开篇的 “炼己最初口诀”,着重讲解了入门阶段如何摒弃杂念、端正心态,为后续修炼打好基础;“性命合一口诀” 深入剖析了性与命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二者融合修炼,以达身心和谐统一;“采取口诀” 则介绍了在修炼过程中如何汲取天地之精气、转化自身精气神的具体方法;“烹炼口诀” 对火候的把握、精气的炼化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说明,强调修炼过程中时机与力度的精准掌控;“温养口诀” 讲述了在完成初步修炼后,如何持续滋养身心,稳固修炼成果,防止退转;“了性口诀” 与 “了命口诀” 分别从性功和命功的角度,阐释了修炼的高阶境界与最终目标,即实现心性的圆满觉悟和生命的超凡脱俗。书后又附《文昌帝君戒淫宝训》,力求尽详尽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公羊春秋经传验推补证

公羊春秋经传验推补证

十一卷。清廖平撰。廖平是清末著名思想家、经学家,一生学术观点经过六次变化。该书又名 《公羊春秋补正》、《公羊补正》,共十一卷,卷首又有 《凡例》 及《国说》一卷,成书于光绪戊子(1888)。该书体例与旧注疏家稍有不同。据《凡例》说,他以 “补证” 为名,“凡佚传则补传,师说则补例”,对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不完备的地方加以详细阐释,何休注较明白的地方就从略。他又对《公羊春秋》经传加以自注、自疏,大体上以“自信精粹者”为注,其余文字为疏。他又认为,先儒有“《公》《榖》详例,《左传》详事”之说,实际上,《公羊》《榖梁》二传纪事为《左传》所无的也不少,因此,在疏中用《左传》《史记》之说进行补充; 至于与《左传》相异的地方,就在疏中详述。又《公羊传》传授非出于一师,文字不无脱误,廖平对那些他认为不当的地方,就在疏中加以说明。廖平此书的大旨,在于借春秋史事,勘合时局,将汉宋支离空疏的积习一扫而空,借《公羊传》抒发本人的政治、哲学主张。因此,该书虽于经学无多少发明,但在思想史上有一定的价值。该书收入《新订六益馆丛书》春秋类(民国十年四川存古书局汇印本)。

政论

政论

文集。东汉崔寔撰。一卷。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桓帝时拜为议郎,著作于东观。后任五原太守、辽东太守,官至尚书。因世乱,托病不理事,数目免归,建宁中(168—172)病卒。原有集二卷,已佚。严可均辑凡七篇,其畸零短段不成章者载于卷末。《后汉书· 崔寔列传》说此书作于桓帝初崔寔为郎之时,但后代学 者考证此说有误。据内容推测可能成书于寔为辽东太 守时。书中指出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淫靡,“躬耕者少,未作者多”;“高坟大寝”、“轜梓黄肠,多藏宝货”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一字顶轮王瑜伽经

亦称《瑜伽一字顶轮王真言观行仪则》、《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一字顶轮王瑜伽究竟仪则》等。密教仪轨经典。唐天宝十二年(753)不空译,田良立笔受。一卷。属持明密教佛顶部仪轨,说金刚佛顶瑜伽现行法,参入瑜伽密教观法。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