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思忠

- 姓名:翟思忠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翟思忠,元学者。下邳(今睢宁)人。起家为儒官,至顺初,为常州知事。曾著《易传》、《衍太玄》。任常州知事时,仿唐王琳《魏郑公谏录》,摭其余为《续录》二卷,伊足鼎为之序,见《四库全书总目》。
翟思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爱玛
长篇小说。奥斯丁著。作于1816年。女主人公爱玛聪明自负、爱做媒人,把邻近的一个私生女哈里特置于自己保护之下,诱说她拒绝罗伯特·马丁的求婚,而为她与牧师埃尔顿撮合,后来发现埃尔顿追求的却是自己,于是计划成为泡影。接着爱玛又给哈里特挑选了翩翩少年弗兰克,但弗兰克早与品貌双全的简·费尔法克斯私订终身,哈里特私下倾心于地方长官奈特利,而奈特利爱的却是爱玛。经过一番周折,三对新人举行了婚礼。作者通过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表明了她的婚姻观:既要趣味相投,又要门当户对,才能各得其所。小说被认为是作者艺术上和思想上最为成熟的作品,与其他小说相比,现实主义成分增多,戏剧性的夸张减少,结构更为严谨,技巧更加娴熟。
书学
一篇。书论。清代钱泳撰。泳初名鹤,字立君,号梅溪、台仙、梅花溪居士。清代书法家。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后居常熟,官侯选府经历。人评其书说“梅溪工于八分,尤精隶古”,是篇分钟鼎文、小篆、隶书、书法分南北宗、六朝人书、唐人书、宋四家书、赵松雪、总论九部分。对篆隶字体、六朝与唐人书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赞同阮元“书分南北宗”的见解,对晚清书风影响很大。他认为“讲篆隶者,当先考钟鼎文”,认为钟鼎文是“书法之源流”。以小篆、隶书为本,较详细讲述了“书体的源流”,认为篆书应当以李斯为正宗,并说“自程邈一变小篆而为隶书,篆学渐废”。并谓“隶书生于篆书,而实是篆之不肖子”,充分肯定隶书对文字、书体变革以及书法艺术发展的重大作用。指出六朝人书“破体杂出,错落不检”;“今之学书者,自当以唐碑为宗”。并说宋代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家书“皆学唐人”;推崇赵孟頫,谓赵“书用笔圆转,直接二王”,但没有超过二王。在“总论”中指出“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有《履园丛话》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
马自然金丹口诀
内丹学著作。简称《金丹口诀》,宋·马自然撰。为一首七言古诗。自言云游海上,未遇明师,盲修瞎炼六十四年无成,后幸遇刘海蟾,始得金丹口诀。诀谓“玉液还丹人人有”,“本在人身休外觅”,“送在西南坤地上”,“只在泥丸宫里养”,与禅宗“人皆有佛性”同旨。意谓保养之要,惟在息念存神,元神不散,则自然长生。载 《道藏》第七百九十六册。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
本书是选取浦江清论述诗、词、曲、剧的文稿汇编而成,主要是讲稿,也有几篇深入浅出的专论。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国诗歌体制的发展变化、作家介绍、作品赏析,都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基本涵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全貌,可使读者增进文学修养,陶养性灵。
论衡校释
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此书。他以通津草堂本为底本,校以多种版本及类书,又参照上下文,对许多文句加以本校。校释汲取了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等八家的研究成果。所注资料丰富,辨析精当,特别是对原书用作论据的大量故实,尽可能地参照它书,罗列异说,颇便阅读。书后有《佚文》、《王充年谱》、《旧评》、《版本卷帙考》、《论衡旧序》及胡适的《王充的论衡》共六个附编。本书有1990年中华书局校订本。
七系付法传
《七系付法传》,又名《宝源录》。成书于1600年,记述印度佛教密乘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和著名上师的传记。为研究佛教密乘的重要资料,其所述多属汉译佛典所缺。收在《大藏经补编》第十一册。是明末西藏的佛教学者多罗那他(1575~1634)就他所得的印度佛教密宗主要各系传承编撰的一部历史著述。全书共分九分,记述了佛教密宗中七个主要修法的传承源流,对于一些著名的大师分别作了详略不等的传记。这七系是︰(1)大手印教授,(2)拙火,(3)羯摩印,(4)光明教授,(5)生起次第,(6)辞句传承,(7)杂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