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

黄公望
  • 姓名:黄公望
  • 别名:一名坚,字子久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东平阳人
  • 出生日期:1269年9月12日
  • 逝世日期:1354年11月10日
  • 民族族群:

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一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或号大痴哥。他很推崇顾恺之,尤为赞赏顾的三绝之一的“痴绝”,在《顾恺之秋江晴嶂图》序中说:“至于痴,亦由资禀之高,好奇耽僻,不欲与世同。”由此可知,他自号大痴有愤世嫉俗的寓意。本姓陆,世居平江常熟(今属江苏),少丧父母,贫无依,嗣永嘉黄氏,遂迁富春(今属浙江)。幼有神童之称,经史九流无不通晓。至元中,浙江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一日著道士服,持文书白事,琐怪而问之,即弃去。延祐中游京师,为御史台察院掾,忤权豪下狱,得出,遂不复仕,黄冠野服,寓居松江,往来钱塘、吴中。至正十四年(1354)卒,年八十六。他博极群书,尤通音律图讳之学,擅长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晚变其法,自成一家,与王蒙、倪瓒、吴镇为元末画坛四大家。他有时整日在荒山乱石树丛中坐,或于江河入海处看激流轰浪,即使风雨突至也不顾。杨维桢说他“诗宗晚唐”,其诗多为题画之作,他以画家兼诗人的眼光题画,所以诗中既有清晰的画面形象,又有引人遐思的神韵,是有声之画,如《王摩诘春溪捕鱼图》、《王晋卿万壑松云图》、《为袁清容长幅》等。诗多有飘逸、飞动而空灵的意趣,远离尘嚣,远离社会。即使《西湖竹枝歌》这种民歌体作品,情调也与题画诗相类似,如“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沧波无处寻”,那位船家女就如一位女隐士。这种诗风与他的为人有一定关系,杨维桢说他“其据梧隐几,若忘身世,盖游方之外,非世俗所能知也”(《西湖竹枝集》),如此人当然也就写如此诗了。另存散曲小令[仙吕醉中天]《李嵩髑髅纨扇》一首。有《大痴道人集》一卷及《山水诀》一卷。生平事迹见《录鬼簿》下、《两浙名贤录》卷四四、《元诗选·初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八、《元曲家考略》。

黄公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江文通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作。江淹文集最早为自己生前编定,《梁书·江淹传》:“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隋书·经籍志》所载不同:“梁金紫光禄大夫《江淹集》九卷。”注云:“梁二十卷,江淹后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前后集各十卷。自宋代起,一般只著录十卷。现存江淹集有《自序传》说:“自少及长,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谓如此足矣。”但《自序传》写于35岁,其集中可考订写作年代者大都作于此前,此集当是“前集”,“后集”早已亡佚。江淹集现存版本有十多种。依照编排方式可分二类:一是按赋、诗、文大类编次,又按年代排列,如《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梁江文通文集》10卷(附清叶树廉辑《校补》1卷)、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及元钞本;二是既分赋诗文大类又分章表启诏等小类,如明代张燮刻本《七十二家集》、稍后张溥辑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江醴陵集》(《四库全书》本作《梁江淹集》)2卷。《四库全书》所收《江文通集》4卷,为清乾隆间梁宾以张溥本为底本、用汪士贤本等校订刻印。明万历间胡之骥注刻的《江文通集汇注》,是现存唯一注本。此本共10卷,卷一、二收赋,卷三、四收诗,卷五至卷十收颂、赞、章、表等文,今由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李长路、赵威点校本,卷末附有“江文通集佚文”、“南史江淹传”,江淹作品于此大体齐全。

长物志译注

明·文震亨撰。清·伍绍棠《长物志·跋》中云:“有明中叶,天下承平,士大夫以儒雅相尚,若评书品画,瀹茗焚香,弹琴选石等事,无一不精,而当时骚人墨客,亦皆工鉴别,善品题,玉敦珠盘,辉映坛坫,若启美此书,亦庶几卓卓又可传者。盖贵介风流,雅人深致,均于此见之。”文震亨是有民族气节之士,在明代也是属“贵介风流”的士大夫。 《长物志》一书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等,共十二卷。内容虽多,但主要是围绕造园和园居生活写的。书的编排,条目有序,然非系统的论述。如 《花木》多摘自《群芳谱》等书而简化之,每多不确之处,难与园艺家陈淏子的 《花镜》相比; 造园方面多文人审美经验之谈,与计成之造园学专著《园冶》,更难同日而语。由于文氏具有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很高的鉴赏力,故书中不乏诸如 “水令人远,石令人古”、“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精辟表述。为爱好造园艺术者可读之书。

宦乡要则

清代张鉴瀛撰,官箴书。

绣带银镖

《绣带银镖》是小说家王度庐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王度庐作品大系武侠卷第二辑之一,少年刘得飞武艺超群,曾救过在豪门受虐待的小妾许小芳,之后两人相爱。善打飞镖的女侠卢宝娥也爱上了刘得飞,她在无意中用飞镖杀死了小芳。卢宝娥悔恨不已,用刘得飞的腰带上吊身亡。刘得飞受到刺激,精神失常,流落在京城街头卖艺。

中国国民党总章

1924年1月28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党章。内容包括13章及附则,共86条。主要有:①规定以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最高宗旨。规定了全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央常设机构、中央监察机构的组成和任务等;②规定国民党地方组织为省党部、县党部、区党部和区分部4级;③关于接纳党员的条件;④关于党的纪律;⑤规定党在秘密、公开或半公开的非党群众团体中设立党团问题;⑥关于党的经费来源;⑦规定一些地区设立特别地方党部问题;⑧规定孙中山为本党总理、全国代表大会主席、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具有最后决定权力。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对它作了修改。

一山国师妙慈弘济大师语录

凡二卷。又作一山一宁国师语录、一山宁和尚语录、一山国师语录、宁一山录。系一山一宁(1247~1317)弘法之语录,侍者了真等编。因开版于大云庵,故又称大云录。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收录了真编初住四明鳌峰山祖印禅寺语录及惟凤编住庆元府宝陀观音禅寺语录等七种语录,及小参、法语、拈古、颂古。卷下收录偈颂、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及彦栽撰之行记、中峰明本等之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