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 姓名:孟郊
- 别名:字东野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生于昆山(今属江苏)
- 出生日期:751年
- 逝世日期:814年
- 民族族群: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德清武康镇清河桥)人。生于昆山(今属江苏),早年隐于嵩山。曾两次应进士举,都落第,客游江西、湖南、荆襄、河南等地。及长,在湖州参加诗僧皎然组织的诗会,刻意吟咏。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唐贞元七年(791)秋,在湖州举乡贡。贞元十二年(796)46岁时才登进士第。他为此高兴地写下了《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他并没有得到重用。贞元十六年50岁时才授为溧阳县尉,在任上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元和元年(806),受河南尹郑余庆之召,为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元和九年(814),原河南尹郑余庆出镇兴元,召他为兴元军参谋,病死赴任途中。友人张籍私谥其为贞曜先生。郊酷爱吟诗,吏事多废。一生穷困潦倒,不苟同流俗,时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诗歌多抒发愁苦之情和忿懑不平的感慨,也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无限同情。感情真切,直抒胸臆。
孟郊在《读张碧集》诗中,阐述了他的文学观点,他说:“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下笔证兴亡,陈辞备风骨”。他反对大历以来流连光景、粉饰太平的平庸浮艳诗风,标举“六义”、“风骨”的传统。他终生潦倒,境遇与下层人民接近,所以他的诗对社会现实矛盾有所揭露。如《长安早春》、《长安道》鞭挞了权贵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杀气不在边》、《吊国殇》谴责了藩镇割据、战乱不止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贫女词》、《寒地百姓吟》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深表同情。但他的诗主要内容是感怀自己贫困孤苦的生活,如《秋怀》15首真实而形象地写出了晚年病魔缠身、贫困不堪的悲惨境界。孟郊长于乐府和古诗。他是以苦吟著称的诗人,其诗都是经过苦心锤炼而成,显示出寒瘦奇警的艺术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夜感自遣》)。韩愈说他的诗是“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苏轼形容他的诗是“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但他的有些诗也写得平易近人,如脍炙人口的《游子吟》。孟郊与韩愈齐名,时称“孟诗韩笔”。又与贾岛并称,有“郊寒岛瘦”之说。孟郊诗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中晚唐许多著名诗人都很赞美他的诗才。贾岛曾说:“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哭孟郊》)。可见孟郊诗流传之广。北宋江西诗派生新瘦硬风格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孟郊诗的影响。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孟郊诗集》10卷。宋人宋敏求编次《孟东野诗集》10卷,卷10附录赞1篇、书2篇。《全唐诗》卷372至381存其诗10卷。《全唐文》卷684存其文3篇。今人华忱之曾校订出版了《孟东野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猜你喜欢的书
黄昏海的故事
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去爱,去给予,就不要轻易地承诺。海枯石烂,不是随便唱唱的歌,而是将回响在你生命中每个黄昏里的潮汐声,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一个人得到真爱的机会,就只有这样一次而已……
雅克团
1828年6月7日,梅里美发表了一部重要戏剧作品《雅克团》。《雅克团》是以法国十四世纪著名的“雅克团”农民起义为题材创作的剧本。剧本的故事发生在包阿锡地方,封建领主纪尔伯?达蒲莱蒙凶残横暴,广大的农民群众忍无可忍,在一个名叫若望的修士的启发和率领下举行起义,攻克了达蒲莱蒙的城堡,杀死了封建领主,取得节节胜利。在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和英国浪人军队的内外夹攻下,起义失败,缺乏觉悟的农民军群众在失败的灾难面前,纷纷抱怨若望修士把他们引到了绝境,最后将他杀死。该剧的主旨在于揭示人民反抗封建领主专制的斗争精神,表现了封建暴力下被剥削被压迫人民进行反抗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人民的革命行动表示了明显的同情。
三略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亦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姜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并授给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称“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之间的作品。所谓《三略》,意为上、中、下三卷韬略,共3800余字。今存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武经七书》本等。《三略》是一部从政治与军事关系上论述战胜攻取的兵书。“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在政治上,它强调以“道”、“德”、“仁”、“义”、“礼”治国,要求明君得人心,选贤才,“赏禄有功,通志于众”。在军事上,它认为从事战争要从保民的目的出发,“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救天下之祸”,“以义 除不义”。它还认为:“将者,国之命也。”要求将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以身先人”,重赏将士,严明号令,确保机密,等等。尤为可贵的是,《三略》对将帅、士兵和民众的各自作用作了中肯的论述,指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庶民者,国之本”,“以弱胜强者,民也”。《三略》上中两卷是对前人兵法《军谶》、《军势》的征引与发挥,下卷则是作者自己的论述。该书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对后世影响颇大。
三官经
《三官经》的篇名大同小异,流通较广的全称为《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官经》是其简称。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约出於明代。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三官经是入道第一步所要必须习诵的功课之一。乃昔日救苦大仙,悲悯众生,故而启奏三元天尊,宣说妙经,为救含灵,脱离苦难。如今欣逢盛世,道门将兴,而《三官经》颇应普传,更是学者入道之津梁。后学为方便诸位道友习诵,特将《续道藏》本、二仙庵本《三官经》详加校对,疑难字皆标注读音,不正之处,望诸道友斧正,则幸甚也。
续近思录
十四卷。清代张伯行撰。此书依据宋代朱熹《近思录》书中的门类,摘录朱熹有关言论分别编入其中,并作了注解,计有六百三十九条,内容主要有“道体”、“论学”、“致知”、“存养”、“家道”、“辨别异端”等十四门类。有 《正谊堂全书》 本。
吉祥荟萃
在《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中,从浅到深、由显到密遍及噶举教法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冈波巴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的噶当传承及那若巴尊者的噶举传承所著述的西藏最早的一部菩提道次第书——《解脱庄严论》;也有结合道次第而对广大弟子们所做的普遍的训道开示——《吉祥荟萃》、《倾城佳丽》、《功德荟萃》、《珍珠之鬘》和《法会大开示》。《吉祥荟萃》对于研习西藏教法的东土佛子来说,真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