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文甫

- 姓名:嵇文甫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河南省汲县
- 出生日期:1895年12月17日
- 逝世日期:1963年10月10日
- 民族族群:
嵇文甫(1895年12月17日—1963年10月10日)历史学家、哲学家。原名明。出生于河南省汲县。年少时家境贫寒,借人书读。后上北京大学预科一年,因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而辍学,回家教小学。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去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师范,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省立女师、中州大学等校任教。时值“五四”运动时期,与进步学生一起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并动员学生去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参加革命。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因患肺病返国。随即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国大学、女师大等校执教,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讲授中国思想史和中国社会经济史。1930年底,出版专著《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一书,并积极参加了中国社会史论战,撰文批判陶希圣。因应北平进步学生之邀作题为《封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诸形态》的报告,政治色彩鲜明,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又因教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为学术界所不容,遂离京返河南大学任教。此时期出版了所著《左派王学》、《船山哲学》两本小册子,赞扬王学左派诸子的革新精神,对王船山则从其一般哲学和历史哲学两方面来叙述。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在地下党领导下参加抗日爱国活动,与王兰西,姚雪垠共同主编《风雨》周刊。1937年12月,与范文澜共同创办了以地下党员和“民先”为骨干的“河南大学抗敌工作训练班”(后改为“河南抗战教育工作团”),担任该团团长,领导学员直接走向农村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秋,被聘任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1年秋遭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1942年春释放。此时期国民党控制严密,河南大学远处深山,他便以写作为主,学术代表作之一《晚明思想史论》便是这时撰写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河南大学迁返开封。1947年全国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运动广泛展开,曾向学生演讲《真理的具体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抨击时弊,极受听众欢迎。与此同时,他被国民党列入了黑名单。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随军进入豫西解放区,在中共中原局领导下,参与创办中原大学。中原大学迁武汉后,他留开封办理河南大学,任校长,后又改任郑州大学校长。这一时期他还参与创办了《新史学通讯》(后改为《史学月刊》)、《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三个全国性史学刊物。解放以来,先后兼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分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多种职务。1963年因脑溢血逝世。
学术研究以先秦诸子和宋明理学为其所长,特别是对晚明思想更有研究。认为,春秋战国和晚明清初这两个阶段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变动最剧烈的时期,是承前启后的时期。认为王船山的学术思想是我国旧唯物论思想的顶峰,王船山亲身遭遇亡国剧痛,其学术完全是经邦济世的真实学问。他一生著作甚丰,约二百多篇(书以篇计),二百多万言,包括政治、哲学、史学、时事等多方面的内容。专著除上述外,还出版有《春秋战国思想史话》、《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王船山学术论丛》等。
猜你喜欢的书
纳尼亚传奇
《纳尼亚传奇》是刘易斯于1950年至1956年间创作的七本系列魔幻故事,分别为《魔法师的外甥》、《狮子、女巫与魔衣橱》、《能言马与男孩》、《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和《最后一战》。故事中的“纳尼亚王国”是一个神秘奇幻的世界,在这些故事中,小主人公们或凭借一枚魔法戒指,或通过一扇衣柜大门等各种奇妙方法进入奇幻世界纳尼亚王国。故事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他们在伟大的狮王阿斯兰帮助下,通过英勇的冒险和战斗,一次次战胜邪恶,拯救纳尼亚的人们并保卫了这个神奇而充满欢乐的国度。每个故事独立成册,但形散神不散,七个主题构成一部史诗般的整体。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
全名为《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文总集。宋魏齐贤、叶棻编。一百一十卷。所收录皆宋代之文,其中骈文占十之六七。题曰五百家,卷首序目所列姓氏实为五百二十家。文章大多为仕宦应用之作,分为贺表、谢启、制诰奏状奏札、万言书、叠幅、札子、尺牍、青词、疏、祝文、婚书、生辰赋颂、乐语、劝农文、檄文、祭文、挽词、序、碑铭、铭赞箴、颂题跋等类。作者姓名仿照《文选》体例,不书其名,只书其字,因年代久远,有些已难以考见。清朱彝尊曾见徐炯家宋刻本二百卷(《跋言》),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见一百二十六卷明抄本。该集收录虽有芜杂之病,但一些宋人篇章专集不传世者,亦赖是书以略存其梗概。有宋绍熙元年原刊本(一百卷)、《四库全书》本。
鹤林玉露
宋代笔记。18卷。罗大经著。此书为其退居林下所作。自序写于宋淳祐八年(1248),当为成书之时。“鹤林”是他与门客清谈之所,“玉露”则本杜甫《赠虞十五司马》“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之句。全书分甲、乙、丙三编,每编各6卷。主要记载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其宗旨亦在文士、道学、山人之间。大抵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书中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史料。如甲编卷4“绍熙内禅”条,记载群臣逼宋光宗逊位、拥立宋宁宗的始末;同卷“邓友龙使虏”条,揭示了韩侂胄北伐的直接起因;乙编卷3“白羊先生”条,记载了宋光宗时一次未遂政变;丙编卷1“高宗眷紫岩”及卷4“中兴讲和”条,有助于了解当时和战两派斗争的内幕。诸如此类,或可与史乘互参,或可补阙订误,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本事及评述资料极多,明代叶廷秀从中辑出近40条诗话,编成《诗谭续集》,其实本书谈诗者远不止此数。现存版本较多,主要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18卷本,一为16卷本。18卷本较16卷本多出40条。经考证,18卷本较为接近此书原貌,今存《永乐大典》残卷中引此书19条,均未超出现存18卷本。中华书局将此书纳入“唐宋史料笔记丛刊”,1983年出版,由王瑞来以18卷系统中刊行较早的庆安本为底本点校。书后附有关于罗大经生平事迹及《鹤林玉露》版本源流的考证及诸书题跋。
读易详说 [四库本]
十卷,宋李光著。又名《易传》。《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诸家书目或题《读易老人解说》。此书多援引史事,解说《易》旨,与杨万里《诚斋易传》并为“以史证《易》”之代表作。其书早佚,朱彝尊《经义考》注未见。存《永乐大典》,但原阙豫、随、无妄、睽、蹇、中孚六卦及晋卦六三以下。《永乐大典》中又缺其复卦的《大象》与后四爻,大畜卦亦一字不存,《系辞》以下无解。故疑其有脱落。此书观象玩辞,依经立义,以经义明人事,颇寄身世之感。书中于卦爻之辞,皆对照君臣来论述,并引用史事作参证,虽不免有牵合附会之处,但阐明人事往往颇切实近理。
释迦牟尼佛成道在菩提树降魔赞
释迦牟尼佛成道在菩提树降魔赞,一卷,失译,日本净严题记。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日本快道题记,或云千手大悲心陀罗尼经,尾题大悲心陀罗尼经并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