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惟彦

陈惟彦
  • 姓名:陈惟彦
  • 别名:字劭吾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安徽省石埭县二都
  • 出生日期:1856
  • 逝世日期:1925
  • 民族族群:

陈惟彦(1856-1925),字劭吾,安徽省石埭县二都(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乡)人,寓居如皋。 清末名宦,历任贵州开州知州、调署婺川县开缺、贵州厘金提调、江苏道员、总办南京厘捐局、湖南财政正监理诸职,诰授二品衔资政大夫。


惟彦性刚毅,官终知府,曾选授为贵州省开州知州,调署婺川县开缺和以知府充任贵州厘金提调,署黎平府。前后在贵州省为官七年,声名远播。在开州,驱教首卢复生,断决杨土司承袭案;在婺川赦宥(免除)要犯田其嘴之罪,昭雪陈春元冤狱;守黎平,首先革除票差催粮恶习,破获鸭贩彭三等血案,并要求民众对一些隐旧陈案进行揭发。远近惊乎为“神明”,凡邻县久积难断讼事,往往越境向其投诉、告发。惟彦在贵州任职期间,竭力提倡工艺教育,主张兴学育才;杜戒种植鸦片,提倡妇女戒裹足;创设体仁堂,救济老弱孤寡,并视此为官府的当务之急。


1903年,惟彦离开贵州到江苏任道员。翌年,受两江总督周悫慎(周馥)的委任,总办南京厘捐局,其间曾规定奖惩条例20条,罢藩司会办等会衔故例,对一些中饱私囊、敲诈勒索者加以整顿,痛革积弊。增收银两,凡化私为公,皆从来未所有。后因厘捐局的人事关系复杂,奖罚措施因私交偏袒不复能如,加之惟彦直言行事,迭争无效,遂引疾离任。在南京厘捐局任职期间,惟彦曾被委派赴芜湖驳斥美国商人筑油池和约束日商抢购赈济大米的行为而受到当道所惊服。


1909年,他被授为湖南财政正监理,官加四品卿衔。当时任上那些贪赃者闻听惟彦要到任,十分震动恐慌,竭尽中伤之能事,不久,因被弹劾而解职修养。随之,度支尚书载泽惜其贤能而委办两淮盐政。曾任过大通督销盐运使,后至扬州创设淮南盐政公所。


1912年,安徽都督孙毓筠举荐为财政部次长和安徽财政司长,并亲自到上海劝驾,但惟彦均坚辞不就,终未赴任,自是寓居上海10余年。寓居上海期间,惟彦为家乡公益慈善事业作出很大贡献,民国7年,在其倡导下兴办崇实学校,后捐资办私立崇实小学。光绪33年,与其弟惟庚、惟壬捐巨资开办育婴堂和体仁堂,并于民国七年购买官田一百余亩,岁收租谷,用于育婴堂常年经费。民国十四年,惟彦倡建南门外舒溪河桥,与其弟惟庚、惟壬及太平陈少舟、慈溪陆维镛捐募巨资建成长六十一丈钢筋水泥大桥——永济桥,沟通了徽(州)宁(国)古道和省(安庆)屯(溪)公路。并于当年增加办学基金,在私立崇实小学的基础上,扩办为私立崇实初级中学。他病故前留下遗嘱,划拨10幢洋房给校董会,以房租作为历年办学经费。后学校设劭吾图书馆,以资纪念。


1918年,陈惟彦身患中风,迭经医治,身体却大不如前。他听从张謇和沙元炳的意见,买下如皋袁公馆加以修葺,大门改建,最后一进堂屋改成徽式楼房建筑,变成了陈公馆。

陈惟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第一、二、三卷,全书约100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钟吕传道集

钟吕传道集

道教内丹炼养经典。三卷。题钟离权述,吕岩集,施肩吾传。全书分十八论,以问答形式,全面系统地论述内丹修炼的理论、方式、效验等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系统地论述了内丹修炼的十八个问题。该书首论真仙。谓人有生老病死之规律,唯修持仙道,可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仙非一也,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 阴阳相杂者人也。唯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也;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而脱质为仙也,收入《道藏》第一一六册。

越南小志

越南小志

近人梁启超撰。一册。五节。简述越南建国历史及沦为法国殖民地经过。揭露法借越南侵略中国的野心,以冀中国人警惕沦为殖民地。其中摘有法越《西贡条约》、《顺化条约》要点及法在越大建铁路并向中国发展的计划。撰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有《饮冰室合集》本。

尊孟辨

尊孟辨

三卷。续辨二卷。别录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隐文,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不详。《尊孟辨》对宋代司马光、李觏、郑厚(字叔友)三家有关驳诘孟子的言论一一进行辨说,旨在推倒群疑,定孟子于一尊,故书名曰《尊孟辨》。另有《续辨》二卷,就王充《论衡·刺孟》及苏轼《论语说》(已佚)中与《孟子》异者辨之。原本残缺不全,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并补成完佚,正、续辨及《别录》俱在。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尊孟辨》七卷,前五卷即《提要》所言《尊孟辨》三卷者,后两卷即《续辨》。世本有北京大学藏清翰林抄本(正续辨、别录),上海馆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金山钱熙祚《守山丛书》本,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鸿文书局钱氏影印本,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博古斋钱氏影印本等。

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

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

七俱胝准提陀罗尼念诵仪轨,一卷,唐不空译,日本觉永题记,尾题七俱胝佛母念诵仪轨。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希叟绍昙禅师广录

凡七卷。又作希叟和尚广录。宋代僧希叟绍昙撰,侍者法澄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庆元府佛陇山进山语、平江府法华寺进山语、庆元府雪窦资圣寺进山语、小参、法语、拈古、题、跋、颂、赞、小佛事等。卷四之‘示日本平将军法语’,系日僧兰溪道隆遣使请希叟开示法语,以寄予当时之幕府将军北条时宗。卷六之‘俊侍者将别山四会语录归日本板行求予序引’,及‘日本澄上人’(最澄)、‘日本然上人’(法然)之颂等,皆显示希叟与来华日僧往来之密切。自悟等人编集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又作希叟绍昙和尚语录,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