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洁净莹

元洁净莹
  • 姓名:元洁净莹
  • 俗姓: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江都(江苏)人
  • 出生日期:1612
  • 逝世日期:1672
  • 民族族群:

元洁净莹(1612~1672)明末清初曹洞宗僧。江都(江苏)人,俗姓庄。号睦堂。字元洁,世称元洁净莹禅师。年二十出家,翌年,往杭州报恩院礼谒瑞白明雪,二十四岁随明雪禅师移往天台护国寺,受具足戒,并承印可。清顺治十年(1653)住洪都(江西)阿耨寺,历住楚上方寺、弁山龙华寺、江南栖灵寺、洪都无住寺、澧州慈云寺、宁州无住寺、越州云门显圣寺、天台护国寺诸刹。康熙十一年七月示寂,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一。有元洁莹禅师语录十卷行世。[五灯全书卷一一三]

元洁净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暴君末日

暴君末日

《暴君末日》又名《一个皇帝的爱情悲剧》,是大仲马的一本历史小说,原名为《阿克黛》。小说描写阿克黛爱上了斗虎勇士、竞技和歌唱优胜者琉喜阿斯,随他返回罗马城,谁知琉喜阿斯就是荒淫无耻、暴虐无道的皇帝尼禄。阿克黛只身逃走,历尽九死一生。尼禄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暴君的末日到了┅┅

墓畔回忆录

墓畔回忆录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想重新爬上我的美好岁月的山坡……浪漫主义文学赞成者或反对者,回忆录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死亡文化之研究家或厌恶者,大中学生……一个挣扎着反抗时间的老人,终于敌不过时光的流逝,完成从摇篮到墓地的长旅……大约七十岁的时候,他在圣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贝的孤岛上,为自己选定了一块墓地。十年后,他被安葬到这里,没有墓碑,没有铭文,没有装饰,只有无名方石一块,上面立着粗硕的十字架。孤独地,骄傲地,默默地面对大海……这坟墓的墓志铭很长,名字就叫《墓畔回忆录》,其中有这样的话:生命于我是不适合的,死亡于我也许更加相宜。(La vie me sied mal, la mort m"ira peut-être mieux.) 一种更文艺的翻译版本是:生不如意,但愿死后顺遂。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证治全书

外科著作,5卷。清代许克昌、毕法合撰,刊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前4卷将外科病证分为发有定处和发无定处两类,详述阴阳、脏腑、经络及内景证治、外因杂伤证治等。卷5为外科常用治法,包括针、砭、灸、熨、药物方剂和中毒急救。本书有方有论,内容较为丰富,切于临床实用。同治六年(1867)重刻时,书后附有王洪绪医案15则及曹畸庵《疡医雅言丹药集方》,虽系后人所加,于外科临证亦有所补益。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唐高宗、武后时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前半篇摘录《金篆简文经》、《太极宝诀》、《洞玄灵宝十部经序》等六朝灵宝诸经,敷述诵读《度人经》时存神、唸咒、祝诵、引炁、叩齿等道法,是为「经诀」。后半篇为「音义」,摘录经文中若干罕见字词,加以注音释义,校正个别错字。篇末附《经说》,分析《度人经》篇章结构。

尚书稗疏

尚书稗疏

四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尚书》研究著作;是书仅就《尚书》部分词、句诠释,非全解经文,取名《稗疏》,犹谓小注、浅注。稗,稻田杂草,其实细小,又非谷物,故以稗形容卑微。有“不贤识小”之意,谦词。又《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在梯稗。”’意谓道无所不在,甚至细之物中亦有道。“稗疏”似含有所疏解的至微处亦有道之所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编诠释经文亦多出新意,其间有失之太凿者……则大抵词有根据,不同游谈,虽醇疵互见,而可取者较多矣。”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卷上尾题无护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