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说

董说
  • 姓名:董说
  • 别名:字若雨,号西庵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乌程(浙江吴兴)人
  • 出生日期:1620
  • 逝世日期:1686
  • 民族族群:

董说(1620—1686)明末清初小说家、诗人。字若雨,号西庵。乌程(浙江吴兴)人。明诸生。明亡,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自称槁木林。顺治十三年(1656)削发入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又名宝云,字月函。原本家世显赫,但其父辈家道已衰。幼年受业于复社领袖张溥之门,为复社成员。曾从黄道周学《易》。与灵岩寺住持南岳友善,南岳圆寂后,继任寺中住持。董说学识渊博,经史、天文、地理、象数、律品、医卜、音韵、方言、释老等,皆有所涉猎。


董说工诗,题材较为广泛。但因其削发为僧时将明亡前所作诗文尽皆焚毁,故今存多为入清后的诗作,这些诗中常常表现作者的黍离之悲。如《入吴不及晤昭法》:“蒙蒙旧事破山雷,痛定重提转自哀。”《筑万塘》描写清初因战乱造成的荒无人烟的景象:“眼中良田半荒土”,“府帖下乡吏打门,南村灶冷行西村,西村十家无一存,破屋无门仅梁柱”。其他诗或写禅理,或咏物,或为即事即景之作,诗风不拘一格。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2说他的诗“才思所至,穷极幽窈,以写其空坑崖海之思”。如《宫人入道和唐人》写得平和恬淡;《听雨》、《春日》、《梦华潭口听客话嘉隆间大内旧事》等则属于硬语涩体;而《南村秋鬼谣》、《招魂曲》等,却又“鬼气近昌谷”(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32)。董说又能文,文风奇崛,往往辨驳恣肆,不受羁勒。


董说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小说创作。所作《西游补》16回,约作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是一部神魔小说,但有讽刺性的现实内容。小说的主要情节写唐僧师徒过大焰山后,孙悟空出外化斋,被鲭鱼气所迷,在青青世界万镜楼中见到种种古今之事,并做了半日的阎罗天子,最后被虚空主人唤醒,才又寻师化斋而去。这部小说的用意不在补《西游记》,而是借孙悟空的奇遇,揭露社会弊端。小说描写了醉心仕途的士子的各种丑态,表现在科举制度的引诱、迫害下,文人的可悲命运,刻画了种种人间世相。如借老君之口把一些秀才骂为“无耳无目,无舌无鼻,无手无脚,无心无肺,无骨无筋,无血无气之人”,说他们只会写官样文章,实际却是不学无术之徒;对秦桧一类卖国求荣的奸臣贼子,痛加斥骂;而对岳飞那样的忠臣义士表现了极端的仰慕。又如小说写孙悟空见到项羽,要他少说“无颜话”来讽刺庸俗世风等等。但小说也带有较浓的万事皆空的虚无主义色彩。《西游补》极富有艺术魅力,鲁迅说它“造事遣辞,则丰赡多姿,恍忽善幻,奇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以徘谐,文亦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中国小说史略》)。


董说一生好学,博学多才,研习范围极广,举凡经史、天文、象数、地志、律吕、医卜、方言、音韵、释老等等,均有涉猎。其诗清淡荒远,擅长草书,通晓经学。一生著述繁富。据《南浔志》载共有100多种。所作诗文杂著有《丰草集》千余章、诗词乐府10余卷、《丰草庵杂著》数十种,出家后著有《上堂晚参》、《唱酬语录》,又有《七国考》、《易发》、《运气定论》、《天官翼》、《薄镜歌发》、《西游补》、《董若雨诗文集》、《南潜日记》等。还著有《楝花矶随笔》。

董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德国国防出版社1972年出版。中译本由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语系德语组七二级工农兵学员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10月出版,共14.8万字。该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对法国记者提出的40个问题进行答复的汇编,主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海军战略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邓尼茨根据德国和英国的军事实力、地理条件,阐述了德国以潜艇为核心的海军战略与战术。他认为,德国在欧洲崛起后需要向外扩张,而英国历来采取抑制欧洲大陆强国的政策,德英战争不可避免。英国的海军实力较强,但英国是个岛国,海上交通线是其赖以生存和进行战争的生命线。一旦战争爆发,德国海军最重要的战略是对英国采取慢性绞杀,开展商船袭击战,切断其海上交通。而潜艇部队是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最有效、最经济的力量。在潜艇使用上,主张集中使用兵力,把潜艇派往运输频繁、对潜艇防御薄弱的海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利用暗夜出敌不意地进行近距离水面袭击,采取多艇作战的“狼群战术”,集中攻击敌方运输船队。邓尼茨强调现代战争中制海权的重要性,认为制海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邓尼茨指出,由于德国的潜艇部队缺乏足够的空中掩护和抗雷达能力,导致1943年5月以后连遭败绩。另外,书中还宣扬了I.康德唯心主义的“绝对命令”原则,认为军人只需履行职责,不必过问政治,历史由少数“伟人”的意志和性格支配,战争胜负取决于武器装备。

水晶瓶塞

水晶瓶塞

一个晶莹璀璨的水晶瓶塞,引发了一连串凶杀案,它到底隐藏了一个什么惊天的秘密?亚森·罗宾,一个集正义、侠义、情义于一身的江洋大盗,他能揭开这其中的玄机与奥秘吗?

雪堂集

雪堂集

诗文集,明沈守正撰。卷之一,诗 ,卷之二,诗 ,卷之三,诗 ,卷之四,序 ,卷之五,序 ,卷之六,条议。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

邹韬奋著。1940年最初由生活书店出版。共选收韬奋在生活书店内刊《店务通讯》上发表的“每周谈话”42则,均是偏重于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本书兼具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是一部出自大家之手的厚积薄发之作。自民国时期出版以来,在众多读书人中产生过广泛影响。本书通过对书店管理过程的叙述反映了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的关系及重要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菩提道次第论极略颂

菩提道次第论极略颂

菩提道次第论极略颂,一卷,又名诸功德根本颂,西藏宗喀巴大士着,民国赴藏学法僧超一译。大藏经补编,第10册。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

十八卷,清净挺说。智淙等编。俍亭净挺禅师,清僧。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俗姓徐,名继恩,字世臣,别字逸亭,又号俍亭。崇祯十五年副贡。曾以抨击马士英获罪。明亡后隐居,四十七岁出家为僧,居云溪寺。有《逸亭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