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

李秀成
  • 姓名:李秀成
  • 别名:以文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西藤县新旺村人
  • 出生日期:1823年
  • 逝世日期:1864年8月7日
  • 民族族群: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或作寿成,原名以文,广西藤县新旺村人。早年家贫,种山、帮工为生。约于1841年参加拜上帝会。1815年9月参加太平军,初属晃军,定都天京(今南京)后,累升四监军。旋随石达开赴安徽安民,1854年春镇守庐州(今合肥),动员捻军张乐行率部参加太平军,擢殿右二十指挥,旋升二十二检点、地官副丞相。1856年,随秦日纲解镇江之围,破江南、江北大营。“杨韦事变”后,镇守安安徽桐城,封合天侯,地官正丞相。及石达开率精锐二十万负气出走,时李为其所部,为顾全大局,拒绝同行。封副掌率、合天义。与陈玉成同主军政,拱卫天京。7月5日与陈玉成等召开枞阳军事会议,约期解天京围。1859年6月陈玉成封英王,李未受封。李昭寿乘机挑拨劝降,天王生疑,封锁江面以防其叛。李全不介意继续与敌作战。9月破江北大营,克扬州,歼李续宾部六千,取得三河大捷,天王信其诚,亲书“万古忠义”四字赐之,封忠王。次年,和春重建江南大营,挖壕百里困天京。李声东击西,入浙克杭州,和春仓猝驰援,李遂挥师五路回援,破江南大营,天京围解,和春毙命于是役。李乘胜东克丹阳、常州、苏州,兵逼上海。大败华尔于青浦,歼洋枪队的近半。10月,奉命取武汉援安庆,担李重江浙而轻上游,延至次年6月始抵鄂城,致使会攻武昌失期。旋率军入浙再克杭州。1862年进兵上海,英法侵略军千余人,常胜军及淮军来援。李秀成连破敌营三十座,击毙法海军上将司令卜罗德,常胜军副领队尔思德被擒,后在上海县及租界受挫。时曾国荃围天京,天王一日三诏调李回援。10月13日开始会战湘军于雨花台,经四十余日不胜,被革爵。次年进军安徽失利,折兵十万。1864年7月天京陷落,护送幼天王突围,失散被俘。亲写《李秀成自述》供词数万言,并书“收齐章程十条”,向曾国藩献计招降太平军余部。8月7日为曾国藩杀害。

李秀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苑里志

苑里志

苑里办务署,北自白沙墩起,至房里南之下五里牌溪止。东据山、西滨海,纵计之广狭各有不同;惟南北核计,则约以台湾里程数之,横可得二十七、八里。白沙墩、通霄,为苑里上堡;上五里牌、苑里、房里至下五里牌溪,为苑里下堡。总图即合上、下堡为一图,以联地势,不妨从略;

黄氏菊谱

黄氏菊谱

黄省曾,字勉之,举嘉靖乡试,从王守仁,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驰终身于书无不览,详闻学、近古无比。有《四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崇山人集》等,菊谱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夷门广赎》丛书,民国间上海涵芬楼据此本影印,《丛书集成》收人此本。

本事诗

本事诗

唐孟棨撰。此书兼有笔记诗话体裁。它是记叙唐代诗人佚事之作。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征异、征咎、嘲戏七类。自序称“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故怨思悲愁,常多感慨。”论诗主缘情说。专叙唐代诗人写作某些作品的事迹本末(仅有二条记六朝诗作)。成书于光启二年(886)。唐代诗人轶事,赖以保存,颇注重真实性。《新唐书·艺文志》总集类著录“孟启《本事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同。他书引作者名为“孟棨”。现存版本甚多,主要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古今逸史》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续编》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即据此排印)等。

细说元朝

细说元朝

元朝的历史最难读,也最难写,最难细说。细说丛书,都是深入浅出,切合于大众阅读的通俗性历史读物。 作者对过去长久莫衷一是的问题所作出的判断,对读者都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的。 此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灭金国,忽必烈灭南宋、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以及窝阔台、蒙哥、阿合马、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只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

简称《华严经大意》。佛教著述。唐李通玄造。一卷。介绍“八十华严”各卷的主要内容或大意。文字极为简略,每卷只用约二十字左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长者音悦经

长者音悦经

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之音悦长者,得四种之吉祥,佛往赞叹之,使植福。后得四种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赞叹之,乃被痛打。佛因说长者之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