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倓

- 姓名:杨倓
- 别名:字子靖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120
- 逝世日期:1185
- 民族族群:
杨倓(1120-1185),南宋医学家。字子靖。原籍代州崞县(今山西代县、原平间)人。尝官签书枢密院事,昭庆军节度使诸职。赐徽猷学士、太中大夫等。淳熙五年(1178年),守当涂,出与父杨存中经用及闻见之验方千余首,以类编次,成《杨氏家藏方》二十卷,凡用药相似,而功效不同者均备列之。书中多采当时新用之药,如以大风油治大麻风等。此书与洪遵《洪氏集验方》、胡元质《胡氏经验方》并行江淮。医家用此三书对证治疾,每多取效。杨润清医家。字浣亭。山东历城人。对温疫病治疗经验丰富。与同邑医士曹施周参酌,撰成《遵生要集》一卷(1799年)。此书专论瘟疫,以为一家一巷有三五人病相同者,即为瘟疫,如害眼、肿喉、痢、疟之类,瘟疫传染遍地,治瘟疫下不厌早,治伤寒下不厌迟,遇瘟疫症遵下则生,故以此名书。
杨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日照县志
十二卷。清杨士雄修,丁时纂。杨士雄,浙江义乌人,监生出身,康熙三年(1664)任日照县知县。丁时,邑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杨士雄奉修邑志之檄,开局修志,经多方购求,得明万历年间知县杜一岸旧志二册,聘邑中进士丁时总其事,以旧志为蓝本,更采《水经注》、《山海经》、《通志》和《郡志》,历时两月新志成。《日照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图考、沿革、分野、祥异、疆域、形胜、山川,卷二风俗、时序、城池、墩台、武备,卷三乡里、户口、地亩、钱粮、盐法、土产,卷四职官、公署,卷五仓廒、坊表、街厢、市集、镇店、铺舍、古迹、邑景、丘墓,卷六学校、典礼、征辟、进士、举人,卷七岁贡、恩选、恩例、太学生、武举、武弁、吏椽,卷八坛祠、寺观、名宦、宦迹、貤封、乡贤,卷九人物、儒林、忠义、孝子,卷十一至卷十二政事、文苑。此志不举纲要,仅列细目,细目繁冗复杂,然而取材谨严不苟,每条之下,多注明所引原书及所取史料,不失为善本。其尚有康熙五十四年(1715)成永健增刻本。
文心雕龙札记
教授《文心雕龙》的讲义。作者黄侃。中华书局1962年整理出版。书中收有解说《文心雕龙》的札记三十一篇。其中多处涉及文艺心理学。在《神思》篇“神与物游”句下,《札记》指出:“此言内心与外境相接也。内心与外境,非能一往相符会,当其窒塞,则耳目之近,神有不周;及其怡怿,则八极之外,理无不浃。然则以心求境,境足以役心;取境赴心,心难于照境。必令心境相得,见相交融,斯则成连所以移情,庖丁所以满志也。”黄侃所谓“内心与外境相接”即指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审美关系,即“非能一往相符会”。主体须有一种“虚静”的审美态度,才能感知物态而心生“怡怿”。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必令心境相得,见相交融”,既不能单方面被动地接受外物的刺激(“以心求境”),又不能单方面地强迫客观符合主观(“取境赴心”),只有主客默契,心物交融,神与物、心与境融为一体,同一无间,“神与物游”,才能移情。《文心雕龙札记》对《养气》、《体性》等有关创作主体的篇章也有独到的阐发,如“养气之说,正为刻厉之士言,不为逸游者立论也”。“人情万端,文体亦多迁变,拘者或执一文而定人品”,故其说不通。这些见解体现了黄侃对于创作个性和文体风格复杂性的认识。
朱文公政训
南宋官箴。朱熹撰。1卷。汇集朱熹与弟子议论时政及为官法规的言论。理学宗师朱熹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论述为官之道,多有发展和创见,体现了爱民恤民的主张,为研究其政治思想提供了资料。此书由明代彭韶辑出。通行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以排印。
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
上下二卷。道教经书。作者不详。所作时代无可考,疑为隋唐或之前所出道经。上卷讲至真无上大道(又称无上大法),认为不悟大乘无为法教,故难解脱,而无上大道具足圆满,成就一切,导引群迷,速登道岸,度脱生死,解脱无为。要人守无为,护身心,内无所起,外无所染,心无所住,遍行圆满。卷下讲玄一、真一、太一三一融神变化之道。认为三一是子,上承玄父之灵炁,下乘玄母之元精,养育成形,故上取玄父炁二,下取玄母炁一合成,故名三一赤子;道炁分形,变化百亿神通,故称空洞变化三一;分断阴阳,生成万物,布化十方,故称阴阳三一。三一又变化生成九一之道,在虚无无形,上号为九玄,中号为九空,下号为九炁之道。道有九一,天有九一,地有九一,人有九一,四九合成三十六炁,总会三百六十炁。人修道养生,先须解存元炁而养神,神炁若住,人命则得长生。此经可作研究道教教理教义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对研究其三一说较有价值。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的一本散文集。 在《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中,作者借描写花木表现自己爱美的人生哲学,这些隽秀精美的千字短文,通过介绍花木培植和对艺术问题的独到见解而表现出一种对美独有的追求,文章中处处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深情。 《我是一个爱美成嗜的人》中的散文不以气势磅礴见长,而以婉约多姿取胜。它们不是用小号吹奏的激越的进行曲,而是用小提琴轻奏的优美的小夜曲。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一卷,宋普观录,内题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