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

- 姓名:杜荀鹤
- 别名:字彦之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 出生日期:约846
- 逝世日期:约904
- 民族族群:
杜荀鹤(约846—约904),唐代诗人。字彦之,行十五,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因居九华山,故自号“九华山人”。传杜牧在池州刺史任,妾程氏有孕,再嫁杜筠而生荀鹤。曾隐居庐岳十年,刻苦为诗,早有诗名,然屡试不第,曾赋《投从叔补阙》诗自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其间曾游浙、闽、赣、湘诸地。乾符末,黄巢进军河南,荀鹤自长安归隐九华,“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后游大梁,献《时世行》十首于朱温,多劝戒语,不为朱温所纳。大顺二年方登进士第,时年已四十六。后还乡,颇为宣州节度使田頵器重,辟为从事。天复三年,奉田頵命出使大梁,与朱全忠密谋攻讨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事。值田頵兵败被杀,荀鹤遂留朱全忠幕。天祐元年,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旋卒(一说卒于后梁开平元年,疑误)。荀鹤乃唐末著名诗人,为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故能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人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之优良传统。《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题所居村舍》、《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蚕妇》、《田翁》、《再经胡城县》诸诗可为代表。其友顾云誉其诗“雅丽清省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唐风集序》)。然更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及酬唱投献之作,其中亦颇有精切动人者。荀鹤擅近体,苦心为诗,自言“此心闲未得,到处被诗磨”(《泗上客愁》)。故顾云亦称其“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神游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贪于抉剔”。其诗善于白描,语言通俗晓畅,其《春宫怨》一诗,宋人评为唐人宫词中第一佳作,颇能体现于提炼中见平易之工。荀鹤亦精书法,《宣和书谱》云:“观荀鹤之书,虽未能跨越前古,笔力遒健,犹有晋唐之遗风。”所著有《唐风集》三卷,录诗三百余篇,乃其初及第时所自编,其友顾云曾为之作序。《郡斋读书志》著录《唐风集》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则记为三卷。今尚存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三卷,乃传世之善本。《全唐诗》编其诗为三卷,见卷六九一至六九三。此外,《全唐诗补遗》四录存其诗一首,《全唐诗逸》卷上亦收断句二联。《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三五补其诗四首六句,重录一首。生平事迹见顾云《唐风集序》、《北梦琐言》卷六、《旧五代史》卷二四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杜荀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绞刑架下的报告
捷克作家伏契克(1903—1943)的报告文学。全书共分8章。作者从他被捕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被判处死刑,写出了整个在狱期间所遭到的德国法西斯的骇人听闻的拷打与迫害,同时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他在狱中组织和领导了“狱中集体”,与法西斯匪徒进行斗争。作者还记述了许多同狱革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示了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貌;也写了叛徒出卖战友,庸人悲观绝望的情景。在死神临近之际,作者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明,他为欢乐而生,为欢乐而死,并叮嘱同志们和亲友,不要为他的死而悲哀,因为他的名字永远不会和悲哀联在一起。此书以作者自身的经历塑造了一个勇于为真理和人民事业献身的共产党人形象,揭露和控诉了法西斯的残暴,并以感人肺腑的言语,激励人们用正义的力量战胜一切黑暗势力。在艺术上,记实与抒情结合,突破一般特写作品单纯纪事的局限,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理想有机地与作者亲身经历融和在一起,既有叙事作品的细节描写,又有抒情作品的主观表现,甚至还有政论作品的犀利笔调。笔锋所至,无拘无束,唯有真实与真情赫然显现,因而使整部作品具有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岭南风物记
两广风物志。1卷。清吴绮撰。绮字园次,号丰南,一号听翁,又号红豆词人。江苏江都人。顺治拔贡,官湖州知府。著有《林蕙堂集》和《宋金元诗选》。是书约成于顺治康熙间。八千七百余字。内容记述两广含少数民族地区的气候、石、草木花竹、鸟、兽、虫、麟介、布、香、酒、蔬谷、杂事等,共101条(其中有7条为清宋俊所补)。依次叙述气候二条,石十条,草木花竹六十条,鸟十七条,兽五条,酒二条,蔬谷四条,末十五条为杂事。清“四库馆”臣对此书评价颇高,认为它可与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相仲伯。
喻选古方试验
方书。清喻昌撰。四卷。昌有《尚论篇》 已著录。本书约十二万字,选录《本草纲目》所附方剂,予以分类编辑而成,间附亲试之单方、验方。卷一,为合药分剂法则、养生须知、患病须知、服药须知、食物宜忌、通治方四首等内容。卷二,杂证上、中、下三部。包括头病、目病、面病、肠风下血、诸淋等六十四种病证。卷三,妇科。包括调经、崩漏、带下等九种病证。卷四,儿科。包括小儿诸病、小儿惊痫、小儿诸疳、痘疹四大类。外科。包括折伤跌扑、虫兽伤、中毒及食物毒等十三种病证。凡九十二种病证,近二千首方剂。分类详明,每种病证,又详列治法,易于读者检索。对研究《本草纲目》及临床运用均有帮助。有道光十八年 (1838)梅春华家刊本,裘吉生 《珍本医书集成》 本。
东华录
中国古代官修编年体清代史料长编。蒋良骐撰。成书于乾隆年间,初仅有钞本流传,咸丰、同治年间始有刊本流行,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蒋良骐(1723—1789),字千之,一字赢川,中国广西全州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清国史馆纂修、通政使司通政使。著有《下学录》、《京门草》、《伤神杂咏》和《覆釜游藏》等。本书凡32卷,记载自太祖天命至世宗雍正五帝六朝的历史。
宗门宝积录
凡九十三卷。清代僧山晓本皙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辑录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等,所未载之宋末、元、明时代八十八位禅师之语录,仿古尊宿语录之形式,集其上堂、示众、小参、机缘、拈颂、法语等。然卍续藏仅刊载序文、凡例、目录(卷一至卷九十一由南岳怀让、青原行思、雪峰义存、玄沙师备,至觉浪道盛、为霖道霈、雪关道訚、嵩乳道密,卷九十二、卷九十三为历传祖图赞)。
诸经要集
凡二十卷。又称善恶业报论。唐代显庆四年(659)道世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对本书之撰者,自古有二说:一说道世,一说为道宣。本书系根据大小乘诸经律论,取其中各种佛教要目(关于善恶业报者尤多),集录要义,加以分类 辑而成。全书二十卷分为三十部一百八十五项。本书盖为便利于检寻一切经而作,具有佛教百科辞典之性质。后来之法苑珠林则系扩大本书范围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