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慎畛

赵慎畛
  • 姓名:赵慎畛
  • 别名:字笛楼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南武陵(今常德) 人
  • 出生日期:1761
  • 逝世日期:1825年
  • 民族族群:

赵慎畛(1761—1825年),字笛楼。湖南武陵(今常德) 人。嘉庆进士。历官给事中,广东布政使,广西巡抚,闽浙、云贵总督。为官身体力行,所至皆有政绩。条陈川楚善后;兴治两广水利;措置闽浙军务; 整顿云贵铜政、盐务、屯田。著有《奏议》、《从征录》、《载年录》、《读书日记》、《惜日笔记》及《诗文集》凡数十卷。


赵慎畛为诸生时,学政钱沣器之,曰:“人英也!”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条上川、楚善后屯田保甲事宜。巡通州漕,革陋规,廉得杨村通判科索剥船,奏褫其职。湖南学政徐松矜愎失士心,欲附慎畛自固,常列其弟子优等,慎畛列款纠劾罢之。两广总督蒋攸銛荐其才可大用。


十七年,出为广东惠潮嘉道。严治械斗,捕南澳、澄海、潮阳盗甚众;沿海民寮居为逋逃薮,悉编入保甲。逾年,擢广西按察使。天地会匪结党构乱,胁有赀者入其中,慎畛惟严罪匪首,被胁者不坐。广东洋匪投诚后,渐入广西为盗。设水路巡船以护商旅,督守令以捕盗多少为殿最。远郡招解重囚烦费,吏因讳盗,省文法,严举劾,缉捕始力。二十年,迁广东布政使。州县多积亏,展转相承,悉心钩稽,除其纠轕,库储顿增。南海、高要濒河堤防多圮,民苦水患,筹款生息资岁修,屯田五千馀顷。赋重为累,请减粮额,摊抵於沙坦轻则之地。粤俗奢靡,刊发陈宏谋《行政训俗遗规》,躬行节俭以示劝。


二十三年,擢广西巡抚。习知粤西地势如建瓴,旬日不雨即旱竭,劝民修堤塘,造龙骨车,开廕井,设井筒架,皆颁式俾仿行。地连黔、楚,群盗出没,宜山会匪廖五桂、蓝耀青分踞新、旧两墟,纠众分党,伪立名目,勒索殷户,争利相扰,亲往捕诛之。饬属行保甲,置望楼,练民壮互相守望,县建卡房数十座,府各督属会营巡缉。柳州至省千馀里,设水汛四十三所,终任凡获盗千七百馀人。盗多出於流匪,编客民籍,驱其单身游荡者,矿厂窑榨佣丁皆立册,有保者留,否则逐。故事,梧、浔二关,巡抚例得动用盈馀。慎畛曰:“吾家衣食粗足,身为大臣,取盈将安用之?当为国家布仁泽耳。”乃於桂林设预备仓,增设书院,柳州、庆远、思恩三府皆创设之;缮城濬河,广置栖流所,并取给焉。


道光二年,入觐,宣宗嘉其诚实不欺,温谕褒勉,擢闽浙总督。严申军律,课诸镇营汛勤训练。浙江提督沈添华玩纵,劾罢之。责水师缉海盗,盗多就擒。上游四府多山,客民租山立厂,游匪群聚,遣兵搜山,捕诛其魁。闽安所辖有琅琦岛,居民多为奸利,擒治之,移驻水师,建炮台,遂为省城门户。台湾自来多乱,动烦大兵,慎畛尤以为虑,尽选贤能以治。凤山莠民杨良斌煽众起事,檄巡道孔昭虔、知府孔传穟剿治,未一月而定,不烦一兵渡海。驩玛兰初设治,部议赋则较重,奏减之。民入山伐木,岁供道厂船料,匠首苛敛激变,捕诛首乱,更定采木章程,乃相安。戍兵万四千,更代时皆赴厦门,由提督点验,远者千里,改由各提镇分验,兵困以苏。台湾产米,漳、泉数郡仰给商运,江、浙、天津民无盖藏,米贵辄生乱,於海口稽米船出数,酌丰歉为限制,常留有馀。疏请漳浦明儒黄道周从祀文庙,下廷臣议行。侯官谢金銮、德化郑兼才皆以学行著,素所敬礼,殁而举祀乡贤。又旌表义烈,以振风俗。


五年,调云贵总督。铜矿、盐务积疲,疏陈变通整顿之法。以边防莫便於屯田,方考访形势利便,未及议行而疾作。病中拜疏劾贪黩不职者数十人。未几,遂卒。代者急递追回原疏,滇人惜之。遗疏上,优诏赐恤,赠太子少保,谥文恪,祀名宦、乡贤祠。

赵慎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摩格街谋杀案

摩格街谋杀案

这本选集选译了爱伦・坡五类题材的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他唯一一部可以算作长篇(未完)有时也被算作中篇的小说,以期为无法读完他全部作品的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精当的选本。其中,《摩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被窃的信》、《金甲虫》被认为是坡的推理小说典范,其影响仍柯见于当今各国的推理小说中;《贝蕾妮丝》、《丽吉娅》、《莫蕾拉》则独具爱伦・坡特色。以描述“死之美”与“美之死”而令读者印象深刻;《厄舍屋的倒塌》、《红死病假面》、《过早埋葬》、《陷坑与钟摆》、《巴尔德马先生病案的真相》表现了爱伦・坡作品的另一个常见题材;极度的身体和心智变态、腐朽和死亡,以及作家对恐怖效果的刻意追求;《泄密之心》、《乖戾之魔》、《黑猫》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了前一组小说的题材,但更将笔触探及人的内心深处,涉及到心理的和无意识、下意识的层面,虽然作中的主人公大多带有疯人狂汉的特征;《就是你》、《眼镜》和《塔尔博士和费舍教授的疗法》是爱伦・坡笔下为数不多的几篇喜剧故事,情节不失曲折有趣,还暗含嘲讽和讽刺,明眼人当不难看出。最后的《南塔克特的亚瑟・戈登・皮姆的叙述》是一部未写完的长篇,以主人公的航海经历为线索,种种曲折倒也集了坡的短篇题材之大成,如果把它放到同时代麦尔维尔等人的类似作品一起去读,或许更会有收获。

公门果报录

公门果报录

颜光衷曰。古云公门中好修行。何也。夫公门常常比较。时时刑罚。其间贫而负累。冤而获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呼天控地。无可告诉。惟公门人下接民隐。上通官情。艰苦孤危之时。扶持一分。胜他人方便十分。宽假一次。胜他人方便十次。若能释贫解冤。教愚扶弱。无乘危索骗。无因贿酷打。无知情故枉。无舞文乱法。则一日闲可行十数善事。积至三年。有数万善事。人当困厄。谁不知感。神明三尺。岂无保佑。自然吉庆日至。子孙昌隆。如其不然。怨毒之财。得亦非福也。

资治通鉴释文

资治通鉴释文

音义书。三十卷。宋史炤撰。史炤字见可,四川眉山人。博古能文,苏轼兄弟以乡先生事之。时为右宣义郎监成都府粮料院。是编卷首有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月左朝散郎权发遣黎州军州主管学事缙云冯时行序,云:“字有疑难,求于本史;本史无据,则杂取六经诸子释音、《说文》、《尔雅》及古今小学家训诂,辨释地理、姓纂、单闻小说。精力疲疚,积十年而书成。”卷中依《资治通鉴》原书卷次文字顺序摘字注音释义,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相似。征引详备,学者称之。其后,元胡三省撰《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对《释文》多所刊正,可与《释文》参看。《释文》有《宛委别藏》、《十万卷楼丛书初编》、《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诸本。《通鉴释文辨误》有《资治通鉴大全》、《资治通鉴汇刻》等本。

楞伽经通义

楞伽经通义

楞伽经通义,六卷,宋善月述并序,蒋之奇经序,苏轼书经跋。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通义》,简称《楞伽通义》。佛典注疏。南宋嘉定二年(1209)善月撰。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究一经始末,节句义起,尽按吾台宗规矩,大体申述其旨,目曰通义”。书中将经文卷一分为二十一章,卷二、卷三均分为十七章,卷四分为十三章,逐章注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

一卷,宋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二卷,南云阇耶崛多译。北云曹魏录失译人名。共有千一百二十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