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

- 姓名:李若水
- 别名:字清卿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洺州曲周(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1093年
- 逝世日期:1127年
- 民族族群: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李若冰,因谐“弱兵”二字音,宋钦宗为改今名,字清卿,洺州曲周(今属河北)人。以上舍登第,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试学官为第一,为济南府学教授。靖康初,除太学博士。以著作佐郎、假徽猷阁待制,两次出使金。金军围汴京,从钦宗往金营,擢吏部侍郎兼开封府尹。二年,复伴钦宗往金营,以反对金废宋立异姓为帝,不屈而遇害,年三十五。建炎间褒其死节,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李若水于临危之际,能奋身殉国,节操凛然,故发为文辞,“其诗具有风度,而不失气格;其文亦光明磊落,肖其为人”(《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其诗如《书怀》:“胡马南来久不归,山河残破一身微。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还雪飞。每事恐贻千古笑,此生甘与众人违。艰难重系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悲痛沉郁,足以见其气节志向(《梅磵诗话》卷上)。其馀如《村妇谣》、《农夫叹》、《次韵张济川二首》,感慨时事,忧时思民,有白居易新乐府诗风。奏疏如《使还上殿札子》、《驳不当为高俅举挂》,议论国事也言辞激直。著有《忠愍集》十二卷,包括诗文十卷、附录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南宋庆元间其子李浚刻于蜀中。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诗文,重编为三卷。《全宋诗》卷一八○五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四○六六收有其文。事迹见《李忠愍传》(《忠愍集》附录)、《宋史》卷四四六本传。
李若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岕茶汇抄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灵台经
灵台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间。南宋《秘目》所算类、《通志‧艺文略》历数类,均着录「灵台编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众术类。经文原本为十二章,《正统道藏》本缺前八章,仅存后四章。即〈定三方主〉第九、〈飞配诸宫〉第十、〈称星历分〉第十一、〈行年灾福〉第十二。其书言算命术,属紫微斗数类。大略依人之生辰定其三方主,又以二十八宿加临十二月,配身官、命官、德宫、财帛宫、寿命宫等二十余宫,以推算人生之贫富寿天及流年吉凶。
易原
多隆阿撰,十六卷,易学著作。
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朽、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它是我国十八世纪上半期形象化的历史,是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社会生活的写照。作品语言优美生动,人物刻画形象逼真,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晴雯等。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但作品当中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后四十回续作,安排以宝玉“中乡魁”,贾家“延世泽”为结局,更削弱了原书的反封建意义。
江西诗派小序
诗话著作。宋刘克庄撰。该书一卷,十九则。前十八则分别论述被吕本中列入《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山谷(黄庭坚)、后山(陈师道)、韩子苍(驹)、徐师川(俯)、潘邠老(大临)、三洪(朋、刍、炎)、夏均父(倪)、二谢(逸、薖)、二林(敏修、敏功)、晁叔用(冲之),汪信民(革)、李商老(彭)、三僧(饶节、祖可、善权)、高子勉(荷)、江子之(端本)、李希声錞)、杨信祖(符)等二十三人加吕紫微(本中)共二十四人诗。末则为“总序”,云:“吕紫微作《江西宗派》,自山谷而下,凡二十六人,内何人表颙、潘仲达大观有姓名而无诗,诗存者凡二十四家。王直方诗绝少,无可采。馀二十三家,部帙稍多,今取其全篇佳者,或一联一句可讽咏者,或对偶工者,各著于编,以便观览。”又谓以吕本中本人“继宗派”,庶几不失其初意。书中论黄庭坚称:“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崑体,故优人有挦扯义山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于宋诗发展演变轨迹之勾勒及黄庭坚所以成为江西诗派宗祖之论述,极为精要,颇为后人所称引。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大明重刊三藏圣教目录
即南藏目录分十七科﹕一般若部、二宝积部、三大集部、四华严部、五涅盘部、六五大部外重译经、七单译经、八小乘阿含部、九小乘单译经、十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十一西土圣贤撰集、十二大乘律、十三小乘律、十四大乘论、十五小乘论、十六续入藏诸论、十七此方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