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春夫

佐藤春夫
  • 姓名:佐藤春夫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和歌山县人
  • 出生日期:1892年4月9日
  • 逝世日期:1964年5月6日
  • 民族族群:

佐藤春夫(1892年4月9日-1964年5月6日),日本诗人,小说家。 和歌山县人, 生于医生家庭。 中学毕业后到东京, 入庆应义塾学习, 1913年中途退学。曾加入“新诗社”, 在与谢野夫妇、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人的指导下开始写作诗歌、评论和翻译,受到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影响。他的主要诗歌作品有《殉情诗集》(1921)、《我的一九二二年》(1923)、《佐藤春夫诗集》(1926)、《佐久的草笛》(1946)等。小说有《一只野兔和一个外人》(1914),在日本,是意识流、精神分析、新心理主义作品的先驱。此外,有《田园的忧郁》(1917)、《都市的忧郁》( 1922~1923)、《这三个人》(1925)、《女诫扇绮谭》(1925)、《诸神的嬉戏》(1927)、《更生记》(1929)、《晶子曼陀罗》(1954)、《小说永井荷风传》(1960)等。中国题材的作品有戏剧《屈原》(1926)、小说《李太白》(1918)、《百花村物语》(1922),翻译我国的小说有《玉簪花》(1923)、《平妖传》(1929)、《水浒传》(1954),翻译我国的诗歌有《车尘集》(1929)、《玉笛谱》(1948)和札记《扬州十日记》(1927)等,此外,论著有《谷崎润一郎——其人与艺术》(1927)、《近代日本文学展望》(1950)等。战时,他曾站在民族沙文主义的立场,顺应时局写了《奉公诗集》(1944)、“爱国”诗歌等为侵略战争效劳。1948年当选为艺术院会员,1960年获文化勋章。1964年于广播录制《自传》中突然去世。 佐藤春夫是具有深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他的作品不注意人生的探索和塑造典型,而以随笔的、水彩画的笔致,将传统的古典抒情同现代的颓废融成一体, 形成慵倦、忧郁和厌世的基调,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

佐藤春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生死攸关

生死攸关

曾改编为同名电影。詹姆斯.邦德在此次的历险中遭遇,冷酷的邪教魔头——大先生,一个残忍的哈莱姆恶棍,用伏都教来控制他的犯罪帝国,他也是SMERSH的美国执行寓。大先生从一个偏僻的牙买加岛屿上把英国海盗的黄金走私到纽约,并把收镒转给莫斯科方面。恐怖的巫术和残酷至极的杀戮,邦德面对的是有史以来*危险的敌人。在大先生美丽而神秘的克里奥尔预言家纸牌女士受邦德的老朋友菲利克斯.莱特的帮助下,007潜入大洋深处,寻找破解危机的机会……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金末元初全真道士王志谨(号栖云子)撰述,约成书于丁未年(124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乃王志谨门人「刘公」记录,论志焕编次,收入王志谨语录九十余条。书言全真道炼心修性之真功真行。其说以《清静经》为本,兼摄禅宗心性论。谓修道之人先要明了自己本分事。所谓「自己本分事」即自我形骸底一点灵明主宰,是从道里禀受得来,「自古及今,清静常然」。其次要通明教化,遣除偏执成见,识别万缘虚幻,使本源清静,真宰自明。故曰:「心不逐物,谓之安心,心不爱物,谓之虚心。心安而虚,便是清静,清静便是道。」又称:「凡人之心,不肯刳情去执,弃妄除邪,逐境迁流」,以至于万劫不复。须粉碎顽心,方可受用元本真灵,证道合真。其证道之要在对境无心,不染不著,在一切境事上皆不动心。「事不碍心,心不碍事」,常应常静,则与道合。书中又屡言轮回报应,告诫修道者常思己过,勿矜己能,韬光晦迹,安贫守朴,「苦己利他,暗积功行」。又兼述王重阳、马丹阳、丘长春之言行数则。是为研究全真道教义之重要资料。

衡曲麈谭

衡曲麈谭

古典戏曲论著。1卷。明人张琦著。这部论著分为“填词训”、“作家偶评”、“曲谱辨”、“情痴寤言”4个部分。张琦认为“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传奇之曲,与散套异”。在“填词训”里,他着重论述了散套填词的注意事项。在“作家偶评”里,他对明散曲和传奇作家的成就和风格分别进行了评说,其中不乏高论。如其论汤显祖《牡丹亭》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可谓独具只眼。在“曲谱辨”里,他提出“专在平仄间究心,乃学之而陋焉者”。亦可谓高见。《衡曲麈谭》原附于《吴骚合集》卷首,有明刻本、《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又有《读曲丛刊》、《曲苑》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以《读曲丛刊》本为底本,将《衡曲麈谭》点校辑入第4册。

哀江南赋

哀江南赋

北朝庾信作。这是作者被迫留滞北朝后写的。他在序中说:“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作者在赋中追溯故国梁朝兴亡的经过和原由,深刻地表达了对故国的沉痛感情。比如赋中描写西魏攻破江陵后的情景:“冤霜夏零,愤泉秋沸。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于是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雪暗如沙,冰横似岸,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淹泣,向关山而长叹。”把江陵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流离迁徙的惨景,生动地描绘出来。作者也在赋中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之痛:“提挈老幼,关河累年。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日穷于纪,岁月复始,逼迫危虑,端忧暮齿。”笔墨间流宕着难以尽言的故国之思和乡关之情。这篇赋多用典故成语。作者善于选用适当的故实巧妙地表达自己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意蕴含蓄,而无晦涩之弊。通篇骈体,由于句式的束缚,有时在用事造句上不免牵强。赋的情调悲苦而不伤于纤弱,具有一种苍凉的意绪。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指的就是这篇作品。

郑忠肃奏议遗集

郑忠肃奏议遗集

二卷。宋郑兴裔 (1126—1199)撰。郑兴裔字光锡,初名兴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兴裔乃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因皇戚恩授成忠郎,历官江东路钤辖,迁均州防御使,保静军节度使、召领内祠,武康军节度使。赠太尉。卒谥忠肃。兴裔历事四朝,皆有政绩,以才名著称,当时外族之贤,未有其比。《郑忠肃奏议遗集》二卷所录多为奏疏、表状,其中如请起居重华宫、论淮西荒政诸疏,词意剀挚。其他如蠲緍钱、禁改钞、论折帛钱诸奏,所列绍兴间一切弊政,皆《宋史食货志》及《文献通考》所未载,足补史志之缺。有 《四库全书》本。

靖康朝野佥言

靖康朝野佥言

杂史。撰人不详。1卷。是书编年记事,始自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犯京城,迄于次年二月初七日徽宗出诣金营,凡8条。其间于金兵掳掠、百姓惊扰、宋宫混乱之情状,均有生动记载。有《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