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宝诒

柳宝诒
  • 姓名:柳宝诒
  • 别名:字谷孙,号冠群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阴周庄人
  • 出生日期:公元1842
  • 逝世日期:1901年
  • 民族族群:

柳宝诒(公元1842~1901年),著名医学家。字谷孙,号冠群,江阴周庄人。幼年习儒,能文章、工书法。后弃儒习医,精研岐黄之术,自灵素内难、伤寒金匮、及历代名医著述,都熟读精研,探其奥蕴。1886年以优贡生试用正红旗管学教习,并在北京行医,病家求治,着手成春,名声四播。回家归隐后,亦行医业,并著述授徒。门生百余人,名震江浙。家设致和堂药店,便利乡民。生平致力于伏气发温的研究,著有《惜余小舍医学丛书》十二种,《温热逢源》三卷、《柳选四家医案》八卷、《柳宝诒医案》六卷、《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七卷、门人方汝嘏选录的抄本《临症治验案》,惜阴主人录的《惜余医案》,门人徐迪侯录的《仁术志》,此外有《评选环溪草堂医案》三卷,附于缪柳村《缪氏医案》之后的《素问说意》一卷、《惜余医话》四卷等。

柳宝诒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著,1953年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693节组成,下卷由14节组成。该书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代表作,也是分析哲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以全新的方法处理语言的意义问题,对于分析哲学中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意义转到注重生活实践,注意语言的日常用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早期以逻辑分析语言,提示其真实结构的方法。他从观察人们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入手,把使用词的整个过程想像成是一些游戏中的一种,孩童通过这种游戏学习他们的母语。作者把这些游戏称为“语言游戏”,有时把简单语言说成语言游戏。在这种语言游戏中包含有无数多种句子,这些句子也有无数多种用法。这种多样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会看到一些新的语言,新的语言游戏,而另外一些则要被人遗忘。提问、感谢、咒骂、问候-把语言中工具的多样性和它们使用的多样性,把词类和句子的多样性与逻辑学家关于语言所说的话作比较,结果是很有趣的。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在于词的用法是多样的,维特根斯坦把词比作各种工具借以说明它们功用的各不相同。语句也是游戏中最根本的因素是遵守规则。每一种遵守规则的方式都是一种解释,但我们应该把“解释”一词局限于用对于规则的一种表达来代替另一种表达。哲学问题是形而上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语言的误解。既然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那么当语言休息时,即在不使用时,哲学问题就产生了。如果我们尊重语法的用法,不以形而上学的方式使用语言,就不会出现问题。哲学不可以干涉语言的实际用法,它最终只能描述语言的用法。

一仆二主

一仆二主

意大利喜剧作家哥尔多尼(1707—1793)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一位来自乡间的仆人特鲁法儿金诺在威尼斯同时服役于两个主人,而这两个同宿一家客店的青年主人正是一对在相互寻觅的情侣。特鲁法儿金诺凭着随机应变和手脚利索的本事,克服了各种困难麻烦,成功地担当起职责。他不仅促成了这对情人的结合,而且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特鲁法儿金诺是一个下层劳动者的生动形象。他目不识丁,土气十足,为了糊口勉强任职,屡出差错,笑话百出,或把两个主人的箱笼和信件搞错,或同时侍候两个主人进餐,手忙脚乱,具有即兴喜剧假面丑角的趣味。他又机智灵活,信心十足,常常在“一仆二主”的秘密即将戳穿时,机变百出,巧为应付,渡过难关。并在恰当的时候,提出婚事申请,实现个人幸福。比起那些遇事不是束手无策就是盲目蛮干的富家子弟来,他在品格和才干上都要高出一头。作品突出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针砭了上层社会的门第金钱观念,肯定了年轻一代争取以爱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的勇气和行动,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倾向。作品善于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构筑戏剧情境,戏剧冲突的展开繁富而不纷乱,巧妙而不做作,富有生活气息。语言风格自然而不庸俗,活泼而不轻薄,幽默的插科打诨中流露出对人生的严肃的评判。

琼英小录

琼英小录

一卷,成书于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俞樾闻知浙江布政使刘树堂藩署中有琼花,作绝句乞赠;收到所赠琼花,以为聚八仙,口占一绝;其实琼花与聚八仙实一物而异种,因而为刘树堂赋长歌;俞樾给诂经精舍诸生出考题“杭州琼花歌”,见到丁丙送来明人杨端《琼花谱》,于是作《杭州琼花歌》;且为辨别古今琼花差异而绘《琼花图》,又成二绝句,以写未尽之意。其中《闻浙藩署有琼花,戏作小诗,乞刘景韩方伯翦赠一枝》《越日琼花至,实即聚八仙也,口占一绝句》《景韩方伯索作琼花诗,为赋长歌》《杭州琼花歌》等四首又见于《春在堂诗编》十四《壬癸编》。

太上玉佩金铛太极金书上经

太上玉佩金铛太极金书上经

亦称《洞真玉佩金铛经》,简称《玉佩金铛上经》。道教。成于六朝。一卷, 内分七章。《无上秘要》、《三洞珠囊》等均有引用。所谓“玉佩者, 九天魂精”,“金铛者,九天魄灵”。以玉佩、金铛为日月之魂魄精灵,乃九天之神。主要讲存思身神之法,其法有闭目内视、咽气、存神及诵经、念咒、服符、按摩等,以为持续修炼,可以长生成仙。收入《道藏》第30册。

周易尚氏学

周易尚氏学

易学著作。尚秉和著,是对《周易》经传全文的注释。书分二十卷,另有《总论》和《附录》。《总论》十二篇,论述了“周易”的含义、《周易》大义、《周易》经传的作者、卦象、先天方位、后天方位等问题。正文一到二十卷,对《周易》经传全文逐条论解。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撰定于三、四十年代间,作者殁后,由其哲嗣尚骧交付出版。全书依《周易正义》经传次序,注释经传全文。卷一至十七为上下经,卷十八至二十为《系辞》以下诸传;卷首载《说例》、《总论》,卷末附《左传国语易象释》、《滋溪老人自传》。

受菩萨戒仪

受菩萨戒仪

受菩萨戒仪,全一卷。尾题受菩萨戒法。南朝慧思(又作惠思,515~577)撰。又称受菩萨戒法、受菩萨戒文。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叙述大乘戒法授受之次第,其次第略如下:请引、观五法、兴三愿、发四弘誓愿、请戒师、问难法、正受戒、广愿等。本戒仪为我国最早之大乘受戒仪规,然续高僧传卷十七、大唐内典录卷五等,均未指出本戒仪为慧思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