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锡璜

费锡璜
  • 姓名:费锡璜
  • 别名:字滋衡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四川新繁(今新都)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费锡璜,清诗人。字滋衡,一作滋蘅。四川新繁(今新都)人,侨居江苏江都。费密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父会友,作《江舫唱和》诗,满座皆惊,称“凤毛”。与黄叔威、刘静伯结诗社,颇有影响。性格豪放,诗如其人。 尝登罘,投诗于海,痛哭而返,盖悲怀才不遇,欲求交于水神。兼工古文。李调元谓其诗“古乐府直接汉、魏,五、七律绝亦在李颀、崔颢之间”(《蜀雅》)。曾作《北征哀叹曲》,长二千一百字,抒离乱之情,自谓“心血横流,吟成鬼泣”。著有《道贯堂文集》、《掣鲸堂诗集》。生平事迹见《国朝耆献类征》卷四二八、徐世昌《颜李师承记》卷五、《国朝诗人征略》卷二○。

费锡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希望

希望

短篇小说集。柔石著,商务印书馆1930年7月出版。收《一个春天的午后》、《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等小说、散文28篇,大多为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描绘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之作。1934年3月2日,国民党当局下令把它同丁玲的小说《水》一起作为“反动书籍”烧毁。

测圆海镜

测圆海镜

古代数学经典著作。元李治著。共十二卷。成书于1248年。古称建立方程的过程为“造术”,解方程的过程为“开方”,该书重点在于造术,其方法称为“天元术”。该书给出的天元开方式简明准确,是一种符号数学,为对古代传统的数字数学的本质上的突破。“天元术”及稍后的“四元术”构成了我国独特风格的代数学或方程论,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直到16世纪后半叶才出现了以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方程)。该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天元术的著作,是了解13世纪中叶我国数学概况的珍贵史料。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该书竟濒于失传,虽有明顾应祥《测圆海镜十术》十卷(1550),但由于作者对天元术无知,只给出了开方细草,而将有关天元术之精华部分删除。直到18世纪西方数学传入后,清代数学家才认识到该书之重要。阮元称之为“中土数学之宝书”,李善兰赞之曰“中华算书实无有胜此者”,并撰有《测圆海镜解》。现有清《知不足斋丛书》刻本(1798)流传。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孔雀明王经,简称《孔雀明王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代。三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为正一派道士所作。据书末所载正一天师张国祥跋语称,此经原在武当山,由太和紫霄宫李提点从舍身崖洞寻得。经文内容大多为正一道士持诵此经之礼忏祈禳仪式,上卷为孔雀经「启白」,包括奏乐、称职、启圣、捧经启请、开念等仪式。启请三清、圣父圣母、玉皇天尊及真武、文昌等神。又元始天尊演说经文,宣称「孔雀明王一部经,能令护国救凡民,谈演灵史消厄难,广开方便度众生。」中卷载孔雀经「启白仪」。首先由知磬领唱「更生永命天尊」之号。其次元始天尊再次召集诸天仙真「法演教,救济世人」。下卷载孔雀经「白文」。首先由知磐领唱「长生保命天尊」之号,其次元始天尊再次召三界十方仙真集会,听讲《孔雀明王经》延生度死之法。三卷经文内容连贯,大抵皆为念诵此经以求消灾延寿,护国济民。

挞虏纪事

挞虏纪事

国家九边皆邻虏在宣大山西则有俺荅诸部在陜西三边则有吉能诸部在蓟辽则有土蛮诸部西驰东骛扰我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佛典注疏。唐普光撰。二卷。系普光对玄奘译《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注疏。普光曾参预玄奘译场,担任笔受,亲聆玄奘讲经。此文先分三科:一明造论意;二释题目;三随文解释。在随文解释部分,以缘境分别、四缘分别、四界分别,重数分别、三性分别等五门解释心法;以诸论不同、假实分别,四界分别、三性分别、废立六位等五门解释心所法;以明诸论不同、释妨难、辨其假相等三门释心不相应行法;对色法,无为法及两种无我,均未分立门,仅举数列名解释之。广涉诸论,释义颇精,影响较大,历代大藏经均收。唐晏法师所撰之*《大乘百法论义章》,除卷首分科不同外,依文解释部分即依此《论疏》斟酌损益而成。

观所缘缘论直解

观所缘缘论直解

观所缘缘论直解,相宗八要直解第四。(目录注脱直字) 佛典注疏。明智旭(1599—1655)撰。一卷。是古印度陈那造、唐玄奘译《观所缘缘论》的注释书。书首初释论名,认为“所缘缘”是四缘中之第三缘,“读此论者……了知无心外之极微,亦无心外之和合相。一切所见、所闻、所觉、所触,惟是自识所变相分”。本书将此论分为两部分:初破外执、二申正义,并随文注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