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

- 姓名:王化贞
- 别名:字肖乾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山东诸城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化贞,生卒年月不详,明代官吏兼医家。字肖乾。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右参议、右佥都御史等职。通医,撰《普门医品》四十八卷(1628年)。此书采自《本草纲目》,各门之方出于本草者十之七八,不足者则旁掇诸名家之方以补之,其有病而本草书无方者,补以名医所录及诸验方。所录病计有中风、破伤风、伤寒、瘟疫等一百五十余类,详列病证,分类汇编,每门冠以总论。但该书重在采方,疏于辨证,时有证候而未载诊法,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其“望闻问切犹或审证未真,用药多舛,况舍脉而论方,则虚实寒热之相似者,其误必多”。另撰有《行笈验方》八卷,王梦吉(字传因)刊行。另有《产鉴》三卷,马志光等重刊(1706年)以广其传。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郎廷模(贞若)仿王氏体例作《医品补遗》四卷。
王化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诸真圣胎神用诀
道家气功著作。编者不详。书中收有海蟾真人 (刘操,五代,北宋初人)、朗然子 (刘希岳,北宋时人)之说,估计出自宋人之手。一卷。全书共载玉皇、海蟾真人、玄葫真人、袁天纲、于真人、徐神公、烟萝子、达摩禅师、李真人子明、抱朴子、亢仓子、元宪真人、何仙姑、张果老、侯真人、鬼谷子、黄帝、陈希夷、逍遥子、张天师、郭真人、中央黄老君、柳真人、骊山老母、李仙姑、天台道人、刘真人、朗然子、百障内视、曹仙姑共三十种胎息诀法,是辑录道家胎息诀法最集中、最丰富的一部著作。历代传本首篇均无标题,据汪茂和先生考定为《玉皇圣胎神用诀》。古人传道,多系师徒口耳相传。本书所载各家诀法,亦多为门内弟子整理而流传者,虽然层次不齐,但一般不离清静本旨。强调澄心息虑,忘情无我,从而达到心定神宁,气凝精固,倒也抓住了养生方法之根本。载 《道藏》第五百七十册。
三A党
《李飞探案集》系列,短篇侦探小说,陆澹安著,1927年1-3月,连载于《红玫瑰》第三卷第五期至第八期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该书选录自陈子龙(608~1647)至吕碧城(1893~1943)近三百年(主要是有清一代)名家词66家498首。各家名作,多收此书。“本编体例,略依《唐宋名家词选》,各家并缀小传,间采诸家评语”(《凡例》),使读者受益良多。编者在《后记》(1948年作)中对近三百年词坛情况,有极精辟论述:“近三百年来,屡经剧变,文坛豪杰之士,所有幽忧愤悱缠绵芳洁之情,不能无所倚托,乃复取沈晦已久之词体,而相习用之,风气既开,兹学遂呈中兴之象。”在评述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亦称浙派)和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之后,进一步指出:“然则词学中兴之业,实肇端于明季陈子龙、王夫之、屈大均诸氏,而极其致于晚清诸老,余波至于今日,犹未全绝。论近三百年词者,固当以意格为主,不得以其不复能被管弦而有所轩轾也。”这对读者从总体上把握清词的成就、特点及演变情况,是很有裨益的。但该书未收张煌言、林则徐、秋瑾、柳亚子等名家词作,是其不足。
诚斋诗话
南宋杨万里作。万里号诚斋,故名。一卷。成书年代未详。《诚斋诗话》主要论诗,亦涉及书法、古文、四六文、箴、祭文、对等。杨万里论诗,一方面受到江西诗派的某些理论束缚,如认为学习古人,应“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另一方面也与江西诗派有所不同。例如,他主张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但“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自出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万里诗初学江西诗派,后来诗风转变,崇尚师法自然,自成一家。此书虽成于其晚年,但所论仍以“夺胎换骨”、炼字用事的方法和技巧为主,未摆脱江西诗派理论影响。书中亦有论文之处。有《历代诗话续编》本,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经稗
十二卷。清郑方坤撰。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此书杂采前人说经之文,包括《易》、《书》、《诗》、《春秋》、《三礼》、《四书》。因多摭诸说部之中,故名之曰“稗”,犹如正史之外别有稗官所记。汉代传经,专门授受,自师承以外,罕有旁征,故治此经者,不通他经,即便同治一经,也因师承不同,此师之训故不同于他师,这样专而不杂,才能对一部经典有较深入的钻研。自东汉郑玄淹贯六艺,参亘钩稽,旁及纬书,又多采摭,经学之有考证自此始。宋代诸儒,只有朱子穷究典籍,其余研求经义者,大都断之以理,不大阅读经籍。当时方坤荟粹众说,对经籍的研求颇为有益。
禅家龟鉴
全一卷。朝鲜清虚休静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书中载明参禅工夫之要旨,并附略解。其内容系论述一物不生不灭、心佛众生、教禅二途、祖师公案、话头工夫、无生空、戒定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持咒礼拜念佛、听经看经、出家修道、无常、忏悔、临终、宗师、五家家风、临济宗旨等八十余条,并附评语或偈颂。全书所引有关经说及诸师之说极多,例如虚空藏经、思益经,涅槃经、梵网经、因果经、传灯录、庄子等诸典,及六祖、神会、永嘉、仰山、云门、百丈、黄檗等诸师之说。本书卷首有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之自序,卷末则有万历七年(1579)弟子松云惟政之跋。本书被视为休静之代表作,为朝鲜习禅者所不可缺少之入门书。休静之遗作,除本书外,另有儒家龟鉴与道家龟鉴,与本书合称三家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