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贞

- 姓名:王化贞
- 别名:字肖乾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山东诸城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化贞,生卒年月不详,明代官吏兼医家。字肖乾。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右参议、右佥都御史等职。通医,撰《普门医品》四十八卷(1628年)。此书采自《本草纲目》,各门之方出于本草者十之七八,不足者则旁掇诸名家之方以补之,其有病而本草书无方者,补以名医所录及诸验方。所录病计有中风、破伤风、伤寒、瘟疫等一百五十余类,详列病证,分类汇编,每门冠以总论。但该书重在采方,疏于辨证,时有证候而未载诊法,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其“望闻问切犹或审证未真,用药多舛,况舍脉而论方,则虚实寒热之相似者,其误必多”。另撰有《行笈验方》八卷,王梦吉(字传因)刊行。另有《产鉴》三卷,马志光等重刊(1706年)以广其传。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郎廷模(贞若)仿王氏体例作《医品补遗》四卷。
王化贞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炼狱里的灵魂
短篇小说,梅里美撰,发表于1834年,唐璜由一名有为的社会贵族青年,受唐加西亚影响,逐渐堕落,继而屡屡犯下恶行,最后在教堂杀死谦谦公子(杀死唐加西亚的凶手),受到内心残留的宗教思想谴责,猛然间开化,潜心修行,洗脱罪恶,行善积德。此类颂扬基督的宗教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主流,号召世人弃恶从善。因此,故事取名为《炼狱里的灵魂》。
最后致意
《最后的致意》是英国柯南道尔写的短篇小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派间谍入侵英国,以窃取英国的机密资料。为了对付间谍,英国政府特意诚邀已经退休养蜂为乐的福尔摩斯协助。福尔摩斯装扮成美国人,骗取间谍的信任,提供假的机密情报给间谍。开战前夕,福尔摩斯终表露身份,与伪装成司机的华生合力拘捕间谍。
凤山县采访册
一名《凤山采访册》。地理杂志。清卢德嘉纂辑。十部,首一卷。为纂修《台湾通志》,于光绪二十年(1394)成是编,约三十三万字。卷首有案由、旧志原委,详叙此册纂辑过程。正文分地舆、 规制、职官、科目、列传、列女、艺文七门,按干支排列十部,含沿革、疆域、路程、诸山、诸溪、港澳、水窟、鱼堰,街市、番社、书院、碑碣、兵事等六十七目。其中“案由”一节实为台湾地方志发展简史,颇为珍贵。疆域包括各里、庄社、田园、户口,数据精详。诸山目分左、中、右三大支脉记载二百余条大小山脉(原题一百五十九座);诸溪目载溪、沟、港,澳;水利目载陂泽、潭、池塘、水库、鱼堰。所载火山、温泉、森林、岩石、动物、植物,多具自然景观资料。城市、街道、港口、集镇、村社、学宫、书院、名胜、古迹和语言、风俗等文化景观资料也十分丰富。收载人物传记、简历册、人名录数以千计,以清代人物为主。碑碣目共录木石碑铭五十余通,广涉该地法制、工农业生产、学校教育等内容。兵事以乾隆朝至咸丰朝为主。多系原始资料,为一般史志所不及。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分复印原书和校点铅印两部份,附有索引。
孙子译注
郭化若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原名《孙子今译》(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对原书作了全面修订以后再版。校勘上,以宋十一家注本为底本,参照《武经七书》和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汉简本。对三种版本中有重大出入之处的,加以注明。在注释上,将从前以“字”注为主,改为以“句”注为主,并添加篇名注释和内容提要。对句中某些重要的命题则加试笺,即从战略理论上给以详细的解释。本书除正文以外,前言和再版的话也是比较重要的。前言最早是1961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十一家注孙子》的代序,后来用作前言。前言对《孙子兵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孙子的战争思想、治军原则、知己知彼的作战指导方针以及《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哲学思想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再版的话”有作者对《孙子兵法》的成书问题的重新认识。作者指出:“《孙子兵法》的思想体系属于孙武无疑,而其成书时间大概是春秋末或战国初。”“当阖闾去世,伍子胥被伯嚭排斥时,孙武见机引退,总结过去的和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整理成较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从事讲学,经由许多门徒、学生和专门前来请教者们的口传笔录,代代相传,从春秋末到战国初,逐渐形成一部丰富而比较完整的兵法。”“《汉志》所说的八十二篇,可能就是许多口传笔录的门徒们,各自把自己大同小异的记录辗转抄录于简上,以后综合起来,才有八十二篇之多。”作者还指出:“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的出土,对我们研究《孙子兵法》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过于夸张,以为《孙子兵法》成书问题等疑问都已解决了。”
数术记遗
记载中国古代大数进位制度、记数方法与计算器械的数学著作。一卷,汉代徐岳撰。卷首题“汉徐岳撰,北周汉中郡守、前司隶,臣甄鸾注”。成书年代不详。北周汉中郡守甄鸾注释。书中介绍命数法和筹算、珠算、心算等14种计算法,是唐代应试数学科考生的必读书。后亡佚。南宋时,鲍瀚之在杭州宁寿观所藏道书中觅得手抄本。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鲍瀚之的翻刻本。自清代以后,将其作为《算经十书》附录之一。
大唐新语
又名《大唐世说新语》,或《唐新语》。笔记。唐刘肃撰。十三卷。肃为宪宗元和时人。曾官江州浔阳主簿。此书成于元和二年(807)。仿《世说新语》体例,计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孝行、友悌、举贤、识量、容恕、知微、聪敏、文章、著述、从善、谀佞、厘革、隐逸、褒赐、惩戒、劝励、酷忍、谐谑、记异、郊禅三十篇,按时代先后为序,或记人物故事、掌故传说,少则五、七条,多则二、三十条,全书共三百五十三条,近十万字。多采国史旧闻,记唐初至大历间轶闻杂事,颇有关乎政事、典制、人物、学术及宗教方面参考资料,亦随录保存若干诗歌佚篇。有部分内容取材《隋唐嘉话》,然较《嘉话》更为详赡。以《四库全书》本为善,三十篇外有“总论”一篇。有明万历三十一年刻本,王世贞刻本及《稗海》本。《丛书集成》据《稗海》本刊印。一九五七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版,据《稗海》本点校新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