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先

- 姓名:李开先
- 别名:字伯华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山东章丘人
- 出生日期:1502
- 逝世日期:1568
- 民族族群:
李开先(1502~1568) ,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人。嘉靖17年(1529)进士。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文选司郎中、太常寺少卿,并曾提督四夷馆。此一时期他与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人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才子”。反对李梦阳、何景明等的复古主张,注重创新,并重视通俗文艺,搜集并保存了一些市井艳词、诗禅之类作品。他为官清正耿直,因上疏抨击朝政,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罢官,回到章丘故居,在家修园结社,征歌度曲,自谓马致远、张小山无以过。家中藏书富甲齐东,尤以词曲为多,有 “词山曲海”之称。著作甚丰,在戏曲、散曲、诗文诸方面都有一定成就。
他所著传奇剧本有 《宝剑记》、《断发记》、《登坛记》。后一种已佚,代表作《宝剑记》写林冲被逼上梁山事,全剧共52出。由苏洲(号雪簑渔者) 序,可知其友人也参与了创作。剧中把林冲塑造成一个忧国忧民、不满朝政、敢于与权奸斗争的英雄形象,十分成功。第37出 “夜奔”很是精彩,至今昆曲仍上演不衰。但全剧最后以林冲受招安大团圆结局,则比《水浒》逊色。把 《水浒》中的故事改编为长篇传奇,且戏剧语言典雅,格调爽朗,别具特色,李开先有首创之功。他还作有院本《一笑散》6种,今只存《园林午梦》、《打哑禅》2种,皆短小精悍,诙谐有趣。他的散曲作品有《中麓小令》、《卧病江皋》、《四时悼内》 3种。以 《中麓小令》100首最著名,王九思曾和了100首,合刻为《傍妆台百曲》。
他的诗文著作有《闲居集》12卷,其中诗4卷、文8卷。其中诗有感伤时世事之作,如《悯农》、《夏日闻倭报》、《忧时事》等,为文颇受《水浒传》影响,所作传记如《昆仑张诗人传》、《李崆峒传》、《渼陂王检讨传》、《荆川唐都御史传》等,能较真实地反映传主的为人行事与思想风貌。
他还有杂著《词谑》、《发明琴谱》、《诗禅》、《画品》等。《词谑》 一书,评选了不少散曲和杂剧的曲文,并辑录了一些明代戏曲史料,颇有参考价值。据自述,此书是未完稿。
猜你喜欢的书
易像钞
明胡居仁(1434—1484)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今属江西)人。其事迹见《明史·儒林传》。是书前有居仁自序,称读《易》二十年,有所得则抄积之,手定成帙,取先儒图书论说合于心得者录之。
学易笔谈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揲蓍法》等书,人推为民初易学巨擘。杭氏此书论说广泛,无门户之见,无汉宋之分。纵论历代易学的发展和变化,阐述历代易学著作的得失,乃至今后周易研究的发展趋向; 横则述世界各国乃至西方传教士的易说。于《周易》内则解说经文,述及纳甲、爻辰、卦气、星象、阴阳上下往来、九宫八卦、爻位乘承之法,于《易》外又论《周易》与《大学》、《中庸》及现代科学、哲学、宗教之关系,并从祭祀、典礼、司法、教育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周易》的精微之处,可谓搜罗宏富,涉猎广泛,为开辟周易新时代的著作。有1919年、1922年研几学社铅印 《易藏丛书》本。
汉书注
训诂书。120卷。唐代颜师古撰。采用集注体裁, 以东汉服虔、 应劭, 西晋晋灼、 臣瓒, 东晋蔡谟五家注为主,广泛辑录隋代以前23家注释,亦颇有颜氏个人见解。其主要特点,用汉儒注经之法注史籍, 继承郑玄注 《礼》、 笺 《诗》所采用的校文字、 明声音、 通训诂的 “朴学”手段, 来扫除 《汉书》 在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不增衍, 不发挥, 不作烦琐考证。 对前人旧注, 取其精华, 申其隐略, 纠其谬误, 补其未备。 《汉书》注凡标举 “某人曰”云云而下无按语者,是颜氏以旧注为是,无须更释之例;凡于 “某某曰”之下复出: 师古曰: “某说是”云云, 是申明旧注之例;师古曰: “某说非”云云,则为旧注所无、 作者新补之例。 条例严密, 眉目清楚。 《汉书》注之文字解释,凡言 “古某字”者,为古今字;凡言 “读曰” 者, 为假借字; 凡 “破读” 字之音, 以反切表示之。 此外, 姓名、 地名等悉依 “名从主人” 之例标明音读; 汉时典章名物多援唐制以明之, 引 “今俗语”以释古言,均自有义例,读者可举一反三。《汉书注》保存的六朝以前音读, 是研究汉语音韵沿革的宝贵材料。 颜注为历代官定读本, 是魏晋至唐初 《汉书》注释的第一次汇总,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注的缺点, 是在有些地方望文生义、 增字作解。 对一部分古双声迭韵的联绵字、 同义复合词考察不清,往往字别为义, 就字形作解。 宋代以来陆续有人为颜注纠缪补缺,其中, 清人王先谦的 《汉书补注》, 近人杨树达的 《汉书窥管》,影响较大。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标点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讲述,1960年十二月上旬,美国旧金山大埠正善佛道研究会讲堂。
药师七师供养仪轨如意王经
药师七师供养仪轨如意王经,一卷,清达赖造,工布查布译,九二七。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日本快道题记,或云千手大悲心陀罗尼经,尾题大悲心陀罗尼经并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