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麦

卡尔·麦
  • 姓名:卡尔·麦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42年2月25 日
  • 逝世日期:1912年3月30日
  • 民族族群:

卡尔·麦(1842年2月25 日—1912年3月30日),德国著名探险作家、小说家 。他开始发愤著书之后,首先涉及的领域是幽默小说和有关他家乡的乡村故事。后来他开始撰写异域探险故事,并因此声名远播。令人惊异的是,在写作这些故事时,他并未亲临过书中提到的这些国家,而他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却使读者感到他对这些国家非常了解。


842年出生于德国萨克逊郡一个贫苦工人家庭,出生时什么也看不见,母亲多方求医,直到6岁才得以复明。在失明阶段,他不得不凭借听力和触觉感知周围的世界,想象力由此得到了超常的发展。他的前半生充满不幸--头六年患弱视几成瞎子、大学时因经济困难辍学、当了小学教员后又遭诬陷失去工作,以后又多次卷入法律纠纷,然生活的坎坷、心灵的痛苦使他发奋读书、立志成才。1875年他成了当地几家杂志社的编辑,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已具备写作域外风情小说、登上成功小说家之路的扎实基础后,他于1878年毅然辞去编辑工作,开始了专业创作,几年中以其“对奥斯曼帝国的游历回忆”和“温内图的故事”脱颖而出,成了德国文坛一颗耀眼的新星。1900年前后,他到东方作了一次实地游历,此时他已成为欧洲最畅销、获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并因版税而成了大富翁。他的豪华别墅里摆满了他收集的各类文物和纪念品,其中尤以印第安人文物为多,他的收藏品被人称为是其“伟大探险的纪念品”。


主要作品有,《盐沼逃生》、《洞窟幽灵》、《雅库布的珠宝店》、《峡谷追捕》、《老母塔之夜》、《魔鬼峡》、《印第安酋长》、《荒原追踪》、《温内图之死》、《恐怖的大漠》、《埃斯塔的绿洲》、《老铁手》、《沙漠秘井》《智闯蓄奴岛》、《凯曼船长》、《溪谷庄园》、《真假享特》、《护身符》、《藏金潭夺宝》、《银湖宝藏》、《石油王子》、《奴隶商队》等。

猜你喜欢的书

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

亦译《世尊歌》、《神之歌》、《黑天歌》。指古代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第6篇《毗湿摩》。共18章,七百颂。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经典。记载了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Krsna)和战士阿周那(Arjuna)之间的对话,黑天以哲理说服阿周那把俱卢族和班度族争夺王位的战争进行到底。它是综合性的哲学诗,贯穿了数论、瑜伽和吠檀多三派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宣扬了业(行动)、智(认识)、信(信仰)的统一。认为“法”既是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秩序,也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遵法、执法是社会成员的天职和责任,人只有认识了这种道理,在完成自己的职责中才能使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灵魂“梵”相结合,从而使灵魂得到拯救。并认为虔诚信仰和崇拜大神毗湿奴和他的化身黑天,人才能从世俗的生活中得以解脱。后吠檀多派哲学家曾有多种注释,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欧亚各国。对印度近代资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也有一定影响。

山之四季

山之四季

本书是唯美主义作家高村光太郎的随笔集代表作,作者隐居山林七年,用十六篇随笔记录下这段质朴宁静的日子。“一下雪,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出门外,满头满身披着白雪,其乐无穷。我小屋的周围的没有其他人家,只有森林、原野和田地。独坐小屋,由于落雪不似下雨,没有声音,感觉世界宁静岑寂。” 经历一番人生起伏后,他选择在大自然中涤荡心灵,积极地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从夏天到冬天,从细雨到飘雪,季节的脚步匆匆走过,七年的山居时光,一减再减,几近留白。文字间充满诗意的韵律和美感,令人也想仔细体味一年四景、三百六十五天的真意。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

《一报还一报》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最早的公演时间是1604年12月26日。 该剧讲述公爵文森修统治着维也纳,他想暂时离开公国,派安哲鲁代行职权。安哲鲁担任新职不久,发生了一位叫克劳狄奥的绅士勾引一位年轻小姐并导致其怀孕的事件。安哲鲁按照法律条文把克劳狄奥关进监狱,并判处死刑。克劳狄奥托人叫他姐姐依莎贝拉向安哲鲁求情。安哲鲁对美丽的伊莎贝拉动了邪念。他对伊莎贝拉表示:如果她把处女的贞洁献给他,他可以饶她弟弟一命。伊莎贝拉坚决拒绝。公爵用计谋揭穿了安哲鲁的卑鄙行径,保全了克劳狄奥的性命,也成全了克劳狄奥的婚姻。 该剧提出了正义法律的重要地位,揭露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性。作者还谴责了安哲鲁的伪善。这正是中世纪社会混乱,道德沦丧的真实写照。

後渠杂识

後渠杂识

笔记,一卷,明代崔铣撰。崔铣,江西乐安人,字子钟,一字仲凫。弘治进士,授编修。历官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本书记载一些人物的事迹,较为可信。本书有明刻本,参考已有成果予以整理。

大黑天神道场仪

大黑天神道场仪

中国僧人所撰典籍。着者不详。卷数不详。宋代大理国阿吒力僧用科仪。 本科仪无题名,内容未见於历代大藏经,现标题为整理者拟名。 本科仪1956年8月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凤仪北汤天董氏宗祠发现,现藏云南省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依原卷制有缩微胶片,但有错简。 本科仪与大理国写本宗密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疏》分抄於同一蝴蝶装纸册的两面,周泳先、杨延福在五十年代整理时认为後者为大理国写本,而前者则是明人所抄。事实上宗密撰《圆觉疏》是抄写在两个内容不相衔接的断卷的背面。因为两个断卷尽管字体同一风格,但前一部分为《大黑天神道场仪》,有朱笔批点,後一部分为《广施无遮道场仪》,无批点;宗密撰《圆觉疏》除现存写本残缺一页而缺160字外,内容前後一贯。故可以推断本科仪与《广施无遮道场仪》的抄写年代,比大理国写本宗密撰《圆觉疏》要稍早。 本科仪对七种大黑天神和白姐圣妃的形貌有详实的记述,是研究中国佛教早期科仪和大黑天神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云南大黑天神与白姐圣妃的第一手资料。

云栖净土汇语

云栖净土汇语

云栖净土汇语,一卷,清虞执西、严培西同录,按目录有吴应宾所作像赞,今佚,有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