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

曹松
  • 姓名:曹松
  • 别名:字梦征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舒州(今安徽潜山)人
  • 出生日期:828
  • 逝世日期:903
  • 民族族群: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咸通中尝游湖南、广州等地。乾符二、三年间,曾南依建州刺史李频。李频卒后,遂流落江湖,曾避乱栖居于洪州西山。光化四年,松于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同登进士第。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特敕授校书郎。未几卒。松性疏野方直,不谙俗事,故拙于仕宦。与方干、喻坦之、许棠、陈陶、胡汾等所交尤厚。其诗学贾岛,辛文房谓其“苦极于诗,然别有一种风味,不沦乎怪也”。又云:“为诗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唐才子传》)其《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诗最为脍炙人口。而“白浪吹亡国,秋霜洗太虚”、“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等句,颇为胡震亨所称道,谓其“致语似项斯,壮言间似李洞”,并云“点缀末运,赖此名场一叟(《唐音癸签》)。《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曹松诗集》二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均记其集一卷,均散佚。《全唐诗》编其诗为二卷,见卷七一六至卷七一七。《全唐诗补遗》五又补录其诗九首。《全唐诗补编·补逸》卷一四亦补收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五、《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曹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国学略说

国学略说

《国学略说》是根据章太炎先生于1935年9月在章氏国学讲习会上的讲学记录整理而成的,是章太炎先生晚年总结其一生研治国学的治学心得的结晶,内容系统全面,分析力透纸背,行文古雅畅达,引证宏富详博,集章氏毕生国学功力于此书,不仅是国学入门的最佳导引之书,也是了解和研究章氏国学思想演进的极好的参考。 

茶疏

茶疏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绛囊撮要

绛囊撮要

方书。5卷。清云川道人辑。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分为内科、妇人科、小儿科、外科和通治5门,汇辑经验医方250余首。方多平实可取,药亦简便易求。卷末附“种子刍言”。现存嘉庆九年(1804年)萍翠山房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人间清醒大先生

人间清醒大先生

鲁迅文友曹聚仁所著,更具个性的鲁迅传记,他曾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他在本书撰写时保持“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的视角,对鲁迅的生平、脾性、家庭、师友多有揭示,对鲁迅的心路历程、社会人生、文艺政治等观念也有阐发。 从鲁迅先生在绍兴的童年时期到日本留学,再到弃医从文,曹聚仁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内心热烈如熔岩的鲁迅先生,他“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把他们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是野兽的奶汁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罗曼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而我们作为读者,也因鲁迅先生的经历,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与清醒。

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

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

宋太宗赵光义,史称“性嗜学,工文业,多艺能”,琴棋书,样样精通。一生著述,可谓等身,他运用回文撰成《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亦名《心轮偈》《莲花偈》《莲华心轮》《莲华心漏回文图》《大中祥符法宝录》)25卷(共千首)。

知空蕴禅师语录

知空蕴禅师语录

2卷,卷首收序;卷上收上堂、小参、示众、茶话、行录;卷下收法语、机缘、赠偈、三关总颂、十无颂、像赞、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