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

- 姓名:周岩
- 别名:字伯度,号鹿起山人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出生日期:1832年
- 逝世日期:1905年
- 民族族群:
周岩(1832年~1905年),清医学家。字伯度,号鹿起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咸丰六年(1856年)以副车人赀为比部主事,于京邸患寒痢,几为庸医所误,从此有志于医。披览医著,精研医理。为人疗病,亦获良效,且有医名。后历任山西祁县,安徽舒城、盱眙县令,归里后复研读医籍。集诸家学说以明证因脉治,参以己见,著《六气感证要义》一卷(1898年)。谓外感之证,不外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又于药用有心得者,方义有见及者,并印以附。历时六载,撰成《本草思辨录》四卷(1904年),收药一百二十八味,依《本草纲目》编次。各药与张仲景医书诸方相印证,兼采他说,阐析药性、归经及配伍运用。其时西医东渐,周氏对部分中医自弃其学、扬西抑中之现象深恶痛绝。认为中医之弊,不在守旧而在于弃旧,故推崇清代崇古尊经之名医徐大椿、陈修园、尤在泾等,极力诋毁王清任,而谓唐容川“持中西之平,阐造物之秘,洵为有功医学”。其谓西医“遗气化而究形质”,与唐容川“持中西之平”观点相仿。于阐发古医经、本草,则卓有见地。
猜你喜欢的书
漫长的告别
《漫长的告别》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3年。在该小说中,主人公马洛遭遇了新的考验:马洛遇到了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特里·伦诺克斯,和他在维克托酒吧一起喝酒的代价可真不小,再加上一张价值5000美元的“麦迪逊肖像”,马洛得为他的“过失杀人”和打破的自尊冲锋陷阵。遗憾的是,案情的水落石出最终成了友情的粉碎机,悲情又一次笼罩了马洛。
花木小志
(清)谢坤撰。收录花木130余种。有道光间《春草堂全集》本。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汇通的综合性医著。三十卷。近人张锡纯撰。刊行于民国七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18—1934年)间,先后共七期七册。张锡纯,字寿甫。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河北盐山人。近代著名医家。张氏幼时读经,喜天文数学,青年时遵父遗命专研医理,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有精深研讨,曾先后在奉天创办立达医院、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中年以后自学西医,试图以西医之长补中医之不足,《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其学求思想之代表作。本书内容包括医方、药物、医论、医话、医案五部分,总计约八十万字。其中医方部分,主要介绍治疗阴虚劳热、阳虚、大气下陷、喘息、痰饮、肺病、吐衄、心痛、癫狂、痫风、小儿风证、内外中风、肢体痿废、膈食、呕吐、霍乱、泄泻、痢、燥结、消渴、癃闭、淋浊、伤寒、温病、瘟疫、瘟疹、疟疾、气血郁滞肢体疼痛、女科、眼科、咽喉、牙疳、疮科等等病证之方剂,计一百七十六首,一方一论,颇有实用价值;药物部分,则撰有石膏解、人参解等七十九种药物的临证应用心得,一药一论,亦颇有见地;医论部分,则刊载医学论文九十篇,所论病证治疗心得,匠心独具,颇具效验;医话部分,则收录临证随笔及问题解答计四十四则;医案部分,则包括虚劳喘嗽、气病、血病、脑充血、肠胃病、头部病、肢体疼痛、肿胀、黄疸、痢疾、大小便病,不寐、痫痉癫狂、伤寒、温病、疟疾、霍乱、妇女病等十八门一百三十七个病例,且病案记录较为完整,辨证准确,处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颇有参考价值。
重阳分梨十化集
道教著作。金代王喆撰,门人朱抱一编,二卷。卷首有宁海州东牟乡贡进士马大辨序,撰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癸卯(1183年),述马丹阳夫妇入道本末甚详。谓分梨十化者,乃王重阳初化马丹阳时,令其弃家学道,马丹阳夫妇未肯轻从,王乃锁庵百日,每十日索一梨分送马丹阳夫妇,自两块至五十五块。每分送皆作诗词歌颂,隐以内丹性命双修微旨,令其断妻子缠缚,脱家庭樊笼,断酒色财气,调和神气,返照心性,以求神仙之乐。丹阳悉皆酬和,由是达天地阴阳奇偶之数,明性命祸福生死之机,遂屏俗累,改衣冠,焚誓状,夫妇并出家从师。此集原为 《重阳教化集》之中集,《道藏》编者将其分出单行,共载王重阳与马丹阳夫妇唱和诗词八十余首。其中亦有见于《重阳全真集》、《渐悟集》、《神光粲》中者。载《道藏》第七百九十六册、《道藏辑要》 胃集。
子渊诗集
元诗别集。6卷。张仲深撰。原书久已亡佚,清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6卷。卷首有4篇序:1,至正十六年(1356)郑奕夫序;2,至正十二年危素序;3,后至元五年(1339)单弘序;4,至正十六年杨彝序。据杨彝序中所说“今其友会稽王良与编集子渊之诗若干卷,以刻诸梓”,《永乐大典》所收《子渊诗集》应为至正十六年刻本。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卷5为五言排律,卷6为五、七言绝句。本集第1个诗题,即《古意三章》,受到危素称赏,认为“托兴深远,忠贞之心盖莫可掩”(《子渊诗集》序)。所谓《古意》,是仿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诗之作。《子渊诗集》中时有警句,颇受《四库全书》编者的重视,但张仲深虽号称曾“漫游湖海”(郑奕夫《子渊诗集》序),其视野却很少出于家乡四明,所作内容单调,以唱和酬答之作为主。
劫余小记
清臧谷著。抄本。记作者在咸丰三年(1853)至八年间太平军三次攻克扬州时的见闻,对太平军初入扬州的政策制度记载颇详。收入《太平天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