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

- 姓名:王炎
- 别名:字晦叔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婺源(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137
- 逝世日期:1218
- 民族族群: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后人所重。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序》)、“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王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天工开物译注
中国明代含有农业内容的科学技术专著。宋应星撰。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举人。崇祯七年(1634)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后又任福建汀州府(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毫州(今安徽省亳县)知州等。明亡后弃官回乡终生不仕。《天工开物》是作者任分宜教谕时所著,初刻于1637年,但此后几乎失传,直到1929年才出现据日本所藏翻刻本的影印本,后又出了日本营生堂本的影印本及万有文库等本。60年代初中国发现原刻本后,又出了原刻本的影印本。全书共三卷,有18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在农业方面,“乃粒”讲耕作栽培,“乃服”讲蚕桑,“粹精”讲米粮,“甘嗜”讲种蔗、制糖和养蜂。此外“彰施”记制植物质颜料,“膏液”记榨油,“蘖”记酿酒,也与农业有关。本书在每篇后均有多幅附图,表达具体操作情状。书中绝不引经据典,全是经作者直接观察、访问和研究所得,内容丰富充实,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品茶要录译注
一卷。宋黄儒撰。黄儒,字道辅,建安 (今福建建瓯县) 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品茶要录》。是书皆论建茶,分为十篇,一采造过时,二白合盗叶,三入杂,四蒸不熟,五过熟,六焦釜,七压黄,八清膏,九伤焙,十辨壑源沙溪。书前后各有总论一篇,主要阐述茶的采制烹试各有其法,低昂得失,论辩甚详。为防茶病,故详列病状以示人,以便识别。其著书用意别于其它茶录。现存《说郛》本、路有钞本、明新安程百二刊本、《夷门广牍》本、清钞本、《四库全书》本等。
通关文
《通关文》是清代道教的著作。刘一明著。关为关口、关卡之意,言人生有如许 “要命关口,阻路大魔”,须关关打通,方可精进于大道,故名 “通关”。收入 《道书十二种》。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又号素朴散人,被褐散人,后人称之悟元老人。山西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为全真龙门派第11代道士,一生主要在甘肃榆中栖云山、兴隆山著述传教。著述甚丰,在世时即已陆续刊印传世。
雷峰塔奇传
《雷峰塔奇传》全五卷十三回,题字“清·玉花堂主人校订”。是由托名为玉山主人或玉花堂主人的清代文人校订而成的章回中篇小说。是根据清代雍乾时期编撰的传奇《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白蛇传》而改编的清代四部神魔小说之一。《雷峰塔奇传》的内容是在话本与戏曲唱本的基础上重新修改而成,参照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爱情的悲剧结尾转化为大团圆的结局,以白娘子被永镇雷峰塔下作了完结而改写有后续的故事。
瓶粟斋诗话
《瓶粟斋诗话》是沈其光创作的诗话类书籍。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舍卫城长者之子死。父母悲哀不止。佛说此子先没天而生于长者之家,今死而生于龙中,即为金翅鸟所取食。因而三处一时啼哭,且说此儿之前因。长者闻之而得法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