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洎

- 姓名:张洎
- 别名:旧字师黯,改字偕仁
- 性别:男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934
- 逝世日期:997年
- 民族族群:
张洎[jì](934-997年)北宋太宗时参知政事。旧字师黯,改字偕仁,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少有俊才,博通典籍。南唐进士,累官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清辉殿学士,参知机密,恩宠第一。尤好建议,每上言,未即行,必称疾,致李煜手札慰喻之,始复视事。宋师围城,劝李煜勿降,且曰一旦不虞,当先死以殉国。城陷,竟托辞避死。归宋,太祖责其劝煜拒降。他请死,辞色不变,太祖奇之,贷其死,谓曰: “卿大有胆,不加卿罪。今之事我,无替昔日之忠也。”拜太子中允,岁余,判刑部。太宗即位,以其文雅,选直舍人院,考试诸州进士。未几,使高丽。复命,改户部员外郎。太平兴国四年(979),出知相州(治所在今河北安阳市)。明年夏,移贝州(治所在今河北南宫东南)。是年冬,又知相州,州内不治。代还,太宗以其儒生,不责以吏事,诏不问。以本官知译经院,迁兵部员外郎、礼户二部郎中。雍熙二年(985),同知贡举。端拱初(988),契丹攻宋,诏群臣言事。他上奏,以练兵聚谷,分屯塞下,来则备御,去则勿追为要略。未几,选为太仆少卿、同知京朝官考课,拜右谏议大夫、判大理寺。又充史馆修撰、判集贤院事。淳化(990—994)中,擢拜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俄判吏部铨、奉诏同修国史,又判史馆。博涉经史,多知典故,每太宗有著述,或赐近臣诗什,他必上表,援引经传,以顺其意。太宗因赐诗褒美,有“翰林长老儒臣”之句。与苏易简同在翰林,尤不协,及苏易简为参知政事,他多攻其失。至道元年(995),苏易简罢参知政事,遂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寇准同列。谄事寇准,政事一决于寇准,无所参议。专修时政记,甘言善柔而已。三年,知寇准恩宠衰替,乃面奏攻击寇准,寇准罢。未几,亦因疾罢参知政事。奉诏呜咽,遂疾亟,十余日卒。赠刑部尚书。通典故,文采清丽,博览道释书。尤险诐,好攻人之短。性鄙吝,亲戚故旧不登其门。著有《贾氏谈录》。
张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长眠不醒
一个古怪的父亲,一对儿古怪的姐妹。菲利普·马洛第一次登场,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家庭。老迈而富有的将军请马洛去寻找他的女婿,他的两个女儿却一直阻止马洛采取进一步行动,花痴一样的妹妹甚至偷偷爬到马洛的床上。诱惑力十足的姐姐则送上双唇。 只认识钱的混混儿、最有情意的流氓、租售淫秽书籍的同性恋……马洛本来只是找一个不见的人,结果确见了这么多人。他要一个一个和他们打交道,用他利如刀锋的语言和拳头、手枪。 这是雷蒙德·钱德勒第一部长篇小说,他把迈克尔·凯恩开创的黑色小说和达谢尔·哈米特开创的硬汉小说结合在了一起,从此将自己的名字铸在侦探小说的门楣上,并铺下了通往今日的苏·格拉夫顿、以及CSI等犯罪电视之路的第一块砖。
独断
东汉蔡邕撰。2卷。今天的通行本不分卷。《四库全书》把此书归入子部杂家类。记汉代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兼及前代礼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说,此书是“考证家之渊薮”。书中颇多涉及文体的解说。今摘录如下:“(汉天子)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策书,策者,简也。《礼》曰:‘不满百文,不书于策’。”“制书,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诏三公,赦令赎令之属也。”“诏书者,诏诰也,有三品,其文曰告某官,官如故事,是为诏书。”“戒书,戒敕剌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诏敕某官,是为戒敕也。”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 四曰驳议。章者需头,称稽首上书,谢恩陈事诣阙通者也。奏者亦需头,其京师官但言稽首,下言稽首以闻。……表者不需头,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某臣甲上文。……驳议曰某官某甲议以为如是,下言臣愚戆议异。其非驳议,不言议异。其合于上意者,文报曰某官某甲议可。”这里所说,虽指汉制,其实亦是以后各朝遵循的某些文体的写作格式。
喉科大成
喉科著作。4卷。清马渭龄(醉古山人)撰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马渭龄生平事迹不详,全书介绍喉风、喉疳、喉痧等30余种喉科病,列述治疗方剂近百首。书后附口起泡,喉生红豆等杂病方剂。现存光绪七年(1881年)刻本。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道教书籍。又称《觉世篇》、《觉世真经》,简称《觉世经》,底本出于《藏外道书》。
青蛙骑手
儿童歌剧。作者老舍。载《老舍剧作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出版。剧作通过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表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理想,揭露剥削者压迫者的丑恶灵魂。剧中主角青蛙骑手是一个貌丑艺高、心灵美好的男子,他向群众宣传“没有贫富,官不欺民,藏汉一家”的思想,遭到头人迫害。一次他脱去蛙皮变成一个英俊骑手参加赛马大会,并夺得了第一名。可头人却抢走了他的蛙皮,想置他于死地,幸亏妻子三姐以血相救,挽回了他的生命。获得新生的青蛙骑手继续与头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全剧唱词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洋溢着幽默风趣、轻松愉快的情调,很富儿童味。
风倒梧桐记
二卷。明末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述永历建国时事,描画小朝廷诸臣,沐猴文武,颇为尽致。首卷记隆武二年(1646)十月桂王称帝,以原两广总督丁楚魁为首揆,兼摄冢宰事。丁楚魁惟知鬻爵卖官,厚敛金银,清军破广州,纳降于李成栋,仍被斩杀全家,妻女银宝尽归成栋。又记永历帝西逃广西,进入湖南,收李自成余部为忠贞十营,兵败逃入南宁,巅沛流离形状,以及李成栋复降明叛清,拥立桂王,清军陷广州,成栋兵败逃亡,渡涧殒身事情。间记永历朝臣袁彭年反复小人,各派分立之状。卷二记永历三年(1649年)后袁彭年与丁时魁、蒙正发、金堡、刘湘客俱称五虎,为党朝中,把持事权。又记孙可望逼封为秦王,平定云南土司沙定州夫妇作乱,遂入云南事。最后述清兵入梅关,五虎结局及永历诸朝臣降清溃散死难情形。记至永历五年(1651年)五、六年间事。何是非撰《风倒梧桐记》有树倒猢狲散之寓意,揭露永历朝政腐败,于满朝文武无耻之态颇多诟斥。然体例颇似小说体裁,所记之事不可尽信。《风倒梧桐记》有清抄本,《荆驼逸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