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寂

- 姓名:慧寂
- 俗姓:叶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840
- 逝世日期:916
- 民族族群:
慧寂(840~916),唐代禅僧。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据《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祖庭事苑》卷七等载,俗姓叶。韶州浈昌(今广东南雄)人。十七岁出家,依南华寺通禅师。受具足戒后,先拜谒耽源应真禅师,从学数年,悟得玄旨;后又叩访沩山灵祐禅师,受教十余年,得传心印。继嗣沩山之法,迁住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仰山,学徒聚集,盛极一时。世称“仰山慧寂”。与其师灵祐师资相承,共创禅宗别派,名“沩仰宗”。弟子有十人,著名的有光穆、光涌。光穆传如宝,如宝又传贞邃,尔后法系不明;光涌传慧清,慧清又传继彻,尔后法系也不明。谥号“智通禅师”。其禅学注重心性,强调自心佛性,教人“各自回光返照”,“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人问:“如何是祖师意?”乃以手于空中作圆相,相中写“佛”字。平日也常以手势启悟学人,人称“仰山门风”。有《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一卷传世。
与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又称仰山慧寂、仰山禅师。韶州怀化(广东广州)人,俗姓叶。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许,后断两指以明志,时年十七,乃依南华寺通禅师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游方,初参谒耽源应真,既悟玄旨;继叩访沩山灵祐,遂登堂奥,得传其心印。后更往江陵受戒,深探律藏,又参访岩头全■,不久又回沩山,执侍灵祐前后十五年,后继嗣沩山之法,迁居江西仰山,学徒聚集,盛冠一方,世称仰山慧寂。一日,有一梵僧来东土,谓(大四九·八四○上):‘特来东土礼文殊,却遇小释迦。’后遂有‘仰山小释迦’之号。师资相承,别开一派,即沩仰宗。师平时常以手势启悟学人,称为仰山门风。后迁江西观音院,后梁贞明二年复迁韶州东平山,同年示寂,世寿七十七。一说唐中和二出(883),或大顺二年(891)示寂。谥号‘智通禅师’。
慧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檀园集
明代诗文别集。李流芳(字长蘅)著。为李流芳自编。有崇祯年间刻本,凡12卷。前有崇祯二年(1629)谢三宾序。序略云:“予为嘉靖之三年,始谋刻四家文集。于时长蘅已病卧檀园,予躬致药饵,登床握手。长蘅好强起,尽出所著作,手自芟纂,得诗六卷,序记杂文四卷,画册题跋二卷,合十二卷,题曰《檀园集》,授其侄宜之以应予之请,遂刻自《檀园集》始。明年正月长蘅没,予哭其家,为经纪其丧。已而刻成,因为之序。”《四库全书》即以此刻本著录。钱谦益《列朝诗集》评其人说:“长蘅性好佳山水,中岁于西湖尤数。诗酒笔墨,淋漓挥洒。山僧榜人,相与款曲软语,间持绢素请乞,忻然应之。”“书法规抚东坡,画出入元人,尤好吴仲圭。其于诗,信笔输写,天真烂然。其持择在斜川、香山之间。”“晚尤逊志古人,草书杜、白、刘、苏诸家诗,至数十巨册,故于诗律益细。”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评其诗说:“嘉定四君子中,以檀园为上,虽渐染习气,而风骨自高,不能掩其真性灵也。”其文亦清新飘逸,风格雅淡。
老牛破车
创作经验集。老舍著。人间书屋1937年4月第1版。群益出版社1942年10月第1版。晨光出版公司1948年4月第1版。人间书屋和群益出版社版本收录作者的《序》和创作经验14篇。晨光版由作者补入《我怎样写〈骆驼祥子〉》等5篇并对《我怎样写短篇小说》一文进行了增补。
医脉摘要
本书上、下两卷,署为"萧廉泉先生所著"。同社陈龙池君,从友人李宇仁君处录示。李君酷嗜医籍,亦在旧书肆中所得原署"希琴叠研斋主人手抄",未刊稿也。其间,鉴别证候之疑似,并验舌诊脉之方法,附以时方歌、药性赋,为医学入门之阶梯,与第一集第五种《医阶辨证》互相发明。古今医籍中不可多得之作,惜未审萧先生何许人也有知者,应惠函相告,俾表扬以志勿谖。
太上玉佩金铛太极金书上经
亦称《洞真玉佩金铛经》,简称《玉佩金铛上经》。道教。成于六朝。一卷, 内分七章。《无上秘要》、《三洞珠囊》等均有引用。所谓“玉佩者, 九天魂精”,“金铛者,九天魄灵”。以玉佩、金铛为日月之魂魄精灵,乃九天之神。主要讲存思身神之法,其法有闭目内视、咽气、存神及诵经、念咒、服符、按摩等,以为持续修炼,可以长生成仙。收入《道藏》第30册。
本命延生心经
全称《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老君述斗姆尊号及化生九皇神话,劝人大定存神、顶礼真形。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劝修练大丹者尊奉斗母元君。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物不迁论辩解
物不迁论辩解,一卷,明真界解并序,冯梦祯序,袾宏跋,达观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