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绳甫

- 姓名:费绳甫
- 别名:名承祖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武进孟河人
- 出生日期:1851
- 逝世日期:1914年
- 民族族群:
费绳甫(1851~1914年),清医家。名承祖。江苏武进孟河人。费伯雄之孙。承家学,精于临症,求诊者日以百计。中年迁居上海。其治虚证别有心得,重视调和胃气。又以李东垣补阳,朱丹溪补阴,谓医者当吸取两家之长而弃其短,宗其法而不泥其方。用药以“切见症,切病原,切气候,切体质”为四要。谓“轻病用轻药,轻不离题;重病用重药,重不偾事”。其部分医案由后人留存。邑中孟河育婴堂,多赖其力始予恢复。弟荣祖(字哲甫),亦承家学,应诊于苏州。侄子彬(字保彦)、孙继武均得其传授,行医于上海。次婿*徐相任,从其学,蜚声沪上。
费绳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白痴
1868年问世的长篇小说《白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主人公娜司泰谢出身贵族,不幸家道中落、父母双亡而沦为孤女。地主托慈斯收养了她,让她接受各种教育,并经常与这位十分出落的少女在“快乐村”别墅小住。数年后,托慈斯欲将她嫁给笳纳,并愿出75000卢布作为补偿。笳纳追求娜司泰谢完全是为了金钱,娜司泰谢采纳了正直、善良的梅思金公爵的建议,拒绝了笳纳的求婚。为了不连累公爵,她将富商之子罗果静准备娶她而带来的10万卢布投入火中,并说,如笳纳用手从火中取出,巨款就归其所有。而后她与罗果静乘车而去。此后,二人逃至莫斯科。在将要举行婚礼时,她又跑到公爵那里。公爵应允了叶潘钦将军要他不与娜司泰谢结婚的请求,而向叶潘钦之女阿格拉耶求婚。但当娜司泰谢要公爵在她与阿格拉耶之间做出抉择时,公爵却选择了娜司泰谢。就在娜司泰谢与公爵去教堂举行婚仪途中,她发现了罗果静。她疯狂地抓住罗果静,求他带她离开。翌日,公爵找到罗果静,打听新娘下落,在罗果静书房的床上,发现了被罗果静杀死的娜司泰谢。他俩躺到死去的娜司泰谢身旁。小说女主人公娜司泰谢的悲惨结局,是对“金钱万能”的控诉,也表明了作者塑造的完美、理想的男主人公梅思金企图用信仰和爱拯救世界幻想的破灭。这部作品中表现出的象征色彩、非理性和神秘性、近乎迷狂的精神状态,被后来的颓废派和象征主义所推崇。作家还创作有《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罪与罚》、《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在许多作品中非理性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等创作特点,而被现代派作家奉为鼻祖。高尔基在谴责他的宿命论等消极倾向的同时说道:“就表现力而言,他的才能可能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平平言
清方大湜著。作者于咸丰五年(1855年)入胡林翼幕中,同治八年(1869年)任宜昌知府,光绪初,官至直隶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本书四卷,主要为记载作者在四川为州县地方官时治理吏民的心得。内容包括“造福莫如州县”,“造孽莫如州县”、“立法求其可行”及“阅文稿”“拆公文”等居官必读之类的官制经验。此书在清末颇有影响,多次翻刻,并被收入王文韵主编的《牧民宝鉴》中。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两篇道法。其一为《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其法择日斋戒入室,依次存思五帝来人身中,体内五脏之神及下丹田之神各镇其所,并存思饮咽五星及日月二景之精光,使映照五脏及下丹田。据称修行此道九年,可致飞霄登空,召役神灵,五脏不朽,魂魄保镇。其二为《镇神养生内思飞仙上法》。其法以平旦人室,凝神内思身中诸神(如面部七神、五脏六腑之神、精血骨节之神等等),使各自镇守其所。据称修行此道三年,可致身体不朽,召役神灵,「神飞形举,白日登晨」。以上两篇道法,《上清众经诸真圣秘》已引述,《无上秘要》卷九七亦录载其文。
御选唐诗
唐诗选集。清康熙皇帝玄烨御选。共32卷。内题“总阅陈廷敬,校勘官励廷仪、蒋廷锡、张廷玉、赵熊诏”,并有缮写、纂注、校录、监造等45人。《四库全书总目》并记载有“附录3卷”。编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此书是在康熙诏令编纂的《全唐诗》成书后编选的,卷前有玄烨所撰《御选唐诗序》。《序》中说:“盖讨索贵于详备,而用以吟咏性情,则当挹其精华而漱其芳润”。因之,就往昔披览过的唐诗中“取其尤者汇为一编,古风近体,各以类相从”,而成此书。入选之诗虽风格不一,却“以温柔敦厚为宗。其忧思感愤、倩丽纤巧之作,虽工不录”。《序》中又说:“命儒臣依次编注,朕亲加考订,一字一句,必溯其源流,条分缕析;其有征引讹误及脱漏者,随谕改定。”由此可知,此书称“御选”,并非虚美,玄烨确曾参预其事。书中卷1至卷6为五言古诗;卷7至卷9为七言古诗;卷10至卷16为五言律诗,附六言律诗3首,并有五言律诗补编;卷17至卷23为七言律诗;卷24至卷25为五言排律,附七言排律1首,并有五言排律补编;卷26至卷27为五言绝句;卷28至卷32为七言绝句。入选作家有小传。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
三卷,明今释说,今辩重编(依驹本印)。卷一收上堂。卷二收示众,佛事,遗命,问答。卷三收拈古颂。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