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元好问
  • 姓名:元好问
  • 别名:字裕之,号遗山
  • 性别:
  • 朝代:金代
  • 出生地: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县)人
  • 出生日期:1190年8月10日
  • 逝世日期:1257年10月12日
  • 民族族群: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金代大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鲜卑人,祖系出自拓跋魏,北孝文帝时改姓为元。远祖唐代诗人元结。世居汝州鲁山(在今河南省)。元好问高祖元谊在北宋徽宗时任忻州神武军使,遂定居秀容。曾祖元春任北宋州团练使。祖父元滋善仕于金,为铜山令。父元德明累举不第,隐逸著述,有《东岩集》(今佚)。好问襁褓中过继给叔父元格,自幼随元格宦游各地,历览山川风物。好问幼聪慧,七岁能诗,从师路铎、郝天挺。大安三年(1211),蒙军攻金,金东京(辽阳府)陷,中都(大兴府)被围。贞祐二年(1214),秀容城破,元好问携家避难福昌三乡(今河南宜阳县三乡镇),后移家登封(今河南登封县)。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任国史院编修、镇平、内乡、南阳县令。贞祐二年(1214),金迁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正大八年(1231),蒙军围汴京前夕受诏入都,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第二年,蒙军围汴,元好问留守,金哀宗东行。天兴二年(1233),金元帅崔立降,元好问被羁管聊城。天兴三年(1234),金亡。居家著述以终。元好问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著述丰硕。计有《杜诗学》(已佚)、《东坡诗雅》(已佚),《东坡乐府集选》(已佚)、《唐诗选本》、《中州集》、《壬辰杂编》、诗词等数百万余言。成就显赫,为金代文坛盟主。诗今存1300余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成就最高。关心民生疾苦的抨击诗,有乐府神韵;写景诗清新雄健;丧乱诗慷慨悲凉,感人肺腑。清代赵翼说其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题遗山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兴象深邃,风格遒上”。元氏词今存370余首,为金代之冠。词作亦题材多样,咏怀、吊古、送别、咏物、边塞、爱情等。风格婉约、豪放两者兼之。文学批评著作众多,以《论诗绝句三十首》最有代表性。散文众体皆备,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雄健。笔记小说有《续夷坚志》。散曲今存9首。历史著作有《壬辰杂编》(又称《金源君臣言行录》)。所编的《中州集》,是一部保存金代120年文化的金诗总集,(诗十卷,词一卷)选录金代诗人249人的作品,有诗人小传,颇多历史资料,便于“以诗存史”。《金史》有传,有年谱多种。今存《遗山集》。

猜你喜欢的书

三十岁的女人

三十岁的女人

《三十岁的女人》实际上是不同时间发表的六个短篇的组合。第一部分《最初的失误》,原题名《约会》,写于一八二九年末至一八三〇年初。一八三〇年二月十一日,《侧影》周刊登载了其中的片断:《都兰的一瞥》,同年十一月《讽刺》周刊又发表了另一片断:《拿破仑的最后一次检阅》。《约会》的全文,于一八三一年九月十五日至十月一日在《两世界》杂志上发表。一八三一年一月二十三日和三十日,《巴黎杂志》分两次刊登了短篇小说《两次相遇》,分别题名为《蛊惑》和《巴黎船长》,后合并为本篇的第五部分。一八三一年三月二十七日,该杂志又刊登了短篇小说《上帝的旨意》,后成为本篇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时年三十岁》,原题名《三十岁的女人》,于一八三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巴黎杂志》上发表。一八三二年五月,玛门-德洛奈书屋再版《私人生活场景》时,除收入了《约会》、《三十岁的女人》、《两次相遇》、《上帝的旨意》等篇外,还增加了题为《赎罪》的另一个短篇,后成为本篇的第六部分。在《两次相遇》中,除原有的两个段落(《蛊惑》和《巴黎船长》)外,又补充了描写爱伦娜之死的《教训》。从这一版开始,巴尔扎克已经在酝酿将这几个短篇合成一部长篇,并以玛门-德洛奈的名义,在出版说明中提出此项建议,甚至已为这部长篇设想了一个标题:《女性生活剪影》。

药味集

药味集

精选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此集“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风格向被形容为“闲适”,在他看来这可分为“小闲适”与“大闲适”,后者即“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又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其中欲说还休的情感成分,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苦味”。《药味集》最能体现周氏文章这一特色。

黑籍冤魂

黑籍冤魂

醒世小说,三编二十四回。彭养鸥著。 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改良小说社出版。列说部丛书。本书主题集中鲜明,构思巧妙。以吴廉一家五代人被鸦片所害为主要线索,以道光初年写到光绪后期,由鸦片初入国门写到其泛滥成灾,时间跨度为半个多世纪,有厚重的历史感。从横截面来看,小说涉及的生活层面极为宽泛,京官州吏,市井游民,士农工商,僧道师生,警察医生,每一类人中均有吸食鸦片者。成人有瘾,婴儿亦有瘾。人类吸烟,老鼠也受熏染。阳间有吸烟之人,阴间亦有吸烟之鬼。可见烟毒无所不在,深入骨髓。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有撼人心魄之力量。书中之人物塑造亦较为成功,如吴念萱、吴良、吴仲勋、吴良之女等人物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有些情节颇引人入胜,如第二十二回中姨太太房中设铃而引发风波的细节令人忍俊不禁,末尾一回的人鬼对话则令人不寒而栗,发人深思,都会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

谈辂

谈辂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三卷。明张凤翼撰。见《千顷堂书目》子部小说类。今存有《百陵学山》本、《快书》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等。卷中多杂议,然也有一部分传闻杂记,具小说味。这些杂记中,较多带有志怪色彩,如《阮瞻素执无鬼论》则:阮瞻素执无鬼论,每自谓此理可辩正幽明。忽有一客通名诣瞻,言及鬼神事,客作色曰:“鬼神,古今至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邪?仆便是鬼。”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

海子的诗

海子的诗

收录了海子自创作以来,所有短诗的精华作品。完整地展现了作者毕生诗歌创作的面貌。海子是青年中卓有影响的诗人,其作品及其身后的影响,不仅在文学史上保有位置,同时具有社会文化史的价值。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直接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海子的诗歌精神即浪漫精神。它要求通过一次性行动突出原始生命的内核和本质。海子的诗歌就是这种行动,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宠廓的前景,我们开始从当下的现实抬起头来,眺望远方。天空和大海的巨大背景逐渐在我们身后展开。

缁门崇行录

缁门崇行录

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百数十位有德行之出家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