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

- 姓名:达尔文
- 全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施鲁斯伯里城
- 出生日期:1809年2月12日
- 逝世日期:1882年4月19日
- 民族族群: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生于施鲁斯伯里城的一个医生家庭。先在寄宿学校上学,1825年到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至183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主要兴趣在博物学上。1831年,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环球旅行,历时五年,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动植物学的地质学方面的现实材料。自1836年10月2日回到英国后,把主要精力倾注在旅行日记的整理上,陆续出版过一些关于地质学方面的论著。1859年11月,《根据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简称《物种起源》)正式出版。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系统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思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变异的普遍性、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是达尔文学说里的三条最基本的原理。利用这三条基本原理,达尔文演绎出了进化论学说的全部内容。在方法论上,观察方法、调查方法、归纳方法、假说方法和演绎方法是达尔文常用的科学方法。但与前代和同代的生物学家相比,统计生物学方法、类比方法和历史方法,对于达尔文的研究来说,最具有典型的意义。把数理统计方法和生物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是达尔文的首创。他说:“因为对于人们显著有用的或惬意的变异只能有时偶然出现,所以如果饲养的个体很多,变异出现的机会也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数目对于成功是具有高度重要性的。”(《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3页)。但达尔文还从物种的人工选择中,运用类比方法,成功地把这永恒不灭的自然奥秘——自然选择,揭示了出来。他说:“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果然没有使我失望! 在此种情形和其他复杂的情形下,我总是发现在家养的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提供最良好的最安全的指导。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物种起源》第17页)赖尔运用历史方法,成功地解释了地质变化的原理。达尔文把历史方法借用到生物进化研究上来,成功地从现存的个体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等现象中,解释了物种进化的机制。其著述丰富,除《物种起源》外,主要有《关于物种变化的第一本日记》、《珊瑚礁的结构和分布》、《一个博物学者的环球旅行记》、《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和性的选择》、《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贝格尔航海记》和《回忆我的精神和性格的发展》等。
猜你喜欢的书
文编
文集。明唐顺之辑。六十四卷。顺之有《荆川先生文集》已著录。是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成书,收辑由周至宋之文,分体排纂,以论文为主,全集凡八十三万六千余字,卷首有唐顺之原序及目录,正文含制策、对、谏疏、论疏、疏、疏请、疏议、封事、表、奏各一卷,上书三卷,说一卷,剳子三卷,状三卷,论十三卷,年表论断、论断各一卷,议一卷,杂著四卷,策四卷,辞命一卷。书五卷,啓、状一卷,序三卷,记三卷,神道碑、碑铭各一卷,墓志铭三卷,墓表、传一卷,行状、祭文一卷。此本收录汉书之《董仲舒对贤良策》、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王安石《论馆职劄子》、苏轼《策略》、韩愈《赠太傅董公行状》等文。顺之为唐宋派代表,主张师法唐宋,且“文从字顺。”既推崇三代、两汉文学传统,也肯定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故在此编中,既选《左传》、《国语》、《史记》等秦汉文,亦选大量唐宋文,特别是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轼等八大家之文,并从此逐步确立了“唐宋八大家”之历史地位。然《四库全书总目》亦指摘其“以庄、韩、孙子诸篇入之论中,为强立名目。又不录《史记》、《汉书》列传而独取《后汉书》黄宪传,冠诸传之上。进退亦多失据。”有《四库全书》本。
懋斋诗钞
诗别集。一卷。清爱新觉罗敦敏撰。此集为残卷,署名“燕野顽民”之藏主题云:“蕴辉阁藏。自乾隆二十九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三年)戊寅起至三十一年(按:有误,应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止,共二百四十首。其割裂不完之篇,想皆删而不留者。然草本惜只一卷,约不止此也。予有《四松堂集》,今又得此残本,故略为粘补成卷,因并识之。”可知今所见本乃是“燕野顽民”之“粘补本”,并非原本形状,故多颠倒错谬之处。作者在《东皋集》小序中云:“自山海归,谢客闭门,唯时时来往东皋间。……大约烟波渔艇之作居多,遂以‘东皋’名之。”故知此集作者自题为《东皋集》。估计此残本只是《懋斋诗钞》中的一个小集。集中保存了作者与曹雪芹过从唱和的一些诗篇,对了解曹雪芹生平、经历、思想、性格颇有参考价值,故为《红楼梦》研究者所重视。其诗在思想艺术上也有一定的价值。此集为抄本,文学古籍刊行社于1955年影印出版。
围棋闯局
又名《补西厢弈棋》。全称《莺莺红娘着围棋》。杂剧剧本。元末明初詹时雨作。一折。系增补《西厢记》第一本之作。叙莺莺听琴后,与红娘下围棋,张生逾墙相见,惊散棋局。此剧《录鬼簿续编》著录。今存本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刻本《西厢记》卷首附载,谓“接头卷第三折越调后”,未署作者;明闵遇五刻本《西厢记》亦附载,题“晚进王生”;暖红室刊本《西厢记》亦附录“对弈”一折。
人海记
《人海记》,笔记,二卷。查慎行撰,人海,极言人之众多。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憔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诗中人海指京都人口众多,查慎行便以人海代京都。慎行在北京读书、做官三十年,故名其书日《人海记》。《人海记自序》:“余自甲子(1684) 北游太学,又九年举京兆秋试,又十年唱第南宫。其后供奉内廷者七年,从事书局者三年,迨癸已(1713)夏移疾乞归,年已六十有四矣。通计三十年来,客居京师,岁月过半。其间年目阳见,随手缀录,不下数百条,雪窗检点,裒集成卷,命日《人海记》。”有《昭代丛书》本、1989 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本。
东坡书传 [四库本]
十三卷。宋苏轼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着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着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据晁公武《读书志》,该书对王安石《书》说多所驳议。王书不传,难考苏、王之同异。苏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且长于议论,其书主要内容以阐释《尚书》义理为主,于兴衰治乱之理多所揭示,分析精辟;对名物制度也有所考据,句读也有独到之处。该书问世之后,在当时影响颇大,林之奇作《尚书全解》、蔡沈作《书集传》,于此书皆有所取。朱熹评价此书,以为是当时诸家《尚书》说解中最好的一种(见《朱子语录》)。唯该书考核水道,附益之以味别之说,颇遭后人非议。该书版本有明万历间刻本,明刻《两苏经解》本,明朱墨印本,《津逮秘书》零本,清顺治刊本,民国十一年(1922)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楞严经全译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属灌顶(秘密)部。称佛因阿难被淫女幻术所摄一事而说,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为宗,开示首楞严三昧的义理与修习方法。涉及世界众生的形成、诸趣因果、菩萨行位、定中魔事等问题,为一部从圆顿禅角度概述大乘心要的经典。宋代以来流传颇广,尤受禅宗、净土宗的重视,讲习注疏者甚多。注疏中重要者有宋子璇《义疏》二十卷、元惟则《会解》十卷、明德清《通议》十卷、通润《合辙》十卷、元贤《略疏》十卷等。原经收入《大正藏》第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