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澔

- 姓名:陈澔
- 别名:字可大,号云住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南康路都昌县
- 出生日期:1260
- 逝世日期:1341年
- 民族族群:
陈澔[hào](1260——1341年)字可大,号云住,又号北山叟。元代至顺年间,陈澔在都昌县城创办云住书院并讲学其中,又称经归书院。人称经归先生。南康路都昌县(今江西都昌)人,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陈澔系江州(今属德安)江右陈氏后裔,是为江右著名的教育世家、文化世家。远祖自北宋嘉祐间陈氏分庄时迁居都昌,陈澔祖辈几代述经,祖父陈炳,字奋豫,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治《礼》,屡有所得。父陈大猷,是饶鲁的学生,为朱熹的三传弟子。史书称他“师事双峰先生十有四年,……所得师门讲论甚多。”元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吴澄说他:“可谓善读书,其论《礼》无可疵矣。”陈大猷,字文献,号东斋,为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历仕从政郎,改惠州判官,著有《尚书集传会通》。”他曾于开庆年间在都昌创办东斋书院,陈大猷对《书》、《易》、《诗》、《礼》等都很有研究,尤精于《礼》。所以其子陈澔对书院的热心,对《礼》的传注可谓家学渊源,一脉相袭。宋末著名的爱国丞相江万里就是陈大猷的外甥,与陈澔是姑表兄弟。兄弟俩来往亲密,治学和做人相互影响,相互砥砺。陈澔生五子,三子陈师凯,字叔才,也究心理学,尝纂述《书经蔡沈旁通》行于世,后进多宗其学行,陈氏祖孙四世皆以办学与著述有功圣教被后世传为佳话。
陈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文学小言
王国维《文学小言》共17则,最初发表于《教育世界》第139号(1906年12月)。结构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13则论抒情文学,后4则论叙事文学,堪称是王国维早年的一部文学总论。
汇评金玉红楼梦
汇评金玉红楼梦正文以程甲本为底本。批语包括程甲本:(王德化)东观阁本《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王希廉(护花主人)《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姚燮“蛟川大某山民加评”《增评补图石头记》、张新之(太平闲人) 《妙复轩评石头记》,三家评点《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手批本:黄小田、刘履芬评语,程乙本 :陈其泰(桐花凤阁主)《桐花凤阁评红楼梦》;蒙语简本 :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其他批语:涂瀛(读花人)《红楼梦论赞》、诸联(明斋主人)《红楼评梦》、蔡家琬(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等。
长水日抄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一卷。明陆树声撰。卷前有自序,撰者称此书是其年衰退职后,归家“追忆见闻”所做的随笔札记。所谓“日抄”,乃“以余积日所得也”;树声别号“长水渔隐”,所以用“长水”冒题。存有明刊本、 《陆学士杂著》本、 《宝颜堂秘笈》本等。此书前面部分为杂论,论及《易》义以及《春秋》、《四书》等事;后面多记古人轶事,或亦杂以议论。这些记人部分,有轶事小说意味,其特点是善以言行叙人,写出人物品格。
金刚经大意
金刚经大意,一卷,清王起隆述并跋,内题答屠息庵读金刚经大意书,嘉与心经大意撮概合目。
梵网经直解
全称《佛说梵网经直解》。律学著述。明寂光撰。二卷(或四卷、十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的注释书。注释分为五个方面:(1)释经题目;(2)释译人名;(3)释经品题;(4)明分科义;(5)正解经文。本书于清乾隆二年(1737)准奏入藏,二十九年(1764)曾“重加删润……永为定本”,并于次年刻成。见载于清《龙藏》及日本《续藏经》。
中部经典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中阿含经》。分为三篇十五品,共收经一百五十二部。其中九十八部与《中阿含经》大体相同。《中部》的汉译本名为《中部经典》,其节选本由近代芝峰译出,收入《普慧藏》、《大藏经补编》。此本共收经五十部,始《根本法门经》,终《呵魔经》。《中部》的全本由今人通妙译出,收入台湾出版的《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九至十二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