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

徐铉
  • 姓名:徐铉
  • 别名:字鼎臣
  • 性别:
  • 朝代:五代至北宋
  • 出生地: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
  • 出生日期:公元916年
  • 逝世日期:公元991年
  • 民族族群:

徐铉(公元916年—公元991年),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父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遂为广陵人。初仕吴为校书郎,后仕南唐。中主李璟时,试知制诰。因窃议学士殷崇义所草军书用事谬误,触忤权贵,贬为泰州司户掾,旋复旧官。迁祠部郎中、知制诰。后流舒州,徙饶州。复召为太子右谕德,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主时,除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历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南唐亡,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历给事中。宋太平兴国八年,为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


铉博学多才,文章淹雅,冠绝一时。与其弟锴齐名,时号“二徐”,亦与韩熙载齐名江南,时称“韩徐”。文思敏速,凡有撰述,往往执笔立就,未尝沉思。常曰:“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故其诗多“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引同)。其文虽“沿溯燕、许,不能嗣韩柳之音,而就一时体格言之,则亦迥然孤秀”。所作《李后主墓志铭》“婉微有体”(《直斋书录解题》),颇为人所称赏。又精小篆,好李斯小篆与八分,人称“自(李)阳冰之后,续篆法者惟铉而已”。又称其“笔实而字画劲,亦似其文章。至于篆籀,气质高古,几与阳冰并驱争先”(《宣和书谱》)。


著述颇多。《郡斋读书志》著录《徐铉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记有《徐常侍集》三○卷、小说《稽神录》六卷、与汤悦合撰《江南录》十卷。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尚著录《三家老子音义》一卷、《棋经图义例》一卷、《棋势》三卷、《射书》五卷、与高远、潘祐等人合撰《吴录》二○卷等。宋时,御府尚藏有其书法之作,计有篆书七幅。集多散佚。今存《骑省集》(一作《徐公文集》)三○卷,其中前二○卷乃仕南唐时诗文,后一○卷为归宋后所作。《全唐诗》编其诗为六卷,见卷七五一至卷七五六。卷八九八又录存其《抛毬乐》词二首。《全唐诗补编·补逸》卷一六又补其诗二首四句,《续拾》卷四四亦补诗二句,移正一首。《全唐文》编其文为一○卷,见卷八七八至卷八八七。《唐文拾遗》卷四七又补其文九篇。生平事迹见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宋史》卷四四一、《十国春秋》卷二八本传。

徐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剑侠传

剑侠传

文言短篇小说集。明王世贞编。二卷。此书明吴琯《古今逸史》本题为唐人撰,不著名氏,二卷。《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存目著录即据此本,谓为“皆记唐代剑侠之事,与《太平广记》一百九十三卷至一百九十六卷所载豪侠四卷文尽相同”,断为“明人剿袭《广记》之文”。按,见于《太平广记》之《卢生》、《红线》、《聂隐娘》等唐人传奇,实仅十九篇,其中《扶余国主》叙隋事,还有多篇五代作品。《广记》未收之作尚有《老人化猿》,采自《吴越春秋》;《虬髯叟》、《韦洵美》二篇采自《灯下闲谈》。余外另有如采自《青琐高议》之《任愿》等书的十一篇五代两宋作品,共计三十三篇。明隆庆三年(1569)履谦子翻刻时又增附四篇,其中已有明人《剪灯余话》之《青城剑术》一篇。今人余嘉锡据《弇州山人四部稿》中《剑侠传小序》一文,以为此书当为王世贞所辑(《四库提要辨证》)。是书今传除履谦子翻刻本外,还有清汪士汉《秘书廿一种》本,四卷。《郑堂读书记》认为当系汪士汉所分。咸丰七年(1857)王996 明代文学龄刊本从之。《说郛》(重编本)、《唐人说荟》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均删存一卷。

广州记

广州记

记述广州一带奇闻轶事的笔记体著作。晋朝顾微撰。内容有关于五羊衔穗降临广州的传说,泥涂“石牛”求雨的神话,海中“文魮鸟”、“马”、“犀牛”和各种珍珠的传闻,百管谿温泉、怀化石墨和“益智”、“菖蒲”等植物形态、性能、用途的记述等。后辑入明朝陶宗仪的笔记丛书《说郛》

石刻铺叙

石刻铺叙

宋曾宏父撰。宏父字幼卿,自称凤墅逸客,庐陵人。是书虽远引石经及秘阁诸本,而自述其所集凤墅帖特详。凡所徵摭,皆有典则,而藏书家见者颇希。国朝初年,朱彝尊得射渎抄本,自为之跋。有珊瑚木难之喻。此本末有此跋及彝尊名字二印,盖犹其手迹。然跋中谓宏父名惇,以字行,则未免舛误。考宋有两曾宏父,其一名惇,字宏父,为曾布之孙,曾纡之子。后人避宁宗讳,多以字行,遂与此宏父混而为一。实则与作此书者各一人也。跋又谓陈思宝刻《丛编》,其援据颇广,顾不及此。考凤墅帖刻於嘉熙、淳祐间。《铺叙》诸石刻,断手於戊申仲春,亦在淳祐八年。若《丛编》则成於绍定辛卯,实理宗即位之七年,相距凡十七八年,何由预见曾刻?彝尊亦偶误记也。近厉鹗等刻《南宋杂事诗》,直题此书为曾惇撰,是承彝尊之讹矣。

证治摘要

证治摘要

临证综合类。二卷。日本中川成章编。成书于日本文久二年(1862)。系《皇汉医学丛书》之一。卷上为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证治等内容,卷下为妇人、小儿、诸伤、麻疹、疮疡等。书末另附录家方、制铁粉法、《方舆》所载后世方及辨附子瞑眩与中毒等医方杂论四篇。本书是日本《皇汉医学丛书》所辑中川成章先生的名著,内容丰富,切合临床,从本书之内容可以了解到历史上我国医学对日本医学发展的影响。现存《皇汉医学丛书》1936年世界书局铅印书。

咒枣记

咒枣记

明代白话中篇神怪小说。凡二卷十四回。封名题《萨仙咒枣记》,正文前题《锲五代萨真人得道咒枣记》,署“安邑竹溪散人邓氏编,闽书林萃庆堂佘氏梓”,作者即邓志谟,其版式亦同《铁树记》、 《飞剑记》。卷首有作者自序《萨真人咒枣记引》,署作于“万历癸卯”年。小说在广采民间传说、戏曲笔记的基础上,叙说了萨守坚得道的故事。萨真人为五代时人,前世为富户陆右,因拒少女求鱼水之欢,感动上天,暗赐金五百两。陆右锄地时见到一窖金,慨然分给鳏寡孤独和残疾病弱者,因而此世做了神仙。。《咒枣记》也是根据这些传闻汇集、加工、整理而成的。《咒枣记》只存明建阳萃庆堂余氏刻本一种版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书的版式、插图与《飞剑记》全同,惟目录后多幅“萨真人像”而已。此书据内阁文库本影印,与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的本子同出一源。

顾随说禅

顾随说禅

这本《顾随说禅》囊括了《揣龠录》及许多知名佛经、禅理,顾随用其简练、雅致的语言对其进行阐述。 散文大家张中行在这本书的序中说“顾先生虽是在家人,讲禅却还是坐在禅堂之内;行文似是为上智说,轻轻点染,希望读者闻一以知十;顾先生的笔下真是神乎技矣,他是用散文,用杂文,用谈家常的形式说了难明之理,难见之境。我们读禅宗语录,都会感到,这些和尚都有个性,赵州是赵州,马祖是马祖;读顾先生的这部大著,这种印象尤其真切,只要一句半句,就知道这是苦水先生,绝不是别人。” 他是周汝昌、叶嘉莹、黄宗江等名家的导师,著名学者张中行作序,经典、独到的禅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