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

- 姓名:侯方域
- 别名:字朝宗,号雪苑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商丘(今属河南)人
- 出生日期:1618年4月
- 逝世日期:1655年1月
- 民族族群:
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明末清初文学家。字朝宗,号雪苑。商丘(今属河南)人。明末诸生。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他生性豪迈不羁,“不耐寂寞”,少年即有才名。曾主盟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明末四公子”。入清后,应顺治八年(1651)河南乡试,为副员生。3年后抑郁而卒。
侯方域早年即以诗与时文名扬海内,后肆力古文。他的古文与魏禧、汪琬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家”。但他早期古文以才气见长,流于华藻,工力不够。他自己曾在《任王谷论文书》中说:“仆少年溺于声伎,未尝刻意读书,以此文章浅薄,不能发明古人之旨”。“然皆从嬉游之余,纵笔出之,以博称誉,塞诋让,间有合作,亦不过春花烂漫,柔脆飘扬,转目便萧瑟可怜。”后学韩愈、欧阳修,颇有成就,如《答田中丞书》、《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指斥权贵;《与吴骏公书》、《与方密之书》等抒写怀抱,都写得洋洋洒洒,流畅恣肆,富有气势,宋荦《三家文钞序》称之“奋迅驰骤,如雷电雨雹之至,飒然交下,可怖可愕,霅然而止,千里空碧”。但有些文章蕴藉深厚不够。他的传记文,大抵学习《史记》和唐代传奇,善于刻画人物,能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加以表现,具有浪漫气息。如《李姬传》,写“侠而慧”、“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的李香君,文笔洗炼,绘声绘色,将人物的精神风采,刻划得生动传神,有无限余韵。邵长蘅曾评其文说:“明文极敝,以讫于亡。朝宗始倡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侯方域传》)
侯方域也工诗。他的诗多感慨时事,如《哀辞》歌颂史可法的抗清光辉业绩,斥责马世英、阮大铖之流奸党,语极沉痛悲壮。《冬日湖上》写自己受阮大铖拘捕,避居宜兴等地的情景,透露出国事日非、恢复无望的满腔怨愤。《估客乐》则借南朝乐府旧题,写在苛捐杂税之下的商人、农民的悲惨境地。其诗不如其文汪洋恣肆。著有《壮晦堂文集》10卷、《四忆堂诗集》6卷。
侯方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伤寒舌鉴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多有承继。张登认为舌诊为临床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根据其父医案,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于康熙七年(1668)撰成此书。全书共约二万字。书中详列伤寒观舌之法。分为白胎舌、黄胎舌、黑胎舌、灰胎舌、红色胎舌、紫色胎舌、霉酱色胎舌、蓝色胎舌八种,书末附妊娠伤寒舌。全书共载一百二十种舌象图。各有总论,又附图说明,并论述每种舌象经常相兼出现的脉证及诊断意义与治疗方剂。古医学著作往往于诊候之外,兼及辨色聆音,而不及于观舌诊病。其舌白胎滑之说始见于张机的《伤寒论》,但其法陈旧不详,亦未谈及舌胎之区别。杜本的《伤寒金镜录》虽列三十六种舌象图但并不详备,《观舌心法》列三十七种舌象图,然而所述病源芜杂。张登以己之经验,参证《伤寒金镜录》、《观舌心法》二书正其错误,削其繁芜,以成此书。引书为重要的舌诊著作,对舌诊之发展颇有影响。对诊断伤寒证候补益很大。有《张氏医通本》(清光绪十一年),扫叶山房刻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熹庙谅阴记事
《熹庙谅阴记事》以编年形式记载自明泰昌元年九月光宗驾崩,明熹宗继位,至该年年底这一时期朝廷中发生的争斗。
礼记训义择言
八卷。清江永撰。是书自《檀弓》至《杂记》,于注家异同之说,择其一是,为之折衷,与陈澔之注颇有不同,然其持论多为精核。如《檀弓》“殷练而祔,周卒哭而”,江永引《左传》、《大戴记》解诸儒之异同,其说甚为有据。又说《玉藻》曰“袭裘不入合门”,江永认为“裼衣上郡谓正服,不得更有中衣”,又列孔颖达之疏相较,可见江说之甚确,足正孔疏之显误。诸如此类疏解明确,辨误精恰者,不一而足,尤见江氏深究古义之功。是书亦有臆度之不足,然终不损大旨。有乾隆辛亥刊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二十卷,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特明提婆破僧之事。
宝藏论
全一卷。后秦僧肇(374~414)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阐说法性真如之体用等,分为广照空有品、离微体净品、本际虚玄品等三品。论中所说常为唐末洞山良价、云门文偃之语录及宋代延寿之宗镜录等所引用,足证其受禅家之倚重。然此论异于僧肇撰之肇论中诸论,且未著录于刘宋陆澄‘法论目录’(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所收)、梁高僧传卷六僧肇传、隋书及唐书之经籍志等。又本书行文与肇论及僧肇所撰诸经论序之语句颇不相似,反多禅家用语,故疑系唐代禅家伪托之作。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
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莲华者。譬权实法也。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况意乃多。略拟前后。合成六也。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文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文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