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本加乃子

- 姓名:冈本加乃子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
- 出生日期:1889年3月1日
- 逝世日期:1939年2月18日
- 民族族群:
冈本加乃子(日语:岡本かの子, 英语:Kanoko Okamoto, 1889年3月1日—1939年2月18日)是一位日本小说家,歌人。与同时代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等作家相交往,以其成熟名作《老妓抄》闻名于世,被称为日本明治以来首屈一指的名作;《家灵》一篇入选日本教科书,为日本国民必读作品。旧姓大贯,188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府一个富豪家族,1906年拜师于与谢野晶子,后发表新体诗和和歌作品,1908年和父亲在轻井泽避暑时认识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冈本一平,后在和田英作撮合下结婚,1911年生下长子冈本太郎。后研究佛教著作,1936年后陆续发表多部小说。
丈夫为当代风靡一时的漫画家冈本一平,其子冈本太郎则为二十世纪日本最有名的前卫艺术家。冈本加乃子因婚姻危机,曾自杀未遂。她的丈夫因而知过痛改,忠心守护加乃子,之后更纵容她的情夫搬入同住,而形成奇妙的“三人行”生活。加乃子于次子死后开始了佛教研究,并成为佛教研究家,她的作品多处可见宗教的影响。1936年发表以芥川龙之芥为笔下主角的小说《病鹤》,正式问世于文坛,开启了小说创作之路,并在短短几年发表了大量佳作,〈老妓抄〉即为其中之一。1939年,因脑出血去世。她的作品充满现代感,笔触十分华丽绚烂,作品多于殁后在一平的安排下发表。加乃子生前个性太过刚强,生活方式奇特,而常为人们讨论的话题,日本作家濑户内晴美的《加乃子缭乱(かの子缭乱)》便是以她为题材的小说。
猜你喜欢的书
白居易诗全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停骖录摘抄
明陆深撰。《停骖录摘抄》一卷,又续一卷,此书是陆深罢山西提学佥事南归时所作。前录成于明嘉靖九年(1530),续录成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杂录诗话、文评、朝章、国典、经义等,也间有考证。其朝章、国典部分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加耗一条云:“加耗二字起于后唐,明宗入仓,见受纳主吏折阅,乃令石取二升为鼠雀耗。我太祖则每斗起耗七合,石为七升,盖中制也。江南粮税每石加耗已至七八斗,盖并入杂办,通谓之耗,意不止于鼠雀为也。本书多记明代朝章典制、赋税经济、人物事迹等,间及前代事,保存有不少可信的史料。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整理。
贞观政要
10卷。唐吴兢撰。约成书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另说成于开元末天宝初或开元八年。吴兢(670~749),汴州浚义(今河南开封市)人。本书是一部政书,汇集了唐初的政治言论,实际上是对唐太宗君臣治国经验的全面总结。在当时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全书10卷40篇,258章,共8万字左右。具体篇目分别为君道第一,政体第二,任贤第三,求谏第四,练谏第五,君臣监戒第六,择官第七,封建第八,太子诸王定第九,尊敬师傅第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规谏太子第十二,仁义第十三,忠义第十四,孝友第十五,公平第十六,诚信第十七,俭约第十八,谦让第十九,仁侧第二十,慎所好第二十一,慎言语第二十二,杜谗雅第二十三,悔过第二十四,奢徒第二十五,贪鄙第二十六,崇儒第二十七,文史第二十八,礼乐第二十九,务农第三十,刑法第三十一,赦令第三十二,贡赋第三十三,辩兴亡第三十四,征伐第三十五,安边第三十六,行幸第三十七,田猎第三十八,灾祥第三十九,慎终第四十。全书篇幅不大,内容却非常丰富,大凡唐太宗当政以后,大臣们论及治国安邦的各种措施,几乎全予辑录。对唐初立国方针、君道政体、刑罚贡赋、官品选任、君臣作风、君民关系、道德规范、学本文化、征伐安边等等,皆有详细的阐述。在总结“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时,对唐太宗的政绩及其晚年的衰退腐化,均直书不讳,尤为难能可贵。
中国哲学史校注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奠基之作。不同于时下“选出而叙述之”、“以西解中”的主流范式,谢著既立足于中国思想学术史固有脉络,又融贯西学原理,深具“中国效度”与“哲学效度”。此“谢无量范式”(Xie Wuliang"s Paradigm)所开辟的“以中化 西”之中国传统思想现代化道路,为我们当下思考中国哲学如何返本开新,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中国哲学史校注》旨在为学界谢著研究提供精校精勘之善本,主要工作,是对谢著全文之校勘、注解。 1.校勘:以谢著1916年初版为底本,以1927年八版、1967年台一版、1976年台四版、《谢无量文集》第二卷等四种谢著版本为对校本。 2. 注解分两类:其一,对谢著所有引文,皆注明出处。引文所据文献,以《文渊阁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清人注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理学丛书》等传统基本原典为主。其二,凡订正谢著之讹脱倒衍、考辨异文、存疑、考证者,皆出注说明。
佛教常识答问
该书是一本关于佛教基础知识的普及读物。作者是已故中国佛教学协会会长赵朴初。赵朴初精研佛理,阐扬佛法,普及佛学基本知识。他一生致力于破解佛学的迷信魔障,倡导积极入世的人间佛学,为世人指点了一条生活修养和抵达澄明之境的正途。其著作《滴水集》、《片名集》、《佛教常识答问》等早已成为学佛者的入门指南。本书共分四章,251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佛教基本知识,是一般人了解佛教的历史源流、基本教义的好教材。
妙色王因缘经
一卷,唐义净译。说佛昔为妙色王时,求法忘劳,舍妻子并自身,奉食于夜叉,依此因缘,今成佛,一切大众至心听闻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