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

顾贞观
  • 姓名:顾贞观
  • 别名:字远平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无锡(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637
  • 逝世日期:1714
  • 民族族群: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字远平,一字华峰,或作华封,号梁汾。无锡(今属江苏)人。清圣祖康熙五年丙午(1666),顺天乡试第二名,擢为内阁典籍。康熙七年(1668),丁外艰。康熙十五年(1676),复入京,馆于相国明珠家,与其子纳兰性德交好,曾以《金缕曲》(寄吴汉槎)两阕求性德解救因科场案被远戍关外的吴兆骞,为时论所嘉许。康熙二十三年(1684),还里,不复出,读书终老。临殁时自选诗一卷,授门人杜诏,诏付梓以传,不足四十篇,皆味在咸酸之外者。贞观少时已名噪东南慎交社,入都题诗寺壁,有“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为龚鼎孳所赏,并为之延誉于朝。其诗多寄赠怀人、歌咏四时风光之作,诗似小词,风流旖旎,伤于柔弱,如:“帽檐欹侧看倾城,巷陌寻常小燕迎。记得疏狂旧踪迹,鸳鸯池上月微明。”(《疁城感旧》)“古城柳暗越江春,拂地千丝飏麴尘。 惆怅远山青不尽,倚篷闲却画眉人。”(《书婺州城外禅月第一层浮图》)诗笔韶倩清丽。其晚年自订之诗以古淡瘦硬为主,颇有梅尧臣韵味,可看作诗人晚年之追求。如:“一灯山牖出,隔竹露先泫。坐听香台人,法华中夜转。清泉漱寒玉,细入吴音软。嚼蜡况横陈,凡襟何时遣?”(《夜闻梵音》)贞观文兼诸体,擅长于词,与陈维崧、朱彝尊齐名。人称“词家三绝”。其《弹指词》远播域外。著有《纑塘集》、《积书岩集》。 《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有传。

顾贞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疑点

疑点

一个雨夜,一对新婚夫妇驾驶着失控的轿车冲进了大海,丈夫溺亡,妻子球磨子死里逃生。此事迅速被媒体引爆,人们怀疑球磨子为了获取高额的人身保险而谋杀丈夫。据悉这个女人十分貌美,性情凶恶,曾涉嫌欺诈、恐吓、故意伤害,前科累累。真相似乎确凿无疑,球磨子却坚称自己无罪。于是,舆论与司法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江村销夏录

江村销夏录

三卷。清高士奇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 《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是间加评定之语,并将自己所作题跋附入其中。古代著录书画之书,至此体例才开始严密有致,所以后来的 《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多仿效之。又此书所录皆为高士奇亲见,考记更为精审。卞永誉的 《式古堂汇考》已将此书全部载入,可见此书极为鉴赏家所重。此书前有康熙三十二年(1693) 自序。书名 “江村”乃是高士奇之号。书中内容是从晋王羲之《袁生帖》记起,至明代陆治《榴花白雉图》止,只按时代为序,不分类,卷与卷之间亦无明显界限。书中对明代名家如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诸家皆有所记,只缺董其昌,按其凡例说:董文敏公书画为近代第一,所见真迹甚多,另为一卷。但后世并不曾见,可能是未及刊行。另外书中亦有少量失实处。此书主要版本有:乾隆年间刘氏修洁斋刊本、日本宽政十二年江户须原茂兵卫等刊本、《风雨楼丛书》本。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该书选录自陈子龙(608~1647)至吕碧城(1893~1943)近三百年(主要是有清一代)名家词66家498首。各家名作,多收此书。“本编体例,略依《唐宋名家词选》,各家并缀小传,间采诸家评语”(《凡例》),使读者受益良多。编者在《后记》(1948年作)中对近三百年词坛情况,有极精辟论述:“近三百年来,屡经剧变,文坛豪杰之士,所有幽忧愤悱缠绵芳洁之情,不能无所倚托,乃复取沈晦已久之词体,而相习用之,风气既开,兹学遂呈中兴之象。”在评述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亦称浙派)和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之后,进一步指出:“然则词学中兴之业,实肇端于明季陈子龙、王夫之、屈大均诸氏,而极其致于晚清诸老,余波至于今日,犹未全绝。论近三百年词者,固当以意格为主,不得以其不复能被管弦而有所轩轾也。”这对读者从总体上把握清词的成就、特点及演变情况,是很有裨益的。但该书未收张煌言、林则徐、秋瑾、柳亚子等名家词作,是其不足。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二卷,宋源清述并简序后序,附日本议宋国新书考。

西方合论

西方合论

凡十卷。明代袁宏道撰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乃承永明延寿等之主张,对禅儒之徒不知念佛实义而妄加非难者,阐述禅净双修之要旨,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计分十门:刹土门、缘起门、部类门、教相门、理谛门、称性门、往生门、见网门、修持门、释异门。又智旭尝评点此书,收之于净土十要第十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梵名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opades/a 。凡三卷。有二部:一为,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为,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偈颂者。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金刚般若经论、金刚般若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为无著所造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之注释书,与唐代义净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系同本异译。然无着别造有隋代达磨笈多所译之金刚般若论(又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二卷或三卷),故本书所注释之金刚般若经论颂传为无著所造,恐系二者混淆之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