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绰

- 姓名:孙绰
- 别名:字兴公
- 性别:男
- 朝代:晋代
- 出生地: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
- 出生日期:公元314
- 逝世日期:371年
- 民族族群:
孙绰(公元314—371年),字兴公,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祖父孙楚,曾为西晋冯翊太守,以文学著称于世。孙绰早年与兄一道南渡,居于会稽。曾任太学博士、廷尉卿、领著作郎等。性情高雅,尝鄙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孙绰以文学著称于世,诗赋文章皆为时人所重,无出其右者。王、郗、庾、温等世家大族权臣死了,都要请孙绰作碑文。孙绰还敢作敢为,当桓温欲经略中国而请迁都洛阳时,只有孙绰敢于上表反对。孙绰崇信佛教,与名僧支遁、竺道潜交往。孙绰撰有佛教论著《名德沙门论目》、《道贤论》、《喻道论》。前两部已佚,今仅存《喻道论》,全文以问答体阐述了佛与佛道(教义)及与儒家的关系。问者为儒士,答者为孙绰本人。孙绰肯定了佛道的高深,并第一次在中国佛教史上提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的论断,是研究当时释儒相争的宝贵材料。
〔正 史〕
绰字兴公。博学善属文,少与高阳许询①俱有高尚之志。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尝鄙山涛,而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元礼门为龙津,则当点额暴鳞矣。”②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绰答曰:“枫柳虽复合抱,亦何所施邪!”绰与询一时名流,或爱询高迈,则鄙于绰,或爱绰才藻,而无取于询。沙门支遁试问绰:“君何如许?”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绝重张衡、左思之赋,每云:“《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③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为作金石声也。”荣期曰:“恐此金石非中宫商。”④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除著作佐郎,袭爵长乐侯。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⑤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飏之,穅秕在前。”
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补章安令,征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扬州刺史殷浩以为建威长史。会稽内史王羲之引为右军长史。转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时大司马桓温⑥欲经纬中国,以河南初平,将移都洛阳。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绰乃上疏曰:
伏见征西大将军臣温表曰:“便当躬率三军,讨除二寇,荡涤河渭,清旧京。然后神旂电舒,朝服济江,反皇居于中土,正玉衡于天极。”斯超世之弘图,千载之盛事。然臣之所怀,窃有未安……。
桓温见绰表,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知人家国事邪!”寻转廷尉卿,领著作。
绰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⑦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年五十八,卒。
《晋书·孙楚传附绰传》卷五六
[注 释]
①许询:东晋高阳(治今河北蠡县南)人,字玄度,好黄老,善言玄。寓居会稽,与诸名士显官游处山水间,终身不仕。②“山涛”句:山涛(公元205—283年),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字巨源,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司马懿与曹爽争权时隐,司马师(懿子)执魏政时仕。元礼,指东汉名士李膺。李膺,字元礼,东汉颖川襄城(今属河南)人。汉桓帝时,为司隶校尉,为人正直,与太学生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太学生称之为“天下楷模李元礼”。③“张衡”句:张衡(公元78—139年),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南)人,字平子。曾著《二京赋》(两京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左思,西晋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字太冲,家世儒学。作《三都赋》(分为蜀都、吴都、魏都三篇),士人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④宫商:宫、商为古代音阶名称词。中国五声音阶为宫、商、角、徵、羽,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此句意为虽辞句掷地有声,然不合韵律。⑤习凿齿(公元?—382年):东晋襄阳(今属湖北)人,字彦威。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官至荥阳太守。⑥桓温:桓温时为东晋权臣,屡次北伐,有代晋自立之意。⑦温、王、郗、庾诸公:指温峤(卒于公元329年)、王导(卒于公元339年)、郗鉴(卒于公元339年)、庾亮(卒于公元340年)等当时权倾一时的人物。
猜你喜欢的书
伦理学
《伦理学》(Ethica in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77年。 《伦理学》全名为《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该书用几何学的方法写成,认为只有凭理性的能力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人有天赋的知识能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伦理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最后得出《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自由,为人的幸福指明了道路。可以说,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和最终归宿。
洛阳名园记
宫苑志。北宋李廌撰。一卷。廌字格非,号文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中年绝意进取,著有《济南集》。此篇于元祐后卜居洛阳时成书,四千余字,记事止于元祐中。选择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刘氏园、丛春园、天王院花园子、松岛、水北胡氏园、大字寺园、吕文穆园等十六处。分记名园历史、规模、亭榭、河湖、地势及园中陈设、花鸟虫鱼、考古文物、书画等。颇多园林建筑、北宋洛阳盛况及有关植被、气候之史料。可供开发洛阳旅游业参考。有《名山胜概记》本,1955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铅印本。
中国学术之趋势
李宗吾著,成都日新印刷工业社1936年7月出版,148页,1946年7月收入晨钟书局的《厚黑丛书》。这是一部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简史著作,全书共分4篇:老子与程明道;宋学与蜀学;宋儒之道统;中西文化之融合。作者在书中将中国学术的发展划分为3个时期:一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周秦诸子的思想,为中国学术独立发达时期;二是以程颢为代表的赵宋之儒思想,为中国与印度学术融合时期;三是西方文化传进以后的中、西、印三方学术融合时期。该书的这个分期是很独特的,对我们把握中国学术思想之流进大有帮助。
皇朝经世文统编
清末邵之棠辑。一百零七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清政府下令举行经济特科考试,邵氏应时而取《皇朝经世文编》、《续编》、《三编》诸文别择、补辑,依经济八科之分科重为分部,而成此编。凡文教、地舆、内政、外交、理财、经武、考工、格物及通论、杂著十部。各部别隶子目。清开国至光绪间切于时政之文略具。外国人论著亦择要采入。有光绪二十七年秋上海宝善斋石印本。
太上洞玄灵宝转神度命经
太上道君述五戒,劝人礼拜十方救苦天尊。又述诸神考校罪福,人随业转生。劝人临终忏悔积功,请道士为之送终。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一卷,唐金刚智授,日本龙海题记,净严题记,慈忍题记,快道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