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文

陈耀文
  • 姓名:陈耀文
  • 别名:字晦伯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河南确山县人
  • 出生日期:1524
  • 逝世日期:1605年
  • 民族族群:

陈耀文(1524-1605年)字晦伯,号笔山,河南确山县人。明后期著名文献学家。据《本朝分省人物考》等记载,幼聪敏好学,有神童之称。陈耀文曾登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年,1550年)进士。考《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登科录》记载:贯河南汝宁府确山县,军籍,国子生。治《易经》。字晦伯,行一,年二十七,正月初六日生。曾祖仁(岁贡生)、祖万言(卫经历)、父惟精、母张氏。重庆下。弟耀武、耀勋、耀儒、耀德。娶李氏。河南乡试第十五名。授中书舍人,选工科给事中。建言与权臣相抵牾,谪为魏县丞。历淮安推官、宁波苏州二府同知、南京户部郎中,官至陕西太仆寺卿。辞官归里,肆力著述。学识宏博,工于考证,又喜词曲。官有余闲,得博极群书。自经史外若丘、索、《竹书》、《山海经》、《元命苞》、《穆天子传》等类,以及星历、术数、裨官、齐谐,无不该览。时有撰造。或思不属,夜辄梦一叟共相拟议画,鬼神通之也。升工科给事中。感慨时事,数上危言,忤时相意,谪魏县丞,量移淮安推官,宁波、苏州同知,迁南京户部郎中、淮安兵备副使。淮扬多盗,其里中豪恣其利,往往称逋逃主。耀文悉治之。民为立德政碑。寻升陕西行太仆寺卿。耀文故倦游,不乐边塞,遂请告归。有指挥馈以造船馀金千两,麾而却之,抵家杜门,日以著述为事。初不问家人产,即干旄在门,犹高卧不起。年八十二卒。所著有《天中记》、《正杨》、《学林就正》、《学圃萱苏》、《经典稽疑》、《花草稡编》诸书行于世。

陈耀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鼠之间

人鼠之间

中篇小说,1937年出版,同年被作者改编成剧本。英国BBC读者票选英国人最喜爱的100部小说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关于承诺、孤独、希望和失去之书。 莱尼身高两米,力气大得吓人,但心智像个孩子。 乔治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是他唯一的朋友。乔治带着莱尼到处打零工糊口。莱尼单纯善良,可常常闯下大祸。莱尼每次闯祸,乔治就必须带着他逃亡,永无休止地流浪。 乔治和莱尼有一个卑微的梦,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够钱买一小块地。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种种菜,养鸡养猪,养莱尼最心爱的兔子。他们可以不必再流浪。 他们又流浪到一座农场。这一次,永无休止的流浪终于到了尽头,梦想也到了尽头。乔治终于帮莱尼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莱尼永远不会再闯祸,永远不会再受伤害,永远不需要再逃亡 。

教坊记

教坊记

笔记。唐崔令钦撰。一卷。令钦,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初官著作佐郎,历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终官国子司业。是书作于安史乱后,记述开元时有关教坊设置、乐工舞伎教习、排练、演出制度。全文近三千字。录有教坊曲名三百二十四个。并记释“大面”、“踏摇娘”、“乌夜啼”、“春莺啭”等戏曲源出本事。所见三百余曲中,杂曲包括歌曲、舞曲、戏曲、傀儡、鼓曲、琴曲等;大曲亦包括有舞曲、戏曲及雅乐有关部分。敦煌文书所见曲调见于此书者居多。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戏曲的重要参考资料。历传丛书本多,一九五六年中华书局出版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对其作者籍贯、仕履,以及该书版本,所记音乐制度与人事、曲名等考辨甚详。并补录唐五代名曲一百四十六个。一九五九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读书管见

读书管见

二卷。元王充耘 (1304-?)撰。充耘字耕野 (一说字与耕),江西吉水人。元统甲戌(1334) 以治《尚书》登二甲进士,授承务郎,同知永新州事。不久弃官,归家侍养老母、著书授传,潜心研究《尚书》。其所著述,除 《读书管见》之外,尚有《四书经疑》,《书义主意》、《书义矜式》等。王氏潜研《尚书》数十年,颇多心得,此书乃以其成果荟萃而成者。书中谓《尧典》乃《舜典》之缘起,本为一篇,故称《虞书》;谓“九族既睦”之“既”当训为“尽”;谓“象以典刑”为各象其罪而加之以刑,非“垂象”之意,等等,见解颇为精到,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后经充耘从子光荐补葺,非充耘原书。有《通志堂经解》本。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六卷,宋怀远录并序。全称《首楞严义疏注经释要钞》,简称《楞严经义疏释要钞》。佛典注疏。宋嘉祐六年(1061)怀远录。是宋子璿撰《首楞严义疏注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义疏》虽流通已久,然缺钞,故应子璿之弟子所请,集成钞文,释疏之要义。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一卷,失译。说宝藏天女之陀罗尼及修法。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大乘佛教经典。全经共分3品,第1德行品赞颂诸菩萨的功德,讲述此经的说法因缘;第2说法品,讲述修行“无量义”法门的方法,认为修行此法门可使菩萨速成无上菩提(觉悟);第3十功德品,颂赞此经的功德。内容讲众生“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此一法者,即无相也”。称世界万有“性相空寂”,认识于此,可速摆脱*轮回,达到解脱。与《妙法莲华经》、《观普贤经》合称“法华三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