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炎南

沈炎南
  • 姓名:沈炎南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省慈溪县人
  • 出生日期:1920
  • 逝世日期:1992年
  • 民族族群:

沈炎南(1920—1992年),浙江省慈溪县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共产党党员。1940年毕业于中央国医馆,后悬壶重庆,以其精湛医术名噪一时。1945—1948年兼任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创办《新中华医药月刊》,亲任社长,为捍卫中医事业奔走呼号。1948年秋受聘为香港中国国医学院教授。1956年调至广州中医学院任教,历任广州中医学院中医文献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学院教授等职。沈炎南对经典著作研究颇深,尤其对《黄帝内经》《难经》的研究有独特的见解,强调要将经典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他根据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创立了包括清金保肺、培土生金、补肾固精、平肝养阴、养心安神、滋阴降火、宁络止血的治肺结核七法,在临床上获得佳效。他精读东垣著作,崇尚脾胃学说,深刻体悟脏腑学说,擅治奇难杂病,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沈炎南一生著作颇丰,承担卫生部部级科研课题“《脉经》整理研究”。历时8年,完成《脉经校注》《脉经语译》两书的编纂工作,又选辑宋代至今伤寒医案800多件,写成《伤寒论医案选评》,结合本人的体会,分类加以评述,通过对正治、误治医案的分析,使人进一步领会《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法则。1988年再主编《温病名著精华选析》,从明、清时期温病名家的著作中,选取精华部分进行系统整理,加以注释、分析,以阐明其理论观点与临床价值。除此之外,尚有《肺病临床实验录》《中医学的整体观》《名老中医沈炎南补土经验》等专著传世。

沈炎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淮关小志

淮关小志

本书为《淮安文献丛刻》丛书第三部,《淮安文献丛刻》有选择地点校出版淮安地方旧的府、州、县志,以及记述淮安历史上漕、河、盐、榷、驿等方面内容的专志、乡镇志、关志、山水志等。同时,对淮安地方的野史杂记、风土记、笔记等,也有收入。《淮关小志》不分卷,而是采用条目式方式进行编纂,每一条即为一目,每一目记一事。《淮关小志》将《续纂淮关统志》与《淮安府志》的异同进行了对比,显示出冒广生深厚考据功底。此外,《淮关小志》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增补了《统志》所未记载的事情,有论者认为:“《淮关小志》与《续纂淮关统志》衔接起来,就成为了一部内容基本完整的《淮关志》。”

茅盾讲中国神话

茅盾讲中国神话

茅盾先生20世纪20年代研究力作,是在解读中国神话领域内一次大胆的探险,可看作是讲中国神话的“开荒”之作。神话反映了现代文明民族在原始时代探求宇宙秘密的野心,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文学与文化的灵感源泉。中国神话之丰富美丽,不亚于希腊、北欧,可惜散逸过半,仅存零星。茅盾先生借鉴西方人类学观点,对中国神话进行了细致精微的分析考证,在分析过程中又以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来比照中国神话,厘清了中国神话系统的诸多基础问题。试图捡拾那些散逸在历史长河中的神话断片,还原一幅华夏文明川流不息的神话长图。书中很多观点具有开创之功,如“蚩尤其实是巨人族”“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就是巨人族与神之战争”“夸父与夸娥合一论”等,至今沿用。近百年过去了,茅盾先生对神话的研究与创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至今读者与研究者无法忽视的里程碑作品。

西溪易说

西溪易说

十二卷。宋李过撰。李过,《宋史》无传,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惟董真卿《周易会通》曰,过字季辨,兴化《今属福建)人。《易说》十二卷,其庆元四年(1198年)《自序》谓几二十年而成。可知是积心思虑之作。然四库馆臣所见本已佚去其《序》,书中亦多阙文,已非董氏所见之旧本,盖传抄讹脱。此书首为“序说”一卷,分上、下经,依文讲解,而不及系辞以下。冯椅称《西溪易说》多所发明,然以毛渐《三坟》为信,误矣。冯说诚是。《四库全书》及 《经义考》俱作十二卷。其书首为 “序说”一卷。分上下经,依文讲解,而不及《系辞》以下。《四库全书》收入。胡一桂讥其于经文多所窜乱,冯椅则称其多所发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乱经之罪与诂经之功,约略可以相当”。

唐宋词欣赏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唐宋词欣赏》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是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这三十九篇小文,大半是怀霜同志当年记录整理的。夏先生的说词,潇酒从容,举重若轻,能入而能出,能放复能收,如东坡这作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有水流云起、触处生春之妙。

一片爱国心

一片爱国心

三幕话剧。熊佛西编剧。发表于1926年《东方杂志》第23卷10、11期。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剧本从家庭内部矛盾这个生活侧面,通过对人物内心复杂矛盾的开掘和激烈的外部冲突,深刻地揭示了一场爱国与卖国之不可调和的尖锐斗争。女主人公唐亚男是聪明热情的女学生,母亲秋子是一个日本籍妇女,母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亚男对母亲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连被同学们骂为“卖国奴”的痛苦都能忍受。亚男的父亲唐华亭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者,他对其妻秋子的救命之恩无限感激,相爱甚笃。但是,当涉及国家民族利益这一大是大非问题时,女儿和父亲的爱国热情便如火如荼的迸发出来。母亲要让身为实业督办的儿子唐少亭在一张出卖祖国矿山权益的契约上签字,父亲夺过契约,欲以火烧;母亲抢过来,要送日本公使馆,女儿夺回契约,撕了个粉碎!全剧谴责了出卖民族利益的卖国行为,表现了反对侵犯国家主权的强烈反帝意识。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