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芳禅杰

- 姓名:特芳禅杰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爱知县
- 出生日期:1419年
- 逝世日期:1506年10月5日
- 民族族群:
特芳禅杰(1419年~1506年10月5日)是室町时代临济宗僧侣。历任大德寺第46代住持、妙心寺第10代住持,妙心寺四派之一灵云派的创始人。 出生于尾张国热田市(现爱知县)。他年轻时出家,在京都东福寺修习瑞岩,30岁后开始在龙安寺跟随法天玄正修行禅宗。此后,他前往朝圣,接受分阳寺云国元正和大寿寺桃隐元作的修行,然后返回龙安寺,并于1473年(第五代)得到宗鹿由纪惠的认可印章。 其后,担任丹后国船内郡龙光寺、摄津国西宫开成寺的住持。1478年(文明10年)成为大德寺第51代住持,1480年(文明12年)担任犬山瑞泉寺住持,之后成为第12代住持。妙心寺。此后,在细川政元的赞助下,重建龙安寺,并于1488年(朝京2年)成为中兴会山。据说龙安寺的岩石花园就是在这个时候建成的。次年,西玄院开院。另外,1492年(明王元年),龟冈龙檀寺创建。1504年(永正元年)迁居西玄院,并于1506年(永正三年)圆寂。后来他被命名为大觉上所禅师。 法定继承人包括大休宗休、宗观馆、善哉天释(大德寺第57代住主)、智惠良州、宗根传林。灵云院、妙心寺是由大急总急开办的,由德峰善决创建,据说是灵云派的创始人,灵云院的主寺是灵云院。他死后编撰的语录集是《西源特芳和尚语录》。
特芳禅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俄亥俄,温斯堡
舍伍德•安德森著,美国现代文学先驱,深刻影响了海明威、福克纳、塞林格、菲茨杰拉德、卡佛等一众文学大师。代表作《俄亥俄,温斯堡》集中体现了安德森的杰出成就,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第二十四名。俄亥俄州小城温斯堡,旧世界风貌尚存,纽约和芝加哥在遥远的铁路尽头。渴慕神恩的农场主、异想天开的石油公司代理商、虚度芳华的女店员、抑郁至死的旅店老板娘、热烈苦闷的女教师、孤独深思的少年……二十四则故事相互勾连,宛如一幅幅简洁深刻的精神素描,活画 出一群在平凡喧嚣的世界里执着于各自真理的畸零人。
靖海志
本书凡四卷,前三卷为彭孙贻撰、后一卷由李延昰补编。孙贻字羿仁,又字仲谋,浙江海监人;明太常节愍公观民仲子。生于明季,卒于清康熙间;著有「甲申忘臣表」、「流寇志」、「湖西纪事」、「虔台逸史」、「彭氏旧闻录」、「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及本书等。延昰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名,字辰山,又字寒村);南直上海人。生于明崇祯元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年二十,间道走桂林,尝仕永历行朝。后病殁平湖,遗命以浮屠法瘗之。所著有……「南吴旧话录」、「放鷴亭集」等,并续本书未完之部。本书用编年体记台湾郑氏四世之事,起明天启七年、讫清康熙二十二年,凡五十七载。其自天启七年六月迄崇祯十七年正月之文,多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相同而较详;自祟祯十七年三月迄康熙二十二年之文,又多与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已刊列于第二四种)相同而益详。要言之,当以「明史纪事本末」及「海上见闻录」为蓝本增订而成。今本据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抄本排印,并取「郑芝龙受抚」(「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记荷兰人据台湾事」(俞正燮「癸已类稿」一则)、「日本乞师记」(黄宗羲「行朝录」一则)三篇分作「附录」。同时又由夏卓如先生撰附「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以供阅读「见闻录」之参考。
通鉴答问
五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厚斋、一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庆元县) 人,淳祐时进士。中博学鸿词科。曾奏言:“因危言而紊乱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势不当留。”并先后忤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等权臣。辞官后专意著述,宋亡不出。著《玉海》、《通鉴地理补释》、《困学纪闻》、《深宁集》。此书刊附于《玉海》之末。其中所记始自周威烈王、终于汉元帝。盖未完之稿本。其名虽为《通鉴答问》,而实以朱熹《通鉴纲目》为主。书中所论乃以尊崇 《纲目》为主。但与应麟所著他书颇有出入。疑为王伯厚之孙伪作此编,然别无显证。有《玉海》附刻本、《四库全书》 本。
郑氏关系文书
本书(一册八三面四九、八○○字)集刊三种文献:一为「郑氏关系文书」,二为「石井本宗族谱」,三为「海外异传」。所谓「郑氏关系文书」,乃为日本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市村赞次郎於清光绪二十七年夏在北京(今北平)紫禁城内阁东大库检出有关台湾郑氏之文书。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存有抄本,据以整理刊印。有「郑泰洪旭黄廷咨靖南王耿继茂总督李率泰文」、「钦命管理福建安辑投诚事务户部郎中贲岱等题本」及「南安县生员黄元龙密奏」三文并所附郑泰造报官员兵民船只总册及所谓「伪底册」等件,均为清康熙初年郑成功殁後闽海发生变化之原始资料。「石井本宗族谱」一名「延平郡王郑氏系谱」,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首有郑芝龙、芝鸾等序文诸篇,次为「井江郑氏历代人物」,又次为「南安县四十三都石井乡郑氏世谱」及「同安县感化里石澳保狮石乡郑氏图谱」。徵考各篇序文,有作於明崇祯十三年(芝龙、芝鸾),有作於清嘉庆六年(名山)、道光十三年(希石)及十四年(曾文峰),知原谱历修数次,此为断片抄本。在此不甚完整之谱牒上,可以获睹郑成功家世及其族人之状况。但有沿袭各种文献,如误芝龙平西侯、鸿逵靖西伯(「西」为「卤」之误抄,「卤」又为「虏」之同音字替代。并误鸿逵晋爵定虏侯为靖西侯),不可不注意及之。「海外异传」为一篇传记,日人斋藤正谦撰。此传记述山田长政之霸暹罗、滨田弥兵卫之胁红毛及郑成功之王台湾;後二人事,均与台湾史有关。由於前两种文献均为抄本,讹误脱漏所在多有;今本巳酌加订补,并作有「郑氏关系文书暨石井本宗族谱校勘记」附於书中。
楞严经集注
楞严经集注,十卷,宋思坦集注,元子文后叙,元长叙,契了序,前有科文并排科冠上。简称《楞严集注》。佛典注疏。宋思坦(钱谦益《蒙钞》作“怀坦”)集注。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释文分序、正宗、流通三分。正宗分又有六分:(1)依常住真心以开圆解;(2)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3)依正助两行以分圆位;(4)承三法既备问名受持;(5)因释余疑广辨七趣;(6)无问自说预明禅境。注释援引兴福惟悫、资中弘沇、携李洪敏、真际崇节等诸师之文及《玄赞》、《熏闻》、《删补疏》、《补遗》、《纂注》等书。本书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刻印流布,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禅宗著述。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一卷,梁菩提达磨说,又云达磨大师四行观,附梁武帝御撰碑颂。据《楞伽师资记》载,达磨在华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传世。又称:《四行》是“达磨禅师亲说,馀则弟子昙琳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达磨论》”。此书发现于敦煌遗书唐人写经中,书前有昙琳的序,是研究初期禅宗史的重要资料。其部分内容还见载于唐道宣所撰《续高僧传》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