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魏徵
  • 姓名:魏徵
  • 别名:字玄成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馆陶(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580年
  • 逝世日期:643年2月11日
  • 民族族群: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唐初大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时孤贫,有大志,曾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军农民起义,旋随李密降唐。后在自清安抚山东群雄时为窦建德俘获,官拜起居舍人。窦败,返回关中,被太子李建成招为洗马。曾劝太子早图秦王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因器重其率直,不计前嫌,擢为谏议大夫。是岁迁尚书右丞,仍兼谏议大夫。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参与朝政,校定秘府图籍,并奉命监修梁、陈、齐、周、隋史,主编《群书治要》。六年,为检校侍中,进封郡公。十年(637),以修史功,进位左光禄大夫,进爵郑国公。于贞观十七年病故。魏徵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行偃武修文的治国之道,告诫统治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先后陈谏二百多次,对初唐的政治设施多有贡献。被唐太宗赞誉为可鉴之人。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魏徵在文化事业上也颇有建树,著作流传至今的,有《隋书》序论和《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全唐诗》收诗一卷,三十多首。《全唐文》收赋一篇,文三十多篇,他崇尚质朴纯正的文风,反对浮靡轻巧,认梁陈以来的宫体、骈俪一类作品为“亡国之音”(《隋书·文学传》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由骈入散的倾向。其谏议政论文、史论、诗作和皆显清新文风。《旧唐书》、《新唐书》有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书辑

书辑

三卷。书论。明代陆深著。深(1410—1472年),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学士。少年时以文章有名,善书法,仿学李北海、赵孟頫。著作颇多,有《俨山集》、《俨山外集》等。所撰《书辑》分上中下三辑。上辑前列征引书目一百四十二种,下分“述”、“典通”、“释通”、“笔论”四篇;前三篇是摘采前人关于六书及各体书的论述;后一篇是摘采前人关于笔法的论述,其中包括指法、腕法、手法、血法、骨法、筋法、肉法等等。

慧珠阁诗钞

慧珠阁诗钞

慧珠阁诗钞一卷,附录一卷 ,[清] 多隆阿撰 。 诗别集

钟离春智勇定齐

钟离春智勇定齐

一作《丑齐后无盐破连环》。简名《智勇定齐》、《无盐破环》。杂剧剧本。元郑光祖作。四折一楔子,旦本。本事出刘向《列女传·钟离春》及《战国策·齐策六》。剧写齐公子出猎,遇无盐邑采桑女钟离春,貌丑而不俗。晏婴吟诗诘问之,女以诗答,讥齐国无人能御秦楚。婴知女贤,告公子聘为正室。时强秦称霸,列国贡秦,独齐例外。秦遂遣使持玉连环至齐,令解之则免贡;燕亦遣使持蒲弦琴至齐,令弹响则奉之为上邦。齐众臣不安,独无盐女以长竿挂琴,风吹之而自响;以锥击玉环而解之;遂将两使黥面刺背而纵之归。秦、燕大怒,结魏而合兵伐齐,无盐女摆九宫八卦阵生擒三国主将。三将不服,女又纵之使再战,复大败之。于是秦会诸侯至临淄,尊齐为上国。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孤本元明杂剧》及《元曲选外编》即据此排印。今人或以其名异而疑存本非郑所作,然无确证。

辛巳泣蕲录

辛巳泣蕲录

《辛巳泣蕲录》是南宋一部纪实类笔记,主要记载了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金兴定五年)南宋军民抗击金军围攻蕲州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中后期(金末)宋金两朝政治、军事的情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满清兴亡史

满清兴亡史

长白山之支峰曰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曰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曰布库哩雍顺,置之小舫中,令顺流而下。至河步,是男乃登岸端坐。其地有三姓,方构衅。或汲于河,见而问之,诡以我乃天女所生,来定汝乱对。汲者趋告众,众惊异,遂迎舁至家,决议息争。推是男为部长,以女百哩妻之。于是布库哩雍顺居鸭绿江源,长白山东,鄂谟辉之野鄂多里城。由女真变音而号曰满洲,是为满洲建部之始。

大悲忏法

大悲忏法

全一卷。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编集。又作出像大悲忏法、大悲心咒忏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乃知礼依据伽梵达磨所译之大悲心陀罗尼经而作,内容叙述千手观音之忏法。系以天台宗教义指导修持之忏仪作法。谓虔信千手观音,不仅可消灾得福,死后且可往生西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