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嗣立

- 姓名:顾嗣立
- 别名:字侠君,号闾邱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665
- 逝世日期:1722
- 民族族群:
顾嗣立(1665—1722)清代学者。字侠君,号闾邱,因家有秀野园,常自署秀野,故人又以秀野称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尝浪迹南北,遍访名儒故老,于诗学颇有成就。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值圣祖南巡,有以嗣立名荐者,并进其所编著《元诗选》,受到嘉许。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复南巡,因宋荦荐召试,遂被选至京师,入馆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皇舆全览》等书,以工作勤勉于康熙五十一年特赐进士及第,康熙五十三年,复荐入武英殿纂修《鸟兽虫鱼广义》。康熙五十四年,以不习满文改授知县,后移疾归。嗣立《寒厅诗话自序》云:“余少孤失学,年二十始学诗,上自汉、魏、六朝、唐、宋、金、元、明以迄于今,诗家源流支派,略能言之。”其所著《寒厅诗话》不仅记录诗人遗闻轶事,还辨析了元诗发展源流,书中表现出作者倡导宋诗、元诗的倾向。嗣立游历颇广、交游甚多,其诗多为游览名山胜水与题赠应酬之作。《日观峰》、《自钱唐江口至常山舟中杂诗》、《峡山行》、《串月歌》为其代表作品。其诗初学元好问、虞集等金、元名家,后学韩愈、苏轼,擅长运用铺排描写,如《串月歌》中描写石湖八月十八夜明月成串奇景时,采用博喻手法多方面地再现这一奇观:“金盆出水耀光芒,琉璃迸破银瓶泻。散作明珠千万颗,老兔寒蟾景相吓。”长于古体;近体较为平易,少顿挫之致。诗中很少涉及重大的社会问题。著有《闾邱辨囿》、《昌黎诗笺注》、《温飞卿诗笺注》。辑有《元诗选》十集、《诗林韶濩》四十卷。其所著诗收入《闾邱诗集钞》十卷、《秀野草堂集》六十八卷。《清史列传》卷七一、《国朝耆献类徵》卷一二四有传。有自撰《闾邱年谱》。
顾嗣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有前驱先路之功。1934年商务印书馆印行,解放后多次重印,并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全书分4章82节。一绪论;二上古期,自上古至东汉;三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四近古期,自北宋至清代中叶。在论述内容上,作者将中国文学批评分为3个时期,1.从周秦到南北朝,文学观演进期;2.从隋唐到北宋,文学观念复古期;3.从南宋到清代,文学批评完成期。本书编例与他书不同,有的以家分,有的以人分,有的以时代分,有的以文体分。但全书篇目章节甚详,读来了然。在上古期中,作者首先从孔墨不同的“尚文”、“尚用”的文学观讲起,论述了最早的文学含义,内容及演变;论证了荀子的“文道合一”观点,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文学观。在中古期里,作者阐述了由于两汉辞赋发展,侈丽闳衍,文学批评相应发展,魏晋始有专门论文的作品,产生了自觉的文学批评;论述评价了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文学批评专著;论及对各种文体的辨析,文笔的区分,声律音韵的发展变化,文章的风格神气;古文运动以及韩愈、柳宗元。在近古期中,文学批评史实最多,作者论述评骘更加细致详明。北宋的三苏,南宋的朱熹、陆游、严羽,金代王若虚的文论,元代元好问的诗论,明代的茶陵诗派、唐宋派、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清代的顾炎武、尤侗、叶燮、王夫之、袁枚、翁方纲、章学诚及至桐城派的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等,均有涉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全方位、多层次地予以分析评点,多有真知灼见抒发。
傅青主女科
中国妇科类著作。共4卷。明末清初医家傅山(1607~1684)所撰。约成书于17世纪,1827年始有初刊本。傅山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又有真山、浊翁、石道人等别名。山西阳曲人。明亡之后,奉母隐居。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通医学。医学上传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良方》、《女科全集》、《女科》、《傅氏女科》。本书上下两卷,末附《产后编》两卷,计分10门、77论、80证、83方,约5万字左右。上卷述带下、血崩、鬼胎、调经及种子; 下卷分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门。
古剧脚色考
戏曲论著。王国维著。成书于1911年。全文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对唐宋以来戏剧脚色的渊源及其特性加以考述。如宋金杂剧中的净、末尼、引戏、旦等四种脚色的起源和演变,元杂剧中由末、旦两种脚色派生出来的一些次要脚色的起源和性质。后一部分是论,即《馀说》,共四节。《馀说一》论述自唐宋至明清脚色之性质经历了自地位而品性、自品性而气质的三大变化。在唐代,脚色仅表其人社会地位而已,宋代脚色亦表所演之人之地位、职业者为多。元明始以品性定脚色,脚色之分,有表示善恶之意;如一剧之主角末、旦或生、旦多美鲜恶,下流之归,悉在净丑。至清代又有以气质定脚色,如孔尚任《桃花扇》以气质之阴阳刚柔定脚色,而这一变化更有利于刻画人物。《馀说二》和《馀说三》分别指出戏曲面具、涂面与唐宋以前的民间伎艺的渊源关系。《馀说四》是对男女合演问题的考述,隋唐前歌舞表演男女合演;至隋唐歌舞渐变为戏剧后,男女不相杂;元杂剧中男可装旦、女可为末,也不容合演。该书收入195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晚学盲言
本书是作者在八十六岁时患眼疾以致“目盲不能视人、罔论读写”的情况下,自己口述,夫人笔记,然后口诵耳听一字一句修改订定。终迄时已九十二岁高龄,故题曰“晚学盲言”。全书共三部分,分别为“宇宙天地自然之部”、“政治社会人文之部”、“德性行为修养之部”。九十篇专题虽篇各一义,却相贯相承。每篇都是两个命题的对举,如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常与变、道与器、权与能、礼与法、雅与俗等等,均博而返约,致广大而尽精微,可谓是作者晚年对中国文化核心要义与中西文化异同的一次总结性的盖棺论定。上篇是宇宙天地自然之部,阐述了严正肃穆中的宇宙法则中隐含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中篇是政治社会人文之部,阐述了文化这一思想精髓对政治和社会产生的关键性影响。下篇是德性行为修养之部。德性修养是作者对法学生命意义的超越性思考,让我们跨越了思想的狭隘与局限,获得了一种超凡的思想境界。
西方极乐是君家
这极乐世界就是你我众生本来的真心,你得到本来的真心,就生在极乐世界;你没有明白自己本来的真心,就没有生到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是最容易修行的一个法门,也是人人能修行的一个法门。 只要你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将来临命终的时候,就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天天听阿弥陀佛说法,将来成佛。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清真智说,机轮等编。一卷。序,卷上,升座小参示众机缘行实。卷下,颂古颂偈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