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

韩非
  • 姓名:韩非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8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33年
  • 民族族群: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出生于韩国贵族家庭,与李斯同出荀子门下。曾多次建议韩王变法图强,均未被采纳。他因口吃而不善言谈,于是发愤著书立说,以明心志。秦王读其著作后十分钦佩,急派兵攻韩而求韩非。韩非入秦后,未被重用,反而遭受李斯、姚贾的陷害而入狱。当年受冤被迫服毒而死。但他的政治学说和治国方法,都为秦王所采纳,成为后来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武器。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早期法家、名家的思想,又吸收了老子的道家学说、荀子的儒家学说以及墨家思想,形成了一整套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刑名法术之学。他的思想体系在哲学方面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又批判地继承了老子的“道”的学说。他反对儒家学派,认为孔孟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说教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实行法治。主张国君要牢牢掌握“二柄”,即赏罚兼备,德刑并举。他充分肯定了人的认识能力,认为“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主张“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指出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他第一次提出并使用了“矛盾”这一概念,认为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辅相成,又相互转化,这是对老子朴素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他继承荀子的“性恶论”,在“道”和“理”的关系上发展了荀子的观点。他认为理是具体事物中产生和变化的具体规律,道是贯穿于各种具体事物之中的一般规律,只有“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韩非的思想最终成为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的根本指导思想。他的法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韩非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后收录于《韩非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著录共55篇,至今流传。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的黑雾

日本的黑雾

是松本清张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松本清张是日本推理小说家。1909年生于九州小仓市。1952年,他的短篇小说《某人的〈小仓日记〉传》,获芥川文学奖,从此一举成名。1955年以后致力于推理小说的写作,主要作品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黑色画册》、《零的焦点》、《沙器》和《日本的黑雾》等。松本的作品一反推理小说的旧传统,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注意揭示犯罪动机,挖掘社会根源,暴露丑恶势力,因而,他的作品被称为“社会派”推理小说。《日本的黑雾》自1960年至1961年分3卷相继问世,全书共12篇,都是就美军占领期间日本所发生的一些著名的冤狱或暴行事件进行剖析。作者通过《“帝国银行事件”之谜》、《下山国铁总裁是被谋杀的》、《“松川事件”的实质》等作品,揭露了日美当局沆瀣一气,镇压进步人士的罪行。

白鲸

白鲸

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1851年发表的海洋题材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描写亚哈船长为追逐并杀死白鲸,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故事营造让人置身海上航行,随时遭遇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氛围。融戏剧、冒险、哲理、研究于一体的鸿篇巨制。依托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发达、物质进步的时代背景,作者将艺术视角伸向艰辛险阻、财源丰厚的捕鲸业,以沉郁瑰奇的笔触讲述亚哈船长指挥下的“裴廓德号”捕鲸船远航追杀白鲸的海洋历险故事。在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照中,作者寓事于理,寄托深意,讲历史,谈宗教,赞自然,论哲学,闲聊中透射深刻哲理,平叙中揭示人生真谛,为航海、鲸鱼、捕鲸业的科学研究提供丰富材料,展现作家对人类文明和命运的独特反思。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清康熙间张玉书等奉诏编撰。四十四卷。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另附古文字一千九百九十五。按天干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按二百十四部首编排,同部首者以笔画为序。字有古体则列正文之下,重文、别体、俗字、讹体则附于释义之后。每字先列历代重要韵书反切,并加注直音。然后释义。先本义后引伸义,有别音别义亦列举之。加引书证。编者考辨处加“按”字以区别。末加“补遗”一卷,专收冷僻字;又“备考”一卷,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失考之字。收字较多,引证丰富,重于诠释古义,又因为官书,故旧时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但其体例较杂,校核欠精,错误讹谬之处颇多。清王引之有《康熙字典考证》,指出引书错误二千五百余条。此书版本颇多,重要者有康熙五十五年初刻本,上海鸿宝斋石印本于书眉附加篆体,商务印书馆1933年铜版印本后附加《康熙字典考证》与“四角号码索引”,世界书局1936年印本附“笔画检字索引”、“篆字谱”和《康熙字典考证》,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等。

串雅内外编

串雅内外编

方书。清赵学敏撰。八卷。学敏有《本草纲目拾遗》已著录。是书内外编各四卷。赵氏认为民间走方医“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故同走方医赵伯云合作,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知识与经验,于光绪二十四年(1759)撰成此书。《内编》前二卷及三卷前半部,介绍走方医“截药”治疗内外科疾病诸法。卷三后半部记载“顶药”和“串药”诸法,以及治疗内科病单方。卷四为医治杂病、意外损伤及奇症怪疾等单方。《外编》记时病、疫疠、杂症以及花木、禽兽鱼虫之病及各种治法。兼记走方医各种疗法和方药,均具有简、便、廉特点。如以五倍子研末敷脐治盗汗,吴茱萸研末贴足心治咽喉肿痛等,多为民间有效经验方,对于发掘民间医药贡献颇巨,为后人所重。有乾隆二十四年(1759)合刻《利济十二种》本,《内编》有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外编》有一九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华祝考《赵学敏在发展民间医药的贡献》(《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3.33)、郭振球《赵学敏“串雅”的医学成就》(《江西中医药》 1981.3.4)可供参考。

古文龙虎经注疏

古文龙虎经注疏

三卷。南宋王道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其书上卷十三章,中卷六章、下卷十四章,计三十三章。书中尽驳外丹诸术,强调真铅真汞非五金八石、硝霜浆露等不同种类的物质之可炼,也非阴道一九、六欲七情、灰心兀坐、存想三一之能修;认为日魂月魄为真铅真汞,从无质以生而有灵质;万物动静莫不由;如果安炉立鼎造神室,抟日月之根,运水火之变,不失天符之旨,就会大药神丹可得。文中所谓炉鼎神室等,都是比喻之词,而非实际土灶铁鼎屋宇等类器物。此书卷后附《攒簇周天火候图》和《金火相交生药图》,以明 “龙虎动静,金木玄功”。篇末附《古文龙虎经注疏后序》,总其要旨,言龙虎汞铅金华黄芽有无之形,述《龙虎经》及《参同契》所谓乾父坤母日魂月魄真友交合气化液结之质。此书撰成后,首先得到道士周真一的赏识,称此书 “事显而言直,理明而义详。”认为王道“深得 《参同契》、《金碧经》)之密意”(见卷前 《进古文龙虎经注疏奏札》)。后世学者对此书也颇为推重,《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都著录此书。清代学者对王道其人不以为然,但认为其书言之成理而不废。然此书虽非经典之作,而对于后世修身养生及学者对《参同契》、《龙虎经》等古籍的研究,实有助而无弊。现存明 《道藏》本、清 《四库全书》本。

官箴

官箴

扬雄著。《官箴》25篇,继承"官箴王阙"传统,对最高统治者进行箴诫.从流传至今的21篇箴文来看,《官箴》所涉及的官职皆为中央的公、卿及其属官.公卿为辅佐大臣,位高权重,其属官位于皇帝侧近,直接服务皇帝或者担当特殊职责.箴文溯源官名来历,叙述官职职掌,回顾历史鉴戒,提出官德要求,是西汉末年"三公制"变革和"九卿制"形成的重要见证,亦是新莽官制改革的基点,不失为考察西汉末年中央官制的一个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