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

陈瓘
  • 姓名:陈瓘
  • 别名:字莹中,号了翁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057
  • 逝世日期:1124
  • 民族族群:

陈瓘[guàn](1057—1124),字莹中,号了翁,又号了斋、了堂,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元丰二年,进士甲科及第,调湖州掌书记。七年,知濠州定远县。元祐间,签书越州判官,通判明州。章惇入相,器重之,陈瓘劝其消朋党,持中道。绍圣初,迁太学博士,徙校书郎。四年,出通判沧州,知卫州。徽宗即位,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极论蔡卞、章惇、安惇、邢恕之罪,弹劾蔡京,罢监扬州粮料院,出知无为军。建中靖国元年,迁右司员外郎兼权给事中,与宰相曾布议事不合,出知泰州。崇宁中,入元祐党籍,除名窜袁州,移廉、郴二州。政和元年,安置通州。曾著《尊尧集》,谓绍圣史官依王安石《日录》所修《神宗史》变乱是非,不可传信。书上,贬徙台州。五年后始得自便。宣和六年,卒于楚州,年六十八(本传言“卒年六十五”,此从陈宣子所编《年谱》)。靖康初,追赠谏议大夫,谥忠肃。陈瓘为人刚直,疏论蔡京、蔡卞之罪不遗馀力,屡遭贬谪而不回,于政和、宣和间极为士林所推尊。李纲称其文“辩论毅然而不屈”,“辞意高洁,笔力遒健”(《了翁祭陈奉议文跋尾》)。张元幹也称其奏议文章“先见之明肇于欲萌,逆料其弊甚于中的”,“百世之下,凛然英气,义形于色,如砥柱之屹颓波,如泰华之插穹昊,如万折必东之水,如百炼不变之金”(《题跋了堂先生文集》)。所存诗词不多。诗无甚特色,只有一些咏吟山水的小诗,风格较为清逸(释惠洪《跋莹中诗卷》),像“莼菜鲈鱼好时节,秋风斜日旧烟光”(《吴江鲈乡亭》),“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垂虹亭》),写景咏物,颇有兴象。能词,词风真切明快,多表现自我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如《卜算子》词“身为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涨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但其词语言多直露,少蕴藉,缺乏浑成的意境。陈瓘著述颇丰,著有《陈瓘集》四十卷、《责沈》一卷、《谏垣集》三卷、《四明尊尧集》五卷、《了斋亲笔》一卷、《尊尧馀言》一卷(《宋史·艺文志》七)。现存《了斋易说》一卷,有《四库全书》本;《四明尊尧集》,有明刻四卷本、清光绪刻十一卷本,《四库全书》存目。清人赵万里辑有《了斋词》一卷。《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二十馀首。《全宋诗》卷一一九一录其诗一卷。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本传。元陈宣子有《陈了翁年谱》、明陈载兴编有《陈忠肃公年谱》。

陈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张载集

张载集

宋代诗文别集。张载著。中华书局编校,并于1978年出版。此书以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沈自彰凤翔府《张子全书》官刻本的清初翻刻本为底本,用郿县本、朱轼本、《正谊堂丛书》本及《张子抄释》等互校,同时以《古逸丛书》本《周易系辞精义》参校。其内容首先把朱熹注《西铭》归入《正蒙》并删去朱注,列为第1;其次据历代著录改称《易说》为《横渠易说》,列为第2;《经学理窟》列为第3;《张子语录》3卷及《后录》2卷列为第4,因该部分系以南宋吴坚刻《张子语录》为底本,故将此本所无的《张子抄释》之最后7条附在《语录》卷末;《全书》的《文集》部分连《杂诗》在内仅存10篇,编校者据南宋吕祖谦《宋文鉴》补入4篇,改称《文集佚存》,列为第5;最后附入旧有的《性理拾遗》、《近思录拾遗》。此外,书前有张岱年撰《关於张载的思想和著作》,书后附录有《行状》、史传及各本序文。到目前为止,在张载别集的诸本中,这是最完整的本子。

公墓

公墓

现代短篇小说集。穆时英著。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6月15日初版。收入的作品有《Graren“A”》、《公墓》、《夜总会里的五个人》、《黑牡丹》、《莲花落》、《夜》、《上海的狐步舞》、《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等短篇小说8篇。书前有作者作《自序》1篇。在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中,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重视主观感觉印象的追求与表现形式技巧的翻新、侧重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以及醉心于塑造二重人格等艺术特征。出现于本集作品中最多的有两类人物。一类是那些闲得无聊的各色人,他们把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爱情、婚姻在内)都当作游戏,在他们看来,人生不过是玩弄别人和消磨日子而已。如《夜》中的“他”,“哀愁也没有,欢喜也没有”,只能在灯红酒绿、调情作爱中混时度日。《上海的狐步舞》中的富豪刘有德整日在一家豪华饭店内打牌鬼混,他的年轻姨太太则和儿子跟他要了钱,结伴去享受夜生活。本集中的另一类人物,是那些在生活的轨道上被压扁或挤出了轨道的人。《黑牡丹》中的舞女,为躲避舞客的奸污藏到一家别墅,后来只好以做别墅主人的妻子来摆脱那种疲倦、紊乱、不安定的生活。《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在这方面更具代表性。作品中的5个身份不同的主人公,在一个周末带着不同的苦恼同时来到一家夜总会,疯狂地跳舞,尽情地寻欢作乐,从疯狂中寻求刺激。但出门时,破产了的“金子大王”胡均益忽然开枪自杀,由其余4人把他送进墓地。小说从一个侧面,接触到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外衣掩盖下的黑暗、罪恶和痛苦。

(嘉靖)安溪县志

(嘉靖)安溪县志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是志以旧志为底本,询于故老,并续嘉靖以后事,书成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约八万二千字。分地舆、规制、官制、学校、选举、人物、文章、杂志八类。为该县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比较全面记载了该县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情况。其地舆较为详赡,含建置、星野、山川、形胜、疆域、屯堡、隘堑、乡里、风俗、气候、土田、屯田、户口、土产等十目, 载山、 岭、峰、岩百余;溪、湾、潭、滩三十余。坑冶有龙崇银场,清洋铁矿山铁场等。户口自唐开元后有记载,但甚为疏略,至明颇详。尤以土产较为详备, 分谷、货品、蔬、果、药、木、竹、花、草、毛、羽、鳞、甲等十四类,二百六十余种。有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1963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弁山小隐吟录

弁山小隐吟录

元诗别集。2卷。黄玠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正五年(1345)黄玠自序。卷上为五言古诗,卷下为七言古诗。黄玠寓居吴兴,筑室于弁山,自号弁山小隐。晚年思归故乡慈溪而未成,所以自编诗稿以示子孙,名为《弁山小隐吟录》。由于本集未收近体,论者或以为他不作近体诗(《四库全书总目》),但在《玉山名胜集》等书中,收有黄玠所作五、七言律诗、绝句数十首,所以清人陆心源曾判断本集并非全帙,仅只前半部。《四库全书总目》以为黄玠此集“中多劝戒之词,其上者有元结遗意,次者亦近乎白居易。虽宏阔深厚不能及二人,要于俗音嘈囋之中读之,如听古钟磬矣!”

词洁辑评

词洁辑评

词论。清人先著、程洪撰。六卷。著字迁夫,泸州(今属四川)人。徙居江宁。有《之溪老生集》八卷、《劝影堂词》三卷。洪字丹问,曾与吴绮合编《纪红集》。二人生卒年俱末详,约生活于清初。原名《词洁》,流传不广。北京图书馆典藏三部:吴瞿安旧藏、西谛旧藏及无题识一部,俱康熙时刻,同一版本。今人胡念贻据以辑录成帙,题今名。选录词作,时出评语。所选以宋词为主,“洁”者录之。评语多述词之源流、体制,间有品藻之语。于词学研究及词之品评、鉴赏,均有参考价值。唐圭璋辑入《词话丛编》,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出版。

舍利弗阿毗昙论

舍利弗阿毗昙论

梵名S/a^riputra^bhidharma -s/a^stra 。凡三十卷。又称舍利弗阿毗昙。姚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等合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内容系解释小乘诸法之名义,并加以分类组织。体裁同于六足论中之集异门足论。计分四分三十三品:第一问分十品,第二非问分十一品,第三摄相应分二品,第四绪分十品。其中,第一问分,就十二入、十八界、五阴、四谛、二十二根、七觉、三不善根、三善根、四大、五戒等作问答解释。第二非问分,先略解色界非色界等之一六○事、思业思已业等之二○五事、凡夫人非凡夫人之七十五事、正见正智等之二三四事;其次,再详释十二因缘、四正勤、四神足,又随释所引中阿含经卷二十四、杂阿含经卷三十等之文,复依增上法列举解释身念处乃至十一解脱入之三十八事,及恃生乃至六十二见等四二○事。第三摄相应分,初举苦谛系法非苦谛系法四二三事,次分性门摄事门,又阐释眼识界耳识界等七十二事,而说各法之相应关系。第四绪分,阐释因缘无间缘等十缘、因因无间因等三十三因、因起等六十六名色、见结等十结、身口意等三行、一五八触、圣心非圣心等一三七心、杀生等十不善业道、不杀生等十善业道、五支定五智定等二六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