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翰才

- 姓名:秦翰才
- 别名:名之衔,字又元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陈行乡人
- 出生日期:1895年
- 逝世日期:1968年9月28日
- 民族族群:
秦翰才(1895年—1968年9月28日),名之衔,字又元,翰才其号,陈行乡人。父锡芷,荣光第四子,患痼疾,亡故时翰才仅半岁,故为祖父母所钟爱。聪颖好学,就读三林学校、省立松江第三中学,学业名列前茅。毕业后,经黄炎培介绍任江苏教育会文书,1917年(民国6年)后转入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务科任秘书、通讯主任。1927年后,受黄伯樵之聘为上海市公用局秘书科长,后随黄转为”两路局”(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秘书,主办文书档案管理。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局内迁。
重庆任交通部专员。1939年夏,应原上海市工务局长沈怡邀,赴香港参加编纂《中国经济建设资料》。1942年秋,赴兰州甘肃水利林牧公司任主任秘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上海中国纺织机器制造公司秘书处长,1955年退休。1956年10月,被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自署千谱楼主。年谱收藏家。郑逸梅著《艺林散叶》称:“翰才早有左癖,后有谱癖。所谓左癖者,搜集左宗棠史料;所谓谱癖者,搜集古今中外年谱”。经他整理、汇集的年谱达2090种。
秦翰才,名之衔,字又元,号翰才。上海人。早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中学。曾任江苏省教育会编辑、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务股和通讯股主任。1927年到1937年在上海市公用局任第一科科长时,曾以两次改良文书档案的实践,创订一种档案管理的新方案,纂成《上海市公用局行政管理实况》一书。此项革新案卷管理办法,作为应用科学管理之原则,被推广于京沪、沪杭甬、津浦、湘桂等铁路系统以及其他企业部门,并被推广到湖北省政府各厅机关,以提高行政效率。1933年到1939年,他在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任秘书,交通部任专员时,继续注意积累档案管理的经验心得,会同顾震白、吴芳孙两位铁路系统的同行共同研究,修正以前之方案,1942年整理编著《档案科学管理法》一书,1945年又将他在1942年到1945年在甘肃水利林牧公司任秘书室主任时所写的《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整理档案经过》作为实例列入此书附录。还著有《左文襄公在西北》、《文书写作谈》、《满宫残照记》等书。
猜你喜欢的书
经验的重构
《经验的重构:杜威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在《杜威全集》(38卷)中文版的基础上完成的。杜威对教育的影响既是全球性的,也是非比寻常的。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著作甚丰,但他早期的杰作之一无疑是《我的教育信条》(1897),从本篇开始,他的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与教育》(1915)以及《经验与教育》(1938)等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论述。
重修普陀山志
六卷。明代周应宾撰。普陀山原有元代龟兹盛熙明所撰《补陀洛迦山传》,现存一卷。明代侯继高续撰山志。万历(1573—1619)年间,周应宾以侯继高所撰山志重山而略于寺,遂重修山志。厘为六卷,分十四门:宸翰、图考、山水、殿宇、规制、建制、灵异、颁赐、命使、释子、物产、艺文、事略、诗。搜罗宏富,体例严谨,有为后来所编山志所不及者。刊行于明万历年间,流传不广。收入《中国佛寺史志汇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斯人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6年南京《人报》社初版。内收《自序》1篇。全书共24回。初连载于1929年2月15日至1930年11月19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后因被沦陷区书商盗印,为挽回影响,于1944年由上海百新书店重版。作者有感于当年北京政府统治下政治黑暗,社会生活糜烂,创作了这部小说。当时有些知识分子“只是捧戏子逛窑子酒食征逐。上焉者,也不过逛公园喝茶,弄弄风月文艺,而娼家和大鼓娘之类,却成了社会趣味的中心。”“这里所写的朋友,朋友之朋友不用说,继续糜烂下去的,自然到了今日,成了沦陷区的人渣,但也有不少经过一番磨炼,幡然觉悟的。”(《自序》)作者还在《写作生涯回忆》一文中说:“《斯人记》云者,是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意思下笔的。这书里以两个不能追随时代的男女为主角。他们都是爱好文艺者,却因思想上不能彻底,陷于苦闷的环境中。书也就以苦闷来结束。在全书中,枝枝叶叶,仍然涉及北京的社会。”这男女主角就是梁寒山和张梅仙。小说以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文字之交为主要线索。本书发端写两人相约游格言亭和陶然亭,互相抒发对人生感慨之情。但其间穿插大量其它情节,主要有芳芝仙和吕芝仙从学戏到登台,遭遇不同的命运。芳芝仙到城南游艺园登台唱红时,巧遇当时伶界大王华小兰,结为夫妇。由此引出坤伶金飞霞、上海来客申志一、金海粟、陆幼华和名妓王月仙的故事。有研究者认为书中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作者写这类社会章回小说,笔法稔熟,得心应手。
近报丛谭平虏传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探,炮轰敌军,城破后刘 知县遭断尸,壮怀激烈。敌军渐逼京师,形势危 险,袁崇焕奉命征剿。山东布政朱万冲阵,胜敌 方略,宁夏巡抚耿如杞伏击敌军,敌方退。又有 响马高敬石啸聚山林之众数百人,同心灭虏。 末尾歌谣四起,言传袁崇焕不该杀毛文龙,又 有说他贻误战机,崇祯三年下狱。反映了当时舆论。小说叙至自此狼烟不起,天下太平。书当成于崇祯初。今存明末刊本,卷首有吟啸主 人序,有图,疑作者即吟啸主人,藏日本内阁文 库,台湾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
山谷琴趣外篇
琴趣外篇是南宋时书商对部分词集的称谓。此书《山谷琴趣外篇》共三卷,内收北宋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词约90首。黄庭坚主张要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主张“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此本应为南宋福建书肆刻本。
查慎行选集
查慎行是清代一位有着重要影响与特殊地位的作家。他行踪半天下,作诗逾万首,诗风逼视苏轼、陆游,才气横溢,时人评谓“犹孤凤独鹤,翱翔于百鸟鸡群中,可谓横绝一时”。本书精选诗266首、词24阕、文10篇,基本反映了查氏的创作面貌。每篇作品都说明创作背景,注释详赡,评点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