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琥

汪琥
  • 姓名:汪琥
  • 别名:字苓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汪琥,字苓友,号青谿子。清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先习儒,后改业医。博览前人有关伤寒著述,对《伤寒论》研究造诣甚深。康熙年间从友人处得武陵(今湖南常德)陈亮斯所著《伤寒论注》草稿,谓此书“极为入理,惜其书不全”,乃于康熙十五年至十九年(1676~1680)间专志著述,撰成《伤寒论辨证广注》十四卷。遵《素问》“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论,以邪之传经者为热病,直中者为寒证,二者不宜混淆,故首取《伤寒论》热病条文,逐条广参各家论说予以辨注,颇多创见。对不少伤寒名著、名家亦有所评论。又撰《中寒论辨证广注》三卷,按前书体例逐条注说《伤寒论》属真寒证之条文,附于前书之未刊行。另著《痘疹广金镜录》三卷、《养生君主编》三卷、《增补成氏明理论》、《医意不执方》等,后两书已佚。

猜你喜欢的书

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130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奉敕纂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再修,为33卷。乾隆元年(1736)宋筠等将此书又增修为48卷。十二年、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又亲自令大学士汪由敦、阿桂等人两次纂修,增纂为130卷,定名为《钦定盛京通志》。其内容包括盛京地区的坛庙、宫殿、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城池、关邮、津梁、田赋、户口、职官、选举、学校、兵防、圣制、京城、山陵等,集中记载了满族入关前帝王后妃的活动,及入关后历朝皇帝来此祭祖的情形,对研究爱新觉罗家族史和东北史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书目前流传的版本较多,有咸丰二年(1852)重修的48卷本和1917年袁金铠重印的乾隆四十九年修130卷本。

资暇集

资暇集

《资暇集》3卷,唐李匡乂撰。李匡乂,一作李匡文,字济翁,系李唐宗室之后,唐文宗时曾任宗正少卿。此书旧本多署为李济翁,乃因宋人避太祖讳,而改以其字署名。今本书前无自序,系宋以后所佚,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曾引其自序说:“世俗之谈类多讹误,虽有见闻,默不敢证,故著此书,上篇正误,中篇谈原,下篇本物,以资休暇。”此书内容以考据辩证经史名物制度为主,在唐人此类笔记中实属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上卷多纠驳俗说之谬,如“行李”条谓“李”字除果名、地名、人姓之外,别无它义,《左传》“行李之往来”句,杜预注“行李”为使人,本书指出“李”乃“使”之误,因旧文形近而误。这条考证很受后人重视,宋人笔记引此说而加以发挥的不下10家。又如“客散”条谓世俗客人告辞时必说“客散孟尝门”而不知其出处,作者指出此语出自王维“悲府主殁”诗“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本谓主人死后门僚皆星散而去,如用在客人告辞时,岂非对主人的莫大不祥?“杜度”条引韩愈《讳辨》“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句,而据汉末杜恕所著《笃论》,指出所谓杜度本名操,字伯度,后避曹操讳,故以字行,后世又讹传为杜度。本书中卷多追溯事物的起源,如谓“押衙”应作“押牙”,“端午”应作“端五”之类,可借以探索语源。下卷多考名物,亦间及俗语俗说,如“非麻胡”条说世俗多以“麻胡来”来吓唬小孩,俗传麻胡是一多髯威严的神人,本书指出麻胡本指隋朝将军麻祜,他生性酷虐,炀帝令他开汴河,多役死民伕,儿童望而畏之,互相恐吓曰“麻祜来”,因童音不正,遂讹“祜”为“胡”。这条考辨也常为后人引证。

治痢捷要新书

治痢捷要新书

疟痢著作。丁国瑞(子良)撰。刊于1923年。书谓治痢首当辨寒热虚实,主张治痢宜伸阳气,不宜过用清凉,于治痢颇有见地。列大纲分细目,约而不陋,博而不繁,另附方174首。此书收入《三三医书》 中。

死去了的情绪

死去了的情绪

死去了的情绪,蒋光慈文学评论集。在书中作者谈了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界、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苏俄文学家皮涅克、现代中国文学与社会生活、革命文学等。布林、米里慈可夫斯基、黑普斯……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当然占有相当的地位,但是他们是死了的人们了。他们现在能够写些什么呢?什么是他们创造的对象呢?写保皇党请求英法政府封锁俄国罢,这又有什么兴趣呢……

佛说鬼问目连经白话文

佛说鬼问目连经白话文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述说诸饿鬼问恶报业因于目连,目连乃一一答之。

智覃正禅师语录

智覃正禅师语录

1卷,清最正说,尚能,尚莹等编,末附助缘耆德。上堂小参示众法语像赞拈古偈颂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