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安节

- 姓名:段安节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段安节,唐代音乐家。祖籍临淄邹平(今属山东)人,后迁居荆州(湖北江陵),一说为东牟(今山东蓬莱)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僖宗、昭宗时期。文学家段成式之子,温庭筠之婿。父段成式“善音律”,曾任太常少卿。乾宁中为国子司业。仕至吏部郎中、沂王傅。娶温庭筠女为妻。段安节善乐律,能自度曲。因见《教坊记》所载未尽周详,遂于乾宁元年采见闻编成《乐府杂录》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此书记载唐玄宗以后乐部、歌舞、杂戏、乐器、乐曲及乐律宫调,兼及一些演奏者姓名和逸事,为研究唐代乐舞之重要著作。此书版本较多,以《守山阁丛书》收清钱熙祚校 订本为佳。今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 所一九五八年排印本。另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参据诸本汇校,亦较通行。后世或以书中记琵琶一节抽出单行,题作《琵琶录》,版 本亦较多。《全唐文》卷八二○收此 书自序一篇。事迹除见于《乐府杂录》者外,另散见于《金华子杂编》卷上、《新唐书》卷八九《段志玄传》、 《郡斋读书志》卷一上、《直斋书录解录》卷一四、《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三,参方南生《段成式年谱》。
《新唐书》之八十九节《段志玄传》后附有段安节略传,叙述得很简要,仅说道:“乾宁中期,为国子司业,善乐律,能度曲”。“乾宁”为唐昭宗时年号 (公元894一897年),在段安节的立世之作 《乐府杂录》中,作者自序末尾署道:“朝议大夫守国子司业,上柱国,赐紫金袋,段安节撰。”由此可以推知此书出现于唐王朝灭亡前十二年。《乐府杂录》又有诸多的别名,如、《守山阁丛书》、《唐人说荟》等。其删节本后更名为《琵琶录》。《乐府杂录》记载了自唐开元以来的乐部、乐器、乐舞节目以及演员轶事等条目,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舞蹈和戏曲艺术的宝贵史料。
段安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静学文集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燕兵至淮,奉诏募兵。行至安徽广德,会齐泰来奔,知事不可为,乃书绝命词,自经于元妙观。逻捕其家,妻金氏及二女并殉。事迹具《明史》本传。乾隆四十一年 (1776)谥忠节。史称王叔英在建文朝尝上资治八策。又称方孝儒欲行井田,王叔英贻之书曰: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是也。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而民受其利。难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是集三十篇,仅存序、记二体,而所上八策及贻方孝儒书并无之。案徐敬孚跋,称杨士奇尝欲纂集王叔英之文,求无完本,深悼之惜。成化年,谢世修曾欲募刻以广其传。盖搜葺重编,非其旧本。卷首林佑序作于洪武中者,乃后人所录入,非即为此本所作。王叔英尝自云:“赵孟之贵非所慕,陶朱之富非所愿。使吾文如圣贤,是吾心也。”观此集,如人所评:“大抵皆规昌黎,稍失之拘。而简朴有度,非漫无裁制者比。”所存虽少,已可见其生平。前有黄绾所为传,称“其文章有原本,知时达势,为用世之儒,盖不诬。”此集有两淮马裕家本。
投笔肤谈
中国明代军事理论著作。著者署为西湖逸士,似即为撰音点注的明代浙江人何守法,身世及生卒年不详。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译注本。本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西湖逸士《投笔肤谈引》)。本书大体按所述问题在战争指导中所处的地位,次第排列。每篇又分为题解、原文、注解、注音和批评5部分。 “题解”阐述该篇的主要内容,指明与其他篇的内在联系, “注解”用于解释“原文”,且附有大量战例加以佐证。计上卷《本谋》第一、《家计》第二、《达权》第三、《持衡》第四、《谍间》第五、《敌情》第六;下卷《军势》第七、《兵机》第八、《战形》第九、《方术》第十、《物略》第十一、《地纪》第十二、《天经》第十三。
三洞枢机杂说
三洞枢机杂说,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唐代道士撰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乃杂抄六朝隋唐道教三洞经书仙传而成,全书分编为九节。其内容颇杂,大抵以养生治病、降种驱邪法术为主。其中有导引治病法、叩齿咽液法、 *** 通血气法、守庚申制三尸法、北帝曲折咒(召神驱邪术)、仙真圣二十七品说、服符念咒以除殃长寿之法、通灵真香法、降真香珠法,以及制作香油神烛之法等等。书中又杂入刘京、唐览、惠施、麻姑,王方平等仙真术士故事,颇为杂乱。
御定千叟宴诗
四卷。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奉敕编。为集皇家开宴庆颂之诗。首录康熙之作,继以群臣和章,以颂“盛世”安以乐之音。有 《四库全书》本。
便宜行事虎头牌
元杂剧剧本。一作《武元皇帝虎头牌》,简名《虎头牌》。李直夫撰。末本。剧写金国山寿马幼孤,由叔父银住马养大。后山寿马任金牌上千户,镇守夹山口,因屡立奇功,升天下兵马大元帅、行枢密院事,敕赐双虎符金牌便宜行事。银住马遂向他谋得原镇守夹山口的金牌千户。银住马上任前,其兄金住马为他饯行,嘱其不要因酒误事。中秋节,银住马因醉酒失了夹山口,后又率兵夺回。山寿马因夹山口失守,决定按律处斩银住马,并拒绝了婶娘、妻子和邻属的求情。后得知银住马已夺回夹山口,才将功折罪。但因银住马曾不服勾传,殴打差人,判杖责一百。次日,山寿马与妻子担酒牵羊去给叔父暖病,并说明法律无私,不能循情枉法。剧本在描写山寿马处理叔侄亲情与秉公执法间矛盾时较有特色。一般认为,此剧是写金代故事,但剧本所叙并无历史记载。作者以女真人写女真事,反映了金代社会的一些民俗、习惯。剧中第二折用了许多源于女真音乐的北曲。如〔阿那忽〕、〔不拜门〕、〔也不罗〕、〔醉也摩娑〕等。由于是用17个曲牌组成的套曲,通名“十七换头”。现存主要版本有《元曲选》本。
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
《民主宪法十讲》是张君劢阐述自己宪政理念和对宪草条文意见的真实记载,不仅凝聚着他多年赴外习法的艰辛成果,而且包含着他用民主宪政对中国未来前途命运进行探索,试图为中国的强大复兴寻找一条强国之路的孜孜追求。全书十讲,内容包括国家为什么要宪法,吾国宪政何以至今没有确立,人权为宪政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等内容。 本书是张君劢宪法思想的典型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宪法学经典读物。本书讲述了中国宪法的十大基本问题:国家为什么要有宪法,吾国宪法何以至今没有确立,人权为宪法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立法院等),司法独立,民主国政党,立宪国家财政,朝野上下之大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