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瑟纳尔

尤瑟纳尔
  • 姓名:尤瑟纳尔
  • 全名: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 出生日期:1903年6月8日
  • 逝世日期:1987年12月17日
  • 民族族群: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Yourcenar, Marguerite,1903年6月8日-1987年12月17日)真名Marguerite de Crayencour(玛格丽特·德·凯扬古尔),尤瑟纳尔是作家与父亲一起以姓氏字母重新组合后为自己起的笔名。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其祖辈是法国里尔地区富庶的农庄主。母亲生下她十天后去世,玛格丽特随父亲回法国北部蒙—诺瓦尔老家居住,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1912年,父亲卖掉蒙—诺瓦尔庄园,定居巴黎。玛格丽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从未进过学校,父亲为她延聘家庭教师指导她自学。她博览群书,并随父亲在欧洲各地游历。她通过学习精通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及意大利语。1919年在尼斯通过拉丁、希腊文高中毕业会考。同年创作长诗 《幻想的乐园》,两年后问世,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父亲死后,玛格丽特在30年代曾长期居住在希腊,搜集写作素材。她虽然发表了大量作品,但影响似乎不大。二次大战爆发,她避居美国,在那里讲学和写作,长达11年之久。1949年回到欧洲,全力以赴从事《阿德里安回忆录》的创作,这部书她在战前即已开始写作,但未完稿。1951年12月 《阿德里安回忆录》发表后获巨大成功,次年获费米纳文学奖和法兰西学院大奖。这部作品奠定了尤瑟纳尔在法国当代文坛的地位。她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居无定所,在欧洲、北美、非洲等地游历,同时很勤奋地进行笔耕,著作甚丰,主要作品有: 《一弹解千愁》(1939—1953),《阿莱克西》 (1929),《一枚传经九人的银币》(1959),《苦炼》(获1968年费米纳文学奖),《虔诚的回忆》 (1974),《北方档案》 (1977),《默默无闻的人》(1981),《象水一样流》 (1982),等等。尤瑟纳尔于1987年12月18日在美国去世。尤瑟纳尔的作品题材广泛,既写古代历史,也写现代生活,作品风格严谨,隽永,文字典雅朴质,颇具古典神韵。

尤瑟纳尔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著。本书的副标题为“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作者在“美国版序言”中,开宗明义道出本书的目的和特色;“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在本书中,作者正是从社会的整体联系和现实的意义出发,对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哲学家和学派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述。作者认为哲学家既是果,又是因,他们既是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产物,又是后来政治制度信仰的起因。本书上册第1卷主要论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涉及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雅典文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斯多葛主义等学派和人物。在这卷中,作者着墨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为他们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作者认为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乌托邦思想、理念论、灵魂不朽的论证、宇宙起源论和知识与知觉关系学说,由此作者对柏拉图的思想来源、生活环境和各种学说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于亚里士多德,作者认为从他前人和后人的角度看,他的优点缺点都是巨大的。本书第2卷用2篇讲述教文和经院哲学家。这时期的哲学是“完全受天主教会支配着的”,“以种种混乱而告结束”。这个时期最有名的哲学家是圣奥古斯丁、司各脱和阿奎那。本书第3卷从文艺复兴时期写到现代逻辑分析哲学。作者认为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尔,经过贝克莱、康德到费希特的发展时期后,哲学上的主观主义开始与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携手共进。在本卷里,作者谈论了近30余位有名的哲学家和学派,并对马克思给予了较高的但又不确切的评价,他说:“他是大体系缔造者当中最后一人,是黑格尔的后继者,而且也像黑格尔一样,是相信有一个合理的公式概括了人类进化的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本身难以脱出阶级意识和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但是作者也承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他个人关于哲学发展的见解有影响。

松隐文集

松隐文集

诗文别集。四十卷,其中诗、赋二十二卷。宋曹勋撰。《宋史·艺文志》著录曹勋《松隐集》四十卷,据宋楼钥《松隐集序》,此本为勋子编成,宋时亦曾刊刻,但未见其传世。现在可知最早刊本,刻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四十卷。此本前有正统时大理寺洪益中所撰序,谓此集为曹勋十世孙曹参所藏,六册,四十卷。《四库全书》所收之《松隐文集》,系从抄本采抄,为残本,第十四卷全缺,故标为三十九卷。其实抄本亦有全璧传世,如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鲍廷博手写本,即四十卷,丁丙《善本书藏书志》亦标明藏有四十卷本(见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另有1920年刘承幹所刊《嘉业堂丛书》本,系据明正统刻本刊刻。文物出版社1982年影印了《嘉业堂丛书》,名《松隐集》。

龟溪集

龟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12卷。沈与求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本集。卷1—3为古今体诗及词,卷4—12依次为内制、表、奏状、札子、启、碑记、赞、铭、赋、疏、祝文、策题、行状、墓志铭、祭文、青词等各体文章。本书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沈子木刊本,《四部丛刊续编》曾据以影印收入,流传较广。卷首依次有沈子木、李彦颖、张叔椿序,卷末附有张元济跋及其校勘记。沈子木在序文中称沈与求“翰藻道劲娴雅”,《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其奏议切直,“不可不谓之伟论也。至其制诰诸篇,典雅舂容,亦具有唐人轨度,又不徒以奏议见长矣。”本集全名为《沈忠敏公龟溪集》。

六壬一字诀玉连环

六壬一字诀玉连环

大六壬之学,由来久矣,历代名家辈出。清代六壬名家程树勋云:“宋仁宗最嗜六壬,故其时习此学者甚多,而以元轸、苗公达为最。至徽宗、高宗时,邵彦和一出,又驾诸人之上。理宗时,有凌福之者,本邵公之法,作《毕法赋》,于是诸法咸备,至平至当,一扫疑神疑鬼之习气。至今朝,则以六壬、三命诸术,考试司三台之学生。时有徐次宾者,精于其学,著《一字诀玉连环》,皆六壬家一脉相传也。”简而言之,清之前壬学巨擘,一为邵彦和,一为徐次宾。《一字诀玉连环》,题“庐溪徐次宾述。徐次宾,精于壬学者也,其生活年代当在宋金时期。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题“嗣全真正宗金月岩编,嗣全真大痴黄公望传”。据《吴中人物说》,黄、金皆元时人。抱一子三峰老人,亦称刘先生。其称王嚞为祖师,盖金元之际全真徒。述内丹鬼仙小成法和天仙大成法,包括图,诀,诗。书中认为,修炼应性命双修,并且认为性命还有真假,如“真性命者出阳神也。阳神者,此天仙大成之法也。假性命者出阴神也。阴神者,鬼仙小成之法也。”

法华经疏

法华经疏

法华经疏,三种,各一卷,首尾缺,编号二七四九,二七五〇,二七五一。原卷无题,现题据内容拟补。因卷首已佚,此疏科分不清。释文较精。从行文风格看,似为六朝时作品,待考。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