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

- 姓名:王奕
- 别名:字伯敬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玉山(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奕(生卒年不详),元代诗文家。字伯敬,一字亦大,玉山(今属江西)人。淳祐四年,入太学,官玉山教谕。德祐元年元兵破临安,弃官入玉斗山,结屋授徒,因号玉斗山人,学者称斗山先生。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执北行,赠诗云:“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仍关鲁重轻。白骨青山如得所,何须儿女哭清明!”词旨激烈。宋亡,建斗山书院,杜门不出。著有《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岩杂咏》七卷,已佚。赵文序其诗,称其“翛然溪水之上,云烟竹树,莎虫水鸟,与凡盛衰反复可悲可愕之事,皆取之以为诗”。今存《东行斐稿》(《玉斗山人集》)三卷,为至元二十六年率同乡学子赴鲁祭孔纪行之作,系明嘉靖间乡人陈中州所编,有旧抄本、《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论其诗“稍失之粗,然磊落有气,胜宋季江湖一派”。《全宋词》第五册录其词二十七首,《全宋诗》卷三三九二至三三九三录其诗二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宋史翼》卷三五、《宋季忠义录》卷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八四。
王奕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论雅俗共赏
论文集。朱自清著。1948年5月观察社出版。除《序》外,收入关于文艺的论文14篇:《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的一个考察》、《论书生的酸气》、《论朗诵诗》、《美国的朗诵诗》、《常识的诗》、《诗与话》、《歌谣里的重叠》、《中国文的三种型——评郭绍虞编著的〈语文通论〉与〈学文示例〉》、《禅家的语言》、《论老实话》、《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闻一多全集〉序》。内容大多是讨论诗文问题的,也有几篇杂文。这些文章是作者成为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之后作的,他谈论问题,总是站在现代人民的立场。他说:“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书中关于诗文欣赏、歌谣、朗诵诗、文体等问题的见解,有其历久不衰的价值。
词论
清代词话著作。1卷。张祥龄撰。10则。张祥龄论词强调文章气运,认为诗至唐末已经作尽,所以文人才变化诗体以求发展,才有词的产生。而词体本身的发展又如春、夏、秋、冬一样,经过萌芽、发展、繁盛阶段,然后萧条冷落,最终又以元曲继之。这是从一种文体的兴衰废替立论的见解。他又重视作家天然才质的区别,“能疏宕者不能密丽,能密丽者不能疏宕”,是丹非朱,并非确论。他提倡讽世寓托,认为“词主谲谏,与诗同流”,但是又反对张惠言的胶柱鼓瑟,穿凿附会的作法。此外,他还提倡气骨,而并不摒弃绮语;反对雕凿,而又指斥鄙俚,这些意见都比较圆通,体现了他论词“不问人论何如,自叩用工甘苦”的基本立场。本书有唐圭璋辑《词话丛编》本。
群书治要
唐魏徵(580—643)撰。五十卷。魏徵字玄成,唐代杰出政治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秘书监等职,以善谏著称。曾主持编写多种史书和类书。《群书治要》原本五十卷,成书于唐太宗贞观五年。辑录了经、史、诸子中有关治乱兴衰的文字。起于上古,终于晋代,凡采用经书十二种十卷,史书八种二十卷,子书七种二十卷。多为唐初善本,有极高的校勘价值。如所收《晋书》二种,为唐修《晋书》以前十八家《晋书》遗文。桓谭、崔寔、仲长统、袁准、蒋济、桓范等人的政论,也赖此以存梗概。由于该书有保存文献之功,成为清人辑佚之渊薮。原书佚于北宋,今本系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缺第四、十三、二十共三卷。版本主要有《宛委别藏》本、《连筠簃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书蔡传旁通
六卷。元陈师凯撰。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在阐明义理,于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兵刑、龟策、河图、洛书、道德、性命、官职、封建之属则不甚经心。凡蔡《传》阐释未详者,此书博征繁引,析其原委;凡蔡《传》谬误者,此书多所回护。盖此书旨在发挥蔡《传》,故于蔡《传》谬误不复纠正。版本现存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另有《通志堂经解》本。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
禅宗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集。一卷。沩山灵祐(771—853),唐代禅宗僧人,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此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原书无序跋,从内容看其资料主要采自《五灯会元》。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所收的《五家灯录》。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与经部大威力乌枢瑟摩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