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曾劬

- 姓名:乔曾劬
- 别名:字大壮,别署壮殴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华阳(今成都)人
- 出生日期:1892
- 逝世日期:1948
- 民族族群:
乔曾劬[qú](1892-1948),近代篆刻家。字大壮,别署壮殴,波外翁。四川华阳(今成都)人。毕业于清代北京讲学馆,通中、法文学,具有奇才,擅长诗词,对《说文》颇有研究。书法少习虞世南,后出入二王及褚遂良《倪宽赞》,博涉诸碑贴,卓然成家。篆刻出自黄牧甫,喜以大篆入印,刀法劲辣,工整稳健,印文融会两周秦、汉、金文于一体,布局疏密自然充满灵动之气,章法重变形,极尽夸张,而字之笔划则光洁规整,一丝不苟,名重一时。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愤世忧时,1948年某晚将所刻印章数十方置案头把玩甚久,翌日投河自尽于苏州梅村桥畔,原因至今不详,为现代文化史上一谜。著有《波外楼诗》2卷,《波外乐章》2卷。殁后友人集其篆刻编为《乔大壮印蜕》2卷。
乔曾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天台山记
游记。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6—820)游天台山的游记。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台山佛道两教兴起的历史情况。其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此山修寺说法、开创宗派以及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吕洞宾在此山隐居修炼等情况。约成书于唐元和年间,曾有写本流行。近世有《古逸丛书》本。亦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七颂堂识小录
中国书画著录书,一卷。清代刘体仁编著。体仁字公勇,颖川 (今河南许昌) 人。顺治时期诗人,进士,官吏部郎中。从孙奇逢问学。为人轻财重义,以交友为乐,与王士祯、汪婉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精鉴别。著有《七颂堂集》。此书仿《云烟过眼录》编撰而成。汪婉作序“今者又从休沐之暇,悉取数千年来宗罍洗,书画玩好之物,曾所见闻者,披剥其工窳真赝,诠次成录。”后有其子刘凡跋。凡七十四条,言琴砚鼎彝等古器仅十数条,余俱记书画,多为孙承泽、梁清标等旧藏。每条详载藏家名氏,可资考证。行文颇为雅洁。
江南燕
霍桑是我的知己朋友,也可称之为“莫逆之交”,我们在大公中学与中华大学都是同学,前后有六年。我主修文学,霍桑主修理科。霍桑体格魁梧结实,身高五尺九寸,重一百五十多磅,面貌长方,鼻梁高,额宽阔,两眼深黑色,炯炯有光。
杨五奶奶
短篇小说。王实味著。
辽纪
明田汝成撰。汝成有《炎徼纪闻》,已著录。是编载辽东边事。始於洪武二年,迄於嘉靖十六年,叙事疏略,挂漏至多。又多载未行之奏议,殊不足以资考订。又三卫之中,惟福馀跨辽而东,泰宁已为辽西境,朵颜则大宁都司地,非辽东地矣。书中详於朵颜,是疆域且未分明,无论记事矣。
法海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为海八德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