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若金

- 姓名:傅若金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303
- 逝世日期:1342
- 民族族群:
傅若金(1303—1342) ,初字汝砺,揭傒斯为他改字与砺,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家贫,以织席为生,又改业针工,后刻苦读书,为同郡范梈所知,得范所传诗法。以布衣入京师,数日之间,其诗即为人传诵,京中名流倒屣而迎,以为上宾,虞集见其《奉题仇工部壁间古松图歌》,大为称赏。因而诗名大振。由于得虞集、揭傒斯、宋褧赏识,以异才荐,于元统三年(1335)佐使安南,安南人夜夜派来侍姬,皆被傅辞却,写有《却侍姬》诗。后安南入贡使往往称其能,入国门则先问:“傅先生安在?”自安南归后,任广州儒学教授。至正三年(1343)卒,年四十。揭傒斯认为他的诗与范梈诗相近,他序傅集说:“余每读与砺诗,风格不殊,神情俱谐,如复见德机也。”对傅推崇备至,有次同赋栖碧山诗,傅诗先成,揭说:“余诗未成,与砺已就,非不可更作,念无以过与砺也。”虞集称他的诗风韵足以及于大德年间各大家,他们对傅诗的称赞有奖掖后进之意。明、清人如胡应麟、王士禛对傅诗评价也较高。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上至军国大事,下至民间疾苦,在他诗中都有反映。诗歌形式多样,除古体、律、绝外,还有民歌体。以律体为高,胡应麟称赞其五律“步趋工部”,为元人之冠,虽未免溢美,但写得严整工妙则是事实。胡又赞其五言排律,认为《寿陈景让都事四十韵》“风骨苍然,多得老杜句格”。他的七律(即栖碧山诗)曾使揭傒斯搁笔,王士禛《居易录》称他的七律有格调,在《元诗别裁》的七律中,以傅若金的最多,达十三首,可见其七律具有相当功力。傅若金文不如诗,但也写得和平雅正,无诘屈聱牙之病。着有《初稿》、《南征稿》、《使还新稿》、《牛铎音》,范梈、虞集诸人都曾为之作序。至正间其弟若川汇集刻印,总名《清江集》。明洪武年中,又刻其文集十一卷,后诗文总为一编,不知何人所并,名《傅与砺诗文集》,二十卷。生平事迹见《元故广州路儒学教授傅君墓志铭》(《滋溪文稿》卷一三)、曹安《谰言长语》下、《(嘉靖)临江府志》卷七、《元诗选·初集》小传、《新元史》卷二三八。
傅若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路吉阿诺斯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无神论者,讽刺散文作家。其作品思想敏锐、文笔生动、辛辣而又不失幽默,在古代备受推崇,对后世亦影响很大,恩格斯称之为〝古代的伏尔泰〞。 〝他把辩论术应用于对话,这本是哲学家的用法,有如柏拉图的著作也采用这种方法,可是在他的对话里所讲的却不是哲理,而是日常小事,这便成了一篇短小的喜剧了。他又采用历代喜剧家,如阿里斯托法涅斯,墨南德洛斯,赫洛达斯,以及墨尼波斯的手法,造成他的特殊的讽刺对话。〞 周作人在1962-1965年翻译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诸神对话》、《海神对话》、《死人对话》、《妓女对话》等20篇作品,可认为此书是周译的最高成就。
五峰集
诗文别集。十卷。元李孝光撰。《元史·李孝光传》称李有文集二十卷,已不传。清顾嗣立在《元诗选》李孝光小传中说:“《五峰集》向来失传,仅得曹侍郎秋岳编辑抄本。癸未(1703)春,朱检讨竹垞从乐清搜得弘治甲子(1504)乐清令怀远钱杲慎斋所刊本合之,允称大备。”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未提曹本,仅说“是编乃弘治甲子怀远钱杲为乐清令,访求遗稿,得全集于儒生周纶家,因俾纶编次刊板,杲自为之序,仍以《五峰集》为名。”其诗文原不分卷帙,但以各体分编。四库馆臣依次分为六卷,乐府、四言诗为一卷,五、七言古诗为一卷,五言律诗为一卷,七言律诗为一卷,绝句为一卷,杂文为一卷,卷首别有逸文目录四篇,皆为记,有目无文。而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不同,分十卷,卷一为文,卷二为杂体诗,卷三为四言诗,卷四为五言绝句,卷五为五言古体,卷六为五言律诗,卷七为六言诗,卷八为七言绝句,卷九为七言古诗,卷一○为七言律诗。今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倪文贞集
诗文集。明倪元璐撰。十七卷,续编三卷,奏疏十二卷,讲编四卷,诗集四卷。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今属浙江)人。天启进士。曾官编修,国子祭酒,兵部侍郎,户部尚书。李自成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清谥文贞。其书画俱工,工画山水石竹,行草尤为超妙。为明末著名画家。有《儿易内外仪》等。其画《疏林竹石图》最为有名。元璐官翰林时,门人刻其作《代言选》六卷,文震孟序之。崇祯九年(1636),以国子监祭酒归里,裒辑其作名曰《鸿宝应本》,陈子龙序之。崇祯十五、十六年,为户部尚书,闲取旧刻重为刊定,付其子藏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其玄孙安世重新编次刊行,是为此本。是集约二十五万五千字。卷首有文震孟、黄道周、陈子龙、会鼎序,正文含制诰四卷,拟碑一卷,序三卷,墓志铭二卷,行状、志状、行述三卷,传、记跋、题引三卷,赞铭一卷,以上为正编;续编三卷,均为书牍;奏疏十二卷,卷首有宋玫、文玉甫序;讲编四卷,含经筵一编, 日讲三编;诗集四卷,收古、近体诗二百余首。其奏疏有《首论国是疏》、《寇祸陈言疏》等,皆详明剀切,多涉军政大事,关兴亡治乱之策;其余制诰、序、传等则文章典雅;其诗《落花》、《高秋雁影》等,与王世贞等七子风格相近。然散佚颇多,许多名诗佳句均未收入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灵棋本章正经
灵棋本章正经,简称《灵棋经》。据俞嘉锡考证,应为东晋襄城寺僧法味所作。《隋书‧经籍志》着录「十二灵棋卜经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太玄部。其书题作「晋驾部郎中颜幼明注,宋御史中丞何承天续注」。颜、何二人皆为南朝人。本书经文言灵棋占卜之术。其法以特制棋子十二枚,书以「上中下」字样,每字四枚。焚香祝祷后,抛掷十二棋子,根据落地时上中下字依次布列成卦,再查阅经文繇辞解释,推占吉凶休咎。其经文列举课卦名称及四言卦辞,共有一百二十四卦,卦辞皆模仿《周易》而作。颜何二人注文,主要解释卦辞所主人事吉凶,其解说亦仿效《周易》。注文后又有「解曰」,论述卦象之理,较注文更为明晰。全书前后又有唐人李远、韩运、南宋张拭及无名氏所撰序文,考订本书源出传承及占卜方法、仪轨。可知《正统道藏》本当刊成于南宋。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始记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内容涵盖治学内省,为人处事,军事谋略,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是曾国藩人生阅历的主要载体.在治学方面,除记录每天具体的学习内容之外,日记还保存了曾国藩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治学经验,从日记出发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态度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宣统元年十月中国图书公司印行的手稿本标点,台湾学生书局一九六五年影印本《曾文正公手写日记》校勘。
日本国志
清末黄遵宪撰。四十卷。典志体日本史。黄氏于光绪初年随使日本时编纂。光绪十三年(1887)成书。意在介绍日本明治维新后“百务并修,气象一新”的情况,以供清廷取法。全书除卷首年表外,分国统、邻交、天文、地理、职官、食货等十二志。以详今略古史法,于《国统志》所记日本古史沿革及明治维新史,《邻交志》所记中日二千年来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史较详。而《职官》、《食货》诸志中,对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记载尤为详实。兼用“史表”、“自注”、“史评”,叙史多夹以议论。征引日本原始资料广泛,采书至二百余种,凡维新以来政令、图表、条例,皆多采择。刊行后对戊戌变法影响颇大,是清末研究日本史的重要著作,日本学者誉其为近代中国人所撰日本史中最完善的一部。有光绪十六年羊城富文斋刻本。